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孩子撫慰情緒的法寶,教育生態學的啟示 | 青禾旅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青 禾 旅 讀

育兒育己,學以致用

歡迎加入討論群

請在公眾號中回覆:入群

教育孩子的路上時時被風潮裹挾,不免困惑。

比如,孩子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情緒管理,怎麼做,為什麼?

謝謝這篇文章,給了我新的角度,像拉遠了的電影鏡頭,讓我看到孩子成長的生態環境,不僅僅在家庭。

還孩子撫慰情緒的法寶

文 / 冰冰

近年,各種家長學習課程紅紅火火,尤其是情緒管理,在熱鬧之下,成為很多家長新的焦慮之源。

有朋友和我討論:我小的時候父母也會打罵我,但是並沒有對我造成什麼傷害。

刻意控制自己就不是真實的父母,我為什麼要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

但是,在對比了他的成長環境和現在的城市兒童的成長環境,我和這位朋友達到了共識:這並沒有背離讓孩子在真實的生活中成長的初衷。

孩子的成長環境,

跟我們比,有什麼不同?

1

社會環境:夜不閉戶 vs 單門獨戶

他在鄉村長大,彼時的鄉村基本上是夜不閉戶的狀態。

7歲以前自由玩耍,7歲開始上學前班,時常逃學出去自己玩,9歲上小學。

他的孩子在城市裡出生,住在典型的公寓樓里,鄰居也就偶爾在電梯裡見到,好一點的,在樓下的公共空間裡,能碰見其他孩子一起玩一會兒,大部分還是在家長的陪同下。

2

自然環境:鄉野 vs 城區

他在野地里玩耍,跟父母一起干農活;

他的孩子,平時在小區里玩耍,每周一次去戶外的公園或者室內的遊樂場。

3

社會關係:兄弟姐妹 vs 獨生子女

他有妹妹,兄妹二人主要由奶奶照顧飲食起居,除吃飯睡覺之外,不需要大人照顧,他出門玩時不管願不願意都得帶上妹妹。

他的孩子,獨生子,2歲以前由媽媽和姥姥姥爺三個人協作照顧,3歲以後由媽媽全職照顧,開始過上三口的小家庭生活。

4

夥伴關係:鄰里表親 vs 約見

他不但有鄰居的小朋友,還有堂兄妹、表兄妹,經常在一起玩,感覺上同親手足一樣;

他的孩子,只能和鄰居幾個小朋友玩,玩之前需要家長相互之間約好時間地點,並需要家長陪同。

5

親戚關係:緊密 vs 偶爾走動

他的家庭和親戚關係緊密,初中起他和妹妹因為讀書在親戚家借住,小時候他寒暑假他也經常去親戚家住一段時間。

他的孩子:每年回奶奶家兩次,每周回姥姥家一次,在所居城市沒有親戚可以走動。

從上文的對比,我們已經可以知道,我們的孩子缺少了什麼。

我們的孩子,缺少的是,安全的、據有支撐性的社會和自然環境。

安全的、支撐性的環境

是什麼?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寫了一本書論述教育的書《舉全村之力》,書名來自非洲諺語:養育一個孩子需要舉全村之力。

這同俄國學者布朗芬布倫納的教育生態學理論契合。

布蘭芬的教育生態學認為,兒童是生活在一個生態環境中的,這個生態環境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小環境」,即是家庭和其中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兄弟姐妹關係和夫妻關係,與兒童關係最緊密。

在這個小環境外圍的是「中間環境」,是兒童成長的社區,是學校、學校與家庭的關係、親戚鄰里關係,也包含其中的自然環境。

中間系統之外的,是「外系統」或稱「大環境」,兒童雖然沒有參與其中,這個大環境卻影響到了小環境和中間環境,比如社會整體經濟狀況會影響父母的職業狀況、社會地位、經濟收入。

而父母的這些狀況和受教育程度決定了他們所承擔的角色、所從事的活動和建立的人際關係,從而間接影響了他們撫養子女的方式、對待子女的態度和教育子女的方法。

換句話說,兒童不僅僅是在家庭中成長的,如果「中間環境」和「大環境」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撐,在家庭的狹小空間中養育孩子,就會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

家庭空間狹小

會發生什麼?

