孩子哭鬧不止?家長學會這幾招就夠用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有媽的孩子是幸福的,有孩子的媽…卻是是奔潰的。

在媽媽們的微信群里,經常會聽到熱議的話題是

孩子是上天賜予(zhe mo)我們的天使,我們是多麼愛他們,所以當孩子各種壞情緒上身的時候,我們真的不該吼他們,打罵他們。

當孩子發脾氣哭鬧時,說明他們此刻是有情緒的,正說明他有話想跟你說,我們要懂得接納和理解,一味的責罵,他們就會對你關上心門,或者變得只會用哭鬧的方式發泄心中的情緒。

如果找不到好的管理情緒的方法,可能到成年後還是維持這樣的情況,情緒會經常爆發,出現歇斯底里現象,嚴重的話會對心理造成巨大影響,甚至影響孩子未來一生的幸福。

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那我們該如何對待孩子的情緒失控,如何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管理呢??

首先,管理孩子情緒的前提是先要管理好我們自己的情緒。

然後再來管理和解決孩子的情緒。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學培養孩子情緒管理的四大步驟吧!

1.情緒察覺

第一點,首先講的是覺察父母自己的情緒,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場景:

浩浩在學校裡面打人了,老師問他為什麼打人,他說,因為我很生氣,爸爸生氣的時候就喜歡打我!

你看,因為爸媽自己先情緒失控了,所以給了孩子一個負面的榜樣。

所以,有時候問題不在孩子,而在於自己。

問問自己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跟著生氣,甚至比他還要脾氣大?其實這種情況不光發生在親子之間,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如此,人是一種多麼容易受別人情緒影響的動物啊。

對溝通有決定性影響的有時並不在於雙方說的什麼,有沒有道理,而是雙方帶著什麼樣的情緒在說!

所以要處理孩子情緒問題,先自己冷靜下來,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來處理孩子的情緒。

此時,我們才能真正的覺察到孩子的情緒,比如他哭到底是因為害怕?還是因為恐懼?還是因為想要即時得到一樣東西卻得不到的無理取鬧。

從而可以針對性的疏導。

這裡講一個常見誤區,有些家長說孩子發脾氣時,不理他,他大概就好了,用忽視孩子情緒的方式,可能一次兩次會有效果,但是實際上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冷暴力。

冷暴力對孩子的傷害甚於打罵!

情緒是用來溝通的,是需要回應。

這就是情緒的作用,孩子可能會用生氣來告訴你,他覺得這件事情有多重要,孩子有話要說,有事要溝通,我們需要認真聽聽他的心理話。

2.傾聽和認可

接下來重點就是傾聽、接納和感同身受了,必要時可以把自己帶入孩子的角色溝通交流,千萬不要用壓制情緒的語言,不能說「不許哭」「不許鬧」這樣的話。

比如孩子看電視放不下,爸爸直接關掉了電視,他就狂哭,你可以這樣問他

以上媽媽認真地傾聽了孩子哭鬧的理由,經過媽媽的開導,孩子說出了對爸爸關掉電視的不滿,也自己說出看電視的壞處,並且成功轉移了注意力。

這才是一個知音媽媽的做法,試想如果只用強壓政策,孩子一定哭得越來越凶,最終兩敗俱傷。

3.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接下來一步很有意思,就是教他們為自己的情緒貼上標籤,為心情命名。

這種貼標籤的方法非常有效,可以幫助孩子把對含混不清的害怕的東西變成可以界定的事物,從而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會陷在迷茫恐懼中。

而家長也可以通過孩子的情緒指認,獲取一些孩子此刻心情的信息。

製作以上的圖示讓孩子表達自己的心情。

4.解決情緒之後的問題

當孩子的情緒被安撫下來後,情緒腦部分安靜下來,理性腦活躍起來,才會開始思考:為什麼剛才自己會這樣?這種錯誤是怎麼發生的?如何避免?等一系列問題。

此時父母平時制定的規則就顯現出重要性了。

所以事先我們就得給孩子的各種行為做好界限,紅燈行為黃燈行為綠燈行為,孩子清楚了解這些規則時,思考怎麼辦的時候才有依據。

就像前面看電視哭鬧的孩子的案例,當他情緒被安撫下來後,他知道,看電視看的多是不好的,那就不如去玩小汽車啦。

最後總結一下,要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有四大步驟:

1、察覺情緒,包括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2、你的傾聽和認可

3、讓孩子表達情緒

4、解決情緒之後的問題

相信一個懂得情緒管理的孩子,一定會有更健康的身體,更好的學習成績,更優秀的交際能力,更強的抗挫力,擁有更多的幸福感!這樣的孩子,誰不都想要一個啊,那麼我們一起努力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飛踹媽媽,脾氣大的娃到底應該怎麼管?

近日,一則「男孩飛踹媽媽五腳,只因不讓玩手機」的新聞刷爆朋友圈,眾多家長紛紛而至,「這樣的孩子怎麼要」、「肯定從小沒管好」、「就是欠揍」等評論開始占領各大新聞的頂部。總之,說來說去家長討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