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這樣「中國式逗小孩」了,別讓愛成為傷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題記 —— 我們平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種「逗」實際是一種戲弄。

他們把孩子逗得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便笑了。

逗孩子的那些成人並沒有惡意,甚至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但對孩子來說這真是一種殘忍的行為。

雖然初心是好的,但是千萬別做過了,別讓愛成為傷害。

下面灸稚得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哪些逗孩子的方式可能成為傷害。

  1. 拋接孩子。

這種逗寶寶玩的方式很常見,甚至有的人還有覺得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的膽量。

首先,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把寶寶高高地向上拋起,再等他下落後用雙手接住。

大人們都覺得寶寶會感到很刺激好玩,就像在玩雲霄飛車一樣。

其實,寶寶心智還不成熟,有些寶寶不但不會感到好玩,甚至會害怕。

如果拋得過高,寶寶雖然體重比較輕,但是由於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落到接住點的時候,力量還是不小的,在匆忙之間,大人再想接住寶寶時,手指很有可能會戳到寶寶,若是戳到眼睛等脆弱的部位,傷害就更大了,萬一沒有接穩寶寶,後果就更加不堪設想了。

2.戲弄孩子。

一次在餐館吃飯,我看到一群大人逗孩子,那一幕看得我難受極了。

首先是孩子的爸爸指著他的朋友(大約30多歲)笑著對孩子說:兒子,叫哥哥!爸爸的朋友則笑著對孩子說:不能叫哥哥,叫伯伯!孩子爸爸繼續逗孩子:叫哥哥!在這一聲聲「叫哥哥」、「叫伯伯」中,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爸爸的朋友掏出一個紅包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說:叫聲伯伯,這個紅包便給你。

孩子不知道到底該叫眼前這個男人「伯伯」還是「哥哥」,猶疑著不吭聲,也不伸手接紅包。

爸爸的朋友作勢要把紅包收起來:不叫伯伯啊,那這個紅包不給你了。

孩子也不懂事也不吭聲。

旁邊一位阿姨笑著說:這孩子膽子可真小,一直不說話,哈哈。

大人們都笑了。

大人們捉弄孩子,得到的是開心。

但是,孩子得到了什麼呢?他被大人們欺騙、引誘、愚弄和嚇唬,他小小的心感到疑惑、受挫、不被尊重和害怕。

這讓他感到不安,甚至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傷害,不敢相信別人,這就對他今後的人際交往可能造成障礙。

3.欺騙孩子。

你媽媽不要你了;你媽媽不回來了」。

如果這樣的話出自他人之口,一般會給孩子帶來壓力,讓他害怕,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因為孩子往往無法理解出差、離開幾天的真實意思,聽別人這樣說,他會覺得被媽媽拋棄了。

有的孩子可能當場嚎啕大哭,心理產生陰影,嚴重的會影響孩子對事物的判斷力,不知道該不該相信成年人。

如果這話出自媽媽之口的話影響更不好,甚至會危及親子間的信任。

媽媽們如果這麼對待過自己的寶寶,千萬不要再這樣做了。

4.嚇唬孩子。

雖然大部分家長都會或多或少的嚇唬過自己的孩子,但這是其實是非常不好的做法。

因為幼兒的話情緒受到這樣的干擾,輕則影響食慾,重則不再進食,有的還會做噩夢。

大孩子的話可能會模仿,學會惡作劇,造成不良反應。

而且還可能影響孩子的判斷力。

比如一個長鬍子的叔叔嚇了他,他以後見到長鬍子的就害怕,孩子們怕穿白大褂的醫生,往往就是這種心理。

事實上,逗孩子有很多健康的方式。

比如給孩子做個誇張的搞笑表情、模仿動物的叫聲或動作、做出要擁抱孩子的手勢、陌生人露出善意的微笑就很好,還可以用語言表示對孩子的欣賞。

最好不要跟孩子有肢體接觸,比如陌生人抱孩子、親孩子、摸孩子臉、給孩子食物等。

生活中,如果再遇到親友用以上方式逗孩子,家長不應沉默,應首先考慮孩子的感受,禮貌地替他拒絕別人的逗弄。

這樣也能給孩子起到示範作用,教會他如何與別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感受。

喜歡我,就關注我吧@灸稚得小兒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放任朋友逗你的孩子,是件殘忍的事

經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種「逗」實際是一種戲弄。他們把孩子逗得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便笑了!逗孩子的那些成人並沒有惡意,甚至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但對孩子來說這真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因...

拒絕別人這樣「逗」孩子(一)

經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種「逗」實際是一種戲弄。他們把孩子逗得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便笑了。逗孩子的那些成人並沒有惡意,甚至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但對孩子來說這真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因...

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

【媽媽網特稿】親友逗孩子是家長們常常遇到的事情,親友們往往是出於喜愛孩子才逗孩子,但逗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影響,有的家長意識到這一點,有的家長可能暫時未意識到。那麼,逗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

請不要這樣逗寶寶?

經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種「逗」實際是一種戲弄。他們把孩子逗得出錯,或者驚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們便笑了。逗孩子的那些成人並沒有惡意,甚至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但對孩子來說這真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因...

媽媽育兒手記:請別這樣逗我的孩子!

母親大學導讀:寶媽媽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帶著寶寶外出或者家裡有客人來訪,總是會有人來逗寶寶,他人本意應該是希望通過逗孩子來表明對孩子的喜愛或重視,以促進彼此關係的熟悉程度。可是受傳統習俗、教養...

媽媽這樣逗孩子 孩子嚇得狂哭

聽到一個同事說兒子特別淘氣,就講了個故事嚇唬他,結果兒子嚇得狂哭不知。媽媽講的故事是這樣的:說一天 媽媽塗了一個很紅很紅的口紅,兒子好奇問媽媽嘴唇怎麼那麼紅啊,媽媽想嚇唬下調皮的兒子,就對兒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