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孩子說謊怎麼辦?可能是家長做的不夠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好幾位寶媽給小編留言,問孩子愛撒謊怎麼辦?小編今天專門做一些情況的羅列,並且給你們提供幾點策略,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寶寶撒謊的原因與對策
一般來講,2~3歲的寶寶撒謊的原因不外乎下面6種:
1、害怕受到懲罰
很多父母反映,明明是寶寶打碎了花瓶,到了寶寶嘴裡卻變成了這樣:「狗狗撞壞了花瓶。
」家長只看到可寶寶說謊,卻不知道這是因為寶寶害怕造成的。
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挨罵而尋求的避難所。
2~3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斷,當他們發現自己做錯事時,會本能地害怕隨之而來的懲罰。
特別是已經有過做錯事被訓斥、懲罰的經驗。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不應該過分責備孩子,而是應該:
(1)緩兵之計。
不要為了讓孩子說真話而一個勁地盤問,那樣只會使孩子把謊話編得越來越圓。
(2)營造寬鬆環境。
為孩子創造一種說真話的寬鬆環境,告訴孩子人都會犯錯,應當勇敢的承認,下次注意了就行了,
(3)先表揚再處理。
當孩子主動說了實話後,首先要表揚孩子的誠實,然後再妥善處理孩子的錯誤。
2、想像和現實混淆
幼兒時期的寶寶想像力豐富,經常會說出這樣的話:星期天爸爸帶我到動物園。
動物園可真好玩,獅子、河馬、大象、犀牛……哎呦,看得我眼花繚亂。
咦?為什麼動物和人長得不一樣?為什麼白天鵝長著豐滿的羽毛和 大大的翅膀?為什麼大象不長翅膀,它還能帶著我飛回家呢。
這一天過得真快,還沒盡興就到家了,我自豪地告訴媽媽:「是大象帶我飛回來的。
」
寶寶會這樣說謊都是因為想像力豐富。
3歲左右的孩子,見聞逐漸廣泛、感情豐富、語言能力逐漸發展,想像力也異常豐富。
長著翅膀的大象,和房子一樣大的冰箱,諸如此類天馬行空的想像在這個年齡 段的孩子中極為常見。
他們常常根據自己的願望去幻想,以想像代替現實。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各種事物都感興趣,但由於生活經驗少,缺乏知識,再加上記憶的不
準確,想像往往容易受情緒支配,對一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現想像與現實的混淆,此時說謊只是把心中的願望。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這樣做:
(1)用鼓勵滿足孩子的慾望。
遇到這種情況,儘量採用鼓勵性的語言,比如:「大象帶你飛回來的,你太神氣了!」來滿足孩子的慾望。
(2)教孩子辨別現實與想像。
接下來,幫助孩子分清什麼是幻想,什麼是現實,並教會孩子如何表達想像和願望。
3、理解性心理錯位
曾經有家長和小編反映自家的孩子經常和自己說他被老師表揚了,而當老師取得聯繫後,卻發現根本沒有這件事。
寶寶的這種行為令家長十分不解,其實這是因為寶寶的心裡錯覺讓他誤解了別人的話。
2~3 歲的兒童認知發展處於前運算階段,個體開始運用簡單的語言符號從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維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語言的含義。
理解性心理錯位多發生在這個年齡階 段的孩子身上。
是指孩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足而產生了心理錯覺,從而說出了與客觀事實不符的話。
就如同故事中的寶寶,把老師的客觀評價當成了表揚,出現 「撒謊」現象。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做到:
(1)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對於這類「說謊」現象,家長不能操之過急,應該幫助孩子分析成人的話的真正含義,消除孩子的模糊認識。
(2)聽話訓練。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進行聽話訓練,使孩子理解別人的話。
比如:妮妮是個好孩子,可是今天卻犯了錯誤。
」,類似於這樣的轉折句,幫助孩子全面分析這句話究竟表達了什麼。
孩子的聽話能力逐步提高了,這類說謊現象就會自動消除。
4.表現欲萌動
不少家長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寶寶的幼兒園裡,老師讓大家畫一隻大大的紅蘋果並讓畫好的小朋友舉手。