今天平均只有3-4人的家庭環境,比起以前的三世同堂、國外的多子女家庭,對孩子來說,家庭空間可算狹小。

1

首先是權力之爭,困獸之鬥

孩子如同小獸,要運動、要自由、要獨立;家長要整潔有序、要守規則、懂禮貌。

雙方彼此拉鋸,鬥爭激烈。

在家長眼皮底下長大的孩子,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監督,孩子緊張,家長焦慮,親子衝突一觸即發,因為孩子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而在野外放養的孩子是沒有這個問題的。

1

其次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史無前例地大大加深了

在三人共用的狹小空間裡,往往一個人的情緒對另外的人起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

憤怒、怨恨和恐懼,總要維持更長的時間。

如果時時盯著孩子、忙著糾正孩子,更讓人無處躲藏。

因而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大大的增加了。

家長如何能夠不如履薄冰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畢竟,孩子的世界裡只有你。

還孩子撫慰情緒的法寶

在鄉村長大的孩子,在家裡挨了一頓打,跑出去踢著路邊的小石子,遇見夥伴抱怨一番、大家安慰他兩句,不好的情緒就煙消雲散了。

撫慰情緒的兩樣法寶:自然和玩耍、朋友和共情,在今天孩子的成長環境裡,都不是天然就具備的。

我們該怎麼辦呢?

1

多走近大自然

美國理察.洛夫在著作《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一書中,用大量深入的案例和研究數據,揭示了大自然對兒童的意義:大自然不僅能保護兒童的好奇好動、充滿求知慾的天性、鍛鍊和培養兒童的意志力、更能撫慰他們的情緒。

在《菲菲生氣了》這本書里,菲菲受到媽媽不公平的待遇,生氣地跑出了家門,她跑啊跑,看見了石頭、大樹、羊齒草,她聽見了鳥叫,她來到老櫸樹下,她爬了上去。

「她感到微風輕吹著頭髮,她看著流水和浪花。

這個廣大的世界安慰了她。

菲菲和母親無需學習情緒管理課程,因為大自然有神奇的療愈作用,可以撫慰心靈。

2

鼓勵同伴交往

家長在苦惱如何引導孩子解決社交問題時,不如多給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環境,孩子們自然能學會如何妥協、協商、合作。

許多媽媽為孩子不會和小朋友相處而焦慮,說孩子總是欺負小朋友、挨打不會還手、愛向老師告狀……這是由於同伴交往經驗缺乏造成的。

其實阻礙孩子社交的最主要因素往往是家長的心態,既擔心自己的孩子受欺負、吃虧,又擔心自己的孩子欺負別人家的孩子、在孩子們發生糾紛時不知如何處理,擔心孩子之間的矛盾影響大人之間的關係……孩子的交往從未像今天這般負累重重。

我曾經有同樣的糾結,孩子爸爸非常淡定地說:孩子之間打架能傷成什麼樣呢?孩子和大孩子玩,難免受點欺負、挨點兒打,不用管,我們小時候不也經常挨打嗎?沒事兒。

這句話讓我的焦慮消失了,開始時常為孩子創建更多的社交機會。

現在,我會邀請小朋友來我家做客,也會讓孩子回訪,都是在沒有大人陪伴的情況下。

我發現三歲的女兒去人家做客,如果我在的話,她就會不停地找茬,說對方不借她玩具、不跟她好好說話什麼的。

我走了她立馬變得彬彬有禮,生活自理,再也不「挑刺兒」了。

結論是,孩子們能分清自己是主是客,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比兩個家長帶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要容易得多。

3

放心讓孩子享受親情

現在的父母和祖輩共同照顧孩子,多個撫養人之間的教育觀念和行為不一致,我們總是分外頭疼。

其實在過去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家庭的角色反而更豐富:有黑臉、有白臉、有紅臉,發生了矛盾,有拉架的、有安慰的、有幫著說和的也有攪局的。

孩子從中認識到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並學會同不同的人打交道。

教育的生態環境不僅僅在家庭、學校里、也不僅僅在父母。

在家裡的規則要具體明確和簡單,給孩子時間空間;儘量給孩子親近自然的機會;讓孩子在有夥伴的環境中學會社交,夥伴,最重要,也唯有在夥伴關係中才能學會社交。

我們為孩子構築豐富、立體的教育生態環境,拓展孩子的心理空間,孩子選取他認為重要的、並成為他自己,這才是家長能做的。

專欄作者

冰 冰

80後,3歲女孩的媽媽,學前教育碩士,兒童世界的好奇觀察者,臨陣逃脫的幼兒教師和不斷反省的媽媽。

✄------------------------------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如屬機構或其他微信公眾號轉載,

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隔代教育:想說愛你不容易

老劉的孫子小風非常頑皮,常在外面闖禍。老劉卻因溺愛孫子屢屢護短,還因此常和媳婦發生矛盾。一次,小風又在學校里闖了禍,放學後就跑到爺爺家「避難」。在爺爺面前媽媽忍住沒有動手。晚飯後,小風跟媽媽回家...

二孩教育2.0版看這裡!

二孩家庭相比獨生子女家庭,必然會遇到更多問題。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關係?這不免讓家長頭疼。來看看家有二孩的教育經↓會生,會養,會教,才能不辜負每一個來到世界的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