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正確溝通方式的四個步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觀察
判斷孩子的行為,不摻雜任何評判、見解、批評。
在闡述事實時,我們習慣性使用模糊的詞彙。
例如:「你總是不專心聽講」,而真正的觀察是「你在上午的數學課上打瞌睡了」。
「卻、每次都、從不……」這些頻率詞語容易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和父母會產生回憶找反例的競爭中。
學會客觀的觀察和表述孩子的行為,是溝通的第一步。
2.感受
生活中能多思考用「我感到…因為…」的表達方式與寶寶溝通。
父母只有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才能也找到自己對媽媽生氣的根源。
3.需要
當小孩出門太晚,媽媽生氣地訓斥:「誰讓你跑出去玩兒的!以後回家一定立馬出門!」寶寶經常會辯解或者反擊。
但有時候孩子需要的是「孩子的安全」,然而這種需要並未被直接說出來,因此媽媽感到的只是最外層的憤怒,而不是內含的擔心。
4.要求
對家長提出要求時,我們通常不說「信心」他們做什麼,而說「不期望」他們做什麼,並且很清晰、清晰。
例如「下星期還敢不敢了?」或是「你下次別再這麼晚睡了。
」
孩子們能換一種說法問孩子:「能不能告訴我,晚睡對你有什麼好處呢?」
正確的方法是作出正面的、明確的請求,並且要求越詳細,就越容易完成。
以上四點不僅是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準則,也是四個很具體的、有實際操作性的步驟。
不論是家長還是小孩,想要促進情侶感情,先從嘗試非暴力溝通開始。
家長做到這幾點,就能培養出人見人愛的高情商寶寶!
0-3個月的小寶寶,我們需要重視的就是強化孩子的感官、快樂舒適的體驗、去營造一種有利的環境;2-7個月時,我們需要做的是表達我們對寶寶的愛,比如親吻、擁抱、唱歌等等,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當孩子更...
不吼不叫,父母們都應該學習的育兒方式
孩子,如「天使」,也如「惡魔」,讓人歡喜,也讓人抓狂。當媽媽們遇到熊孩子時,總會忍不住對孩子生氣發火,但過後又後悔,結果往往是「兩俱敗傷」,明知道吼叫的不好,但怎麼才能控制得當,淡定去呵護寶寶的...
大多數父母都不知道:跟孩子說話要這樣才行
親子溝通是門技術,更是門藝術。處理得好,親密無間;處理不好,雞犬不寧。微信後台很多父母向我們抱怨孩子不配合、不聽話、跟自己對著幹等問題,通常我們發現,真正的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不恰當的...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技巧!這樣做孩子會更願意與家長交流!
★和孩子一起「胡說八道」家長不要擺起架子,做「高高在上」的長輩,而要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說八道」,這樣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發生了什麼事?」「你知不知道為什麼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