每到這個時候,寶寶都會第一個舉手,可是實際上他確根本沒有畫完。
寶寶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他的表現欲驅使寶寶說「大話」。
嬰兒在成人的愛撫和逗引下,表現欲和表現能力便萌生、發展起來。
到了幼兒期,孩子的表現欲越發強烈。
當孩子學會一首新歌,畫了一張自己滿意的畫,會搭一種新的積木樣式或會做一種新的遊戲,就會高興地向父母顯示。
表現欲能增強寶寶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感,同時調動寶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孩子在強烈的表現欲驅使下,會不自覺地說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大話」,這些「大話」往往被父母理解為說謊。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這麼做:
(1)鼓勵寶寶的表現欲。
父母首先要用鼓勵的言行幫助孩子鞏固、發展他的表現欲和表現能力,提高其自信心與積極性。
如:「寶寶真棒,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
(2)培養孩子客觀的自我認知。
接下來對於孩子給予客觀的評價,逐漸培養孩子對自我客觀的認知。
4、受成人言行影響而撒謊
成人一句漫不經心的謊話影響孩子。
幼兒模仿能力很強,成人在社會交往中一句漫不經心的謊話,都可能被寶寶模仿。
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寶寶的面說些小謊話,以後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說謊。
另一種情況是家長有時不經意說了的話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兌現,比如有些家長許諾星期天帶孩子到公園玩,但由於緊急的或特殊的情況未能實現,孩子就會覺得大人是在說謊,自己以後也可說謊。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這麼做:
(1)反思自己的言行。
身教勝於言傳。
當父母告訴孩子要說「實話」時,要反思自己是否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在此基礎上修整自己的言行。
(2)認真履行承諾。
許諾孩子的事情就要認真履行,如果不能兌現要向孩子說明理由,取得孩子的理解。
6、為取悅父母而撒謊
家長對孩子期待過高也會造成孩子說謊。
有些家長對孩子要求很高,如果孩子表現得好就會很高興,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沒有達到期望就會訓斥孩子,長此以往,孩子為了取悅父母就會說謊。
而父母如果不了解情況,讓孩子撒謊成功,嘗到了甜頭,會強化孩子的說謊行為。
當寶寶出現這些情況時,父母應該這樣做:
(1)檢查自己的期望是否合理。
面對孩子這樣的說謊行為,家長要檢查自己對孩子要求是否得當, 期望是否合理,適當的期望是孩子進步的動力,但如果期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範圍,就會讓孩子形成心理壓力,導致不良行為的發生。
(2)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孩子的不良行為都是緣於對父母有條件的愛的感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和充分的尊重,孩子就會健康的發展。
大孩子說謊的幾種類型
大人們常常會覺得愛撒謊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其實愛撒謊的孩子並不能和壞孩子畫上等號。
孩子說謊往往是「無知」、「盲目」的,他們不能認識到撒謊本身,所以這種性質的謊言並不是真正的謊言。
只要家長能及時引導孩子,不至於將這種無知的行為,發展成性質惡劣的欺騙行為。
通常孩子愛撒謊有以下3種情況:
(1)害怕父母的責備,試圖掩飾自己的過錯撒謊。
(2)為了討好,迎合他人說一些違心的話。
(3)同學之間互相攀比、炫耀,誇大其詞,無中生有。
以上三種常見的撒謊行為,大致可以分為這幾種類型:辯解型撒謊、討好型撒謊、願望型撒謊。
1、辯解型撒謊。
這種說謊可以理解為孩子面臨父母的責備,為自己辯解,將自己的過錯強加的別人身上。
2、討好型撒謊、這種說謊可以理解為為了討好某個人,說一些與事實相反的話。
3、願望型撒謊。
這種說謊可以理解為孩子想要某種「玩具」,自己家裡沒有,卻偏偏要和朋友吹噓說自己有一個。
所以說,孩子愛撒謊都是有原因的。
我們在教育孩子不能撒謊的同時,也要注意撒謊背後,孩子的心理狀況。
為什麼要撒謊,出發點是什麼等等。
怎麼幫孩子改掉撒謊的毛病?
