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搶玩具引家長群毆:暴力護犢子的結果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網絡熱議的話題除了鮮肉明星公布戀情之外,還有這樣一則新聞:國慶假期,在深圳一個商場裡,兩個小朋友爭搶玩具發生矛盾,引起雙方媽媽爭吵,接著雙方爸爸動手打架,最後陪同親屬也加入混戰大打出手,導致一名當事人輕傷。

小孩子爭搶玩具發生矛盾很常見,而家長因為孩子爭搶動手的也屢見不鮮。

還記得年初的時候,在杭州餘杭一個商場的兒童遊樂區,一個一歲左右的小男孩被一個大幾歲的小女孩踩了身體,小男孩的媽媽憤怒不已,一定要小女孩道歉認錯,小女孩的媽媽再三解釋替孩子道歉無果(小女孩期間還推了別的小朋友)。

接下來場面一度失控,小男孩媽媽情緒激動,拉扯小女孩,小男孩被嚇得大哭,隨後這名動手的媽媽更與前來勸說的家長發生拉扯衝突。

孩子是父母的底線。

孩子發生矛盾,爭吵或者打鬧受傷,作為父母都沒辦法淡定。

護犢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情緒失控暴力護犢子,受傷的還有孩子!

上面的兩個事件里,都可以看到在場的孩子驚恐地哭喊,讓人擔心和心疼。

大人是孩子模仿的直接對象,無論好壞,都是示範!

01.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在心理學的概念中,情緒是一個很關鍵的知識點。

而父母的情緒穩定,是給孩子良好家庭教育的起點。

當情緒上來處於作戰狀態的時候,說什麼道理都沒有用,這一點無論對大人和孩子,都適用。

英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Kathryn Mewes把孩子的情緒爆發形象地比喻為「情緒山峰」(Emotion Mountain),簡單的解釋是這樣的:

第一個階段:「認為都是別人的錯」

第二個階段:「意識到是他們自己的行為讓其陷入窘境」

第三個階段:「嗚咽以及接受了事實」

第四個階段:「精疲力盡、回歸平靜」

真正講道理的時間,是接受事實回歸平靜以後。

02. 以身作則,及時引導

孩子與生俱來具有模仿性:本來不會打人,看到大人打架,或者到有暴力情節的動畫片等等,學會了打人。

除了受到同伴或者家人的影響,孩子有時還會用打人的方式,「試探」父母或者老師。

這裡說的「試探」,更多的是一種模仿——家庭成員間發生分歧時互相攻擊、哭叫、打鬧、吵架,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如果不被制止,未來很可能會「變本加厲」。

03.應對方法

1)學會說「我很生氣」

當爸爸媽媽用言語而不是通過發脾氣(甚至暴力)表達憤怒等情緒的時候,就為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榜樣。

2)不允許暴力行為

爸爸媽媽不能對孩子的「暴力行為」視而不見,如果孩子打人了,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認識到了他/她因為一些事情生氣/傷心了,但是絕不允許孩子傷害別人。

如果孩子打人了,應立刻制止,同時嚴肅、堅定地直視孩子的眼睛,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等情緒平靜後,再講道理。

(如果年紀小的孩子打了別人,情緒難以平靜,最好的做法是,先帶他/她離開,再講道理。

3)打不能解決問題

爸爸媽媽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行為——對孩子冷漠,無視,拒絕,都會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很多情況下長大以後更容易有攻擊性。

同時,靠體罰,如「打屁股」之類來約束懲罰孩子,會讓孩子認為暴力可行/被允許,久而久之會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有爸爸媽媽會問,講道理講道理,孩子太小聽不懂,講了也沒有用。

可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知道孩子從多大的年齡開始能理解語言。

所以,即使認為孩子聽不懂,也不能不講道理立規矩。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對熊父母,因為「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言不合就打人?家有「熊孩子」怎麼辦可好?

訂閱「超級育兒師」,貼身育兒管家編者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曾經聽話的「天使」寶寶變得暴力起來——一言不合就打起人來,這可怎麼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往期的「小問題大麻煩」曾和爸爸媽媽們聊過,如...

孩子愛打人的3大應對方法 父母都應該看一下

終於開學了,許多爸爸媽媽都在默默歡呼:終於可以把孩子送回學校(鬆口氣)了。可鬆口氣的念頭還沒從腦子裡過完,就又開始擔心起來。學校集體生活,人人都是家裡的寶貝,擔心自己孩子會不會受欺負的同時,也難...

孩子愛打人的3大應對方法

終於開學了,許多爸爸媽媽都在默默歡呼:終於可以把孩子送回學校(鬆口氣)了。可鬆口氣的念頭還沒從腦子裡過完,就又開始擔心起來。學校集體生活,人人都是家裡的寶貝,擔心自己孩子會不會受欺負的同時,也難...

孩子愛打人的3大應對方法

終於開學了,許多爸爸媽媽都在默默歡呼:終於可以把孩子送回學校(鬆口氣)了。可鬆口氣的念頭還沒從腦子裡過完,就又開始擔心起來。學校集體生活,人人都是家裡的寶貝,擔心自己孩子會不會受欺負的同時,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