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善與堅定並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和老師們應該堅持:和善與堅定並行,以互相合作為基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於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而貫穿整個教養過程的則是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帶給孩子歸屬感和價值感。

假設孩子和你頂嘴,「和善而堅定」的一種處理方式是你走開,到另一間屋裡去。

你雖然不能迫使別人以尊敬的態度對待你,但你可以以尊重的態度對待自己。

等大家情緒平復了,你可以再找孩子談一談:「寶貝兒,很遺憾你生這麼大氣。

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剛才的做法。

今後,每當你不尊重我時,我都會暫時走開一下。

我愛你,願意和你在一起,因此當你覺得能夠尊重我時,就來告訴我,我會很樂意和你一起找出處理你怒氣的其他方法。

」記住,生氣的當下,是最不適合解決問題的時候。

在處理一個問題之前,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直到能夠用理性大腦來思考時再解決問題才有意義,這也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一項重要技能。

管理的理論基石

1、孩子是社會人

人的行為取決於所處的社會環境。

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及行事風格,是以他們怎樣看待自己與他人,以及他們認為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為基礎的。

2、行為以目的為導向

人們的行為是有目的的,包括孩子。

但是,他們對此並沒有清醒的意識,孩子覺察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差。

所以,他們認定的達成目的方式可能也是錯誤的。

3、孩子首要的目的就是獲取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

孩子的不當行為,建立對怎樣達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錯誤想法之上,孩子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4、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在試圖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歸屬感或自我價值,而且我對如何得到它們抱有錯誤的想法。

」孩子行為令人討厭時,其實就在向你傳遞一個密碼,希望你能破譯它的真正含義。

5、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

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非常重要。

一些孩子認為自己需要別人特別地照顧,理應享受特別地服侍,這種不良心態就是因為父母做得太多,剝奪了孩子發展對自己能力自信的機會。

6、平等

很少人否認人人平等的正當性。

但當它變成孩子和父母平等時,很多人就會提出反對意見:孩子們沒有與我們一樣的經驗、知識或責任感,他們怎麼能和我們平等呢?其實,平等並不意味著「完全相同」,是指所有人對「尊嚴」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這也是正面管教堅決摒棄羞辱孩子的原因之一。

7、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我們從小得到的教育是要為犯錯誤而羞愧。

可是,除非不進行任何嘗試,否則錯誤絕不可能100%避免。

大人首先需要改變自己對犯錯誤的負面觀念,錯誤其實是學習的好機會。

孩子的絕大部分錯誤,是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訓練、鼓勵他們,而錯誤給了我們彌補改正的機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所理解的正面管教中的基本概念

正面管教的書籍也許很多爸爸媽媽都已經讀過。書中有很多的好方法好工具。在運用這些工具的時候,切記要更多的理解和重視幾個基本概念。一旦偏離了基本概念,可能我們還是在控制孩子,用工具贏了孩子。我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