1、要讓孩子認識到「撒謊的性質」。
明確的告訴孩子:謊言之所以成為謊言,是因為謊言永遠成不了事實,它總有一天會被戳穿。
另外,在強調和傳達教育思想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嚴肅,讓孩子認識到撒謊的性質和重要性。
不能模稜兩可,變相縱容。
2、鼓勵孩子說真話,避免一味的說教、指責。
鼓勵孩子實話實說,這樣能及時的了解孩子的想法,明白孩子的需求,從而和孩子建立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
3、通過講故事,生活實例等等方式令孩子啟迪。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講解著名小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例如:伊索寓言《說謊的放羊娃》等等。
讓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認識說謊的錯與對,在別人身上認識到自己行為的缺失,從而漸漸改掉這個陋習。
4、父母要重視誠信教育,以身作則。
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實現,避免孩子失望(孩子抱怨:「爸爸說好周末陪我,你說話不算數,撒謊騙人……」),從而給孩子樹立很差的榜樣。
最後,前面寫到的辯解型撒謊、討好型撒謊、願望型撒謊這三種形式,家長要根據孩子說謊的性質,分策略性的應對!針對辯解型撒謊,可以相對認真的提出「指正」,鼓勵孩子誠實大膽地承認錯誤,教導孩子及時改正,不能讓孩子躲避責罰、錯上加錯;而對於討好型撒謊,一定要當面揭穿(要在沒有其他的情況下,別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及時制止,和孩子開誠布公的交談。
孩子撒謊,殺傷力真的這麼大嗎?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費爾德曼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當人們在日常交談時,他帶上隱蔽的攝像機錄下過程。
統計結果令人吃驚,每人每天至少撒了3個謊!
1、不要隨便把說謊上升到道德層面
請注意,這個實驗錄的都是大人哦。
不論我們是否有勇氣承認,事實就是,我們的確每天都在撒謊。
撒謊的對象,從陌生人,到熟悉的人,從領導到同事,從孩子到父母都無一倖免。
《奇葩說》的黃執中甚至說過,中國的父母和兒女之間,沒有說真話的習慣。
那我們為何對孩子撒謊,如此水火不容?也許有人要說,大人撒謊和孩子撒謊是不同的,不能相提並論。
是啊,大人撒謊,有的是為了顧及對方的感受,有的是為了保護自己,有的是形勢所迫……反正大人撒謊總有一大堆理由,孩子撒謊就只有一個原因——品格問題。
不然也不會一發現孩子撒謊,就傷心跳腳,拚命講道理狂教育,三申五令下不為例,生怕孩子誤入歧途,成為一個品格有問題,道德有瑕疵的人。
我們好像忘了,孩子再小也是一個有自我思想的人,他會撒謊,明明也會隨著他的成長特性,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動不動就上升到道德層面,給孩子貼標籤,蓋帽子,簡單粗暴地教育孩子,反而容易起到極端反面的效果。
2、孩子說謊都是有原因的
大部分父母難以容忍的,是大一點的孩子,已經可以理解是非對錯,卻還是要編bug一大堆的謊言,去隱瞞自己做錯事的真相。
孩子打碎了花瓶,騙你說不是他;孩子考砸了,騙你說沒出成績;孩子忘了做作業,騙你說老師沒布置……
當爹媽的分分鐘被氣得吐血,懷疑人生,嘆自己命苦生了個熊孩子。
可孩子如果老老實實說了真話,我們捫心自問一下,真的就能心平氣和地接受,孩子闖下的那些禍?說謊是一種求生本能,孩子想到一說真話可能就是個「死」字,誰還說真話。
我們都沒有給孩子誠實的空間,就別怪孩子撒謊傷了我們的心吧。
不能寬容錯誤的家長是不配聽真話的。
還記得曾經看過一個關於孩子撒謊的經典故事,在我腦海里盤旋了很多年。
一個男孩放學回家,在客廳玩籃球。
籃球不長眼睛吶,直接把書架上的一個花瓶砸落下來,瓶口碎了一大塊。
這可不是什麼擺設品,是祖上傳下來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膠水粘起來,膽戰心驚地放回原位。
晚上,媽媽發現了花瓶有些不對勁,吃晚飯的時候問他:「家裡的花瓶怎麼了?」孩子靈機一動,說:「一隻野貓從窗外跳進來,怎麼也趕不走,它在客廳里上竄下跳,最後碰倒了架子上的花瓶。
」
媽媽很清楚,孩子在撒謊。
因為她每天上班前,都會把窗戶一扇扇關好,下班回來再打開。
她不動聲色說:「哦,是我疏忽了,沒有關好窗戶。
」直到晚上睡覺前,媽媽才把孩子叫到書房,給了他一塊巧克力。
大半夜的讓孩子吃巧克力,很詭異吧?本來忐忑不安的孩子,變得一臉懵圈。
媽媽說:「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為你運用神奇的想像力,杜撰出一隻會開窗戶的貓,以後,你也許可以寫出好看的偵探小說。
」
接著,她又在孩子手裡放了一塊巧克力:「這塊巧克力獎給你。
因為你有傑出的修復能力,不過,膠水是修復紙質物品的。
修復花瓶不僅需要黏合力更強的膠水,而且需要更高的專業技術。
明天,我們把花瓶拿到藝術家那裡,看看他們是怎樣使一件工藝品完好如初的。
」
媽媽又拿起第三塊巧克力,說:「最後一塊巧克力,代表我對你深深的歉意,我不應該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裡有一個熱衷體育的男孩子。
希望你沒有被砸到或者嚇到。
」
3、寬容更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
怎麼樣?這位媽媽既不責罵,又不縱容的攻心術,是不是很厲害?
她一開始沒有用誘導式的問句「是不是你打碎的」,而是淡淡地問「花瓶怎麼了」,給孩子思忖說真話留了餘地。
她也沒有當場揭穿孩子的謊言,而是過了幾個小時以後,單刀直入地表明自己已經識破了謊言,不去糾纏於逼迫孩子承認撒謊。
她還能從這件事裡找出孩子的閃光點,看似獎勵,卻是讓孩子對打碎花瓶,又撒謊的行為,感到自發的愧疚,對錯已不言自明。
她還不忘提到花瓶要送去藝術家那裡修復,讓孩子懂得做錯事情要彌補過失。
要知道,大部分父母都太糾結於犯錯本身,其實讓孩子學會正確承擔犯錯的後果,也是為孩子說真話增添勇氣。
到最後,她更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給予了她最大的理解、接納和愛,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她的孩子還忍心再用欺騙去傷害這樣的母親嗎?
我們無法接受孩子欺騙自己,只會一味地批評、講道理、懲罰,而從來沒有去好好探究孩子這麼做的原因,也無法靜下心來去傾聽孩子的聲音。
孩子的心扉對我們漸漸關上,我們還自己扔掉了鑰匙。
其實,面對孩子的欺騙,如何創造他「可以誠實」的空間,而不是執著於「揪出謊言」,才是每個父母最值得學習的教育藝術。
寶寶愛撒謊 背後的真相居然是~
最近有位媽媽給我留言問寶寶做錯事情撒謊了怎麼辦?相信這個問題是每個媽媽都會遇到的困擾,我自己也不例外。西西是一個想像力豐富的孩子,在她大概一歲多就開始給我講述她和她幾個虛構的好朋友的故事,她的好...
寶寶會說謊了?你可能真的不能怪他
某一天,幾乎所有媽媽都會心生擔心:寶寶這麼小,就開始說謊了,長大了可怎麼得了?其實,媽媽大可不必這麼擔憂,更不要這麼輕易就給孩子貼上說謊的標籤。當孩子說謊,除了由於寶寶認知特點導致外,媽媽也要反...
熊孩子的心世界,你懂嗎?
從寶寶啼哭著降生到滿地和小朋友們追跑打鬧,一天天活潑健康長大的寶寶,竟然開始「學壞」了——ta從什麼時候學會了撒謊?為什麼ta為了達到目的,總是哭鬧耍賴?為什麼小小人兒開始叛逆,不再聽爸爸媽媽的...
恭喜你,你的孩子會說謊了
博士媽媽說:最近,有個朋友在後台留言說她的孩子第一次對她撒謊了,她很慌,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想在這裡回復一下她。首先恭喜你!!這是個好現象。說明你孩子的認知水平上升了一個檔次,會說謊了。其次,這是...
90%的孩子會撒謊!從這六個案例學習,如何對待孩子撒謊的行為!
很多家長無意中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竟然會撒謊了。當第一次發現孩子撒謊時,家長的態度多數是感到震驚,害怕孩子學壞了。研究發現,兩歲時,有20%的寶寶會撒謊;三歲時,有50%的寶寶會撒謊;而到了四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