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正面管教中的基本概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正面管教的書籍也許很多爸爸媽媽都已經讀過。

書中有很多的好方法好工具。

在運用這些工具的時候,切記要更多的理解和重視幾個基本概念。

一旦偏離了基本概念,可能我們還是在控制孩子,用工具贏了孩子。

我所理解的基本概念。

孩子是社會人: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需要將自己的想法傳遞給他人,同時也接收到別人的想法。

我們的言行無時無刻都是在人際關係中完成。

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也是以他們怎麼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以及他們認為別人怎麼看待他們為基礎的。

孩子隨時隨地都在做著決定,並形成著對自己、對世界以及對應該做什麼事才能求存或生長的信念。

行為以目的為嚮導:德雷克斯說「孩子們覺察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差,孩子們做事情,都有他們的目的,並且為了那個目的而做出行動。

比如哭泣,小孩子們有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目的去哭泣。

他們想想要去達到的目的卻並沒有清醒的意識,可能他們採用的行為方式與所想達到的效果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關係。

孩子越哭,大人越煩躁,越想解決問題,看不到孩子的目的,孩子就越哭,惡性循環。

孩子的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孩子無時無刻都在追求著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的不當行為是建立在對怎麼樣達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錯誤想法上。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在試圖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歸屬感或自我價值,而且我對怎麼樣得到他們抱有錯誤的想法。

」我們大人往往看到孩子冰山上面的行為,當看到一些讓人惱火的行為,我們就會變得很生氣,惱怒,如果我們能夠牢記,在不良行為的背後,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歸屬並且不知道怎麼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我們就會有不同的感覺,我們可以試著調整傳統的態度和行為,來幫助孩子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後面我們也會學習到錯誤目的表,幫助我們找到孩子的行為背後的感受和需要。

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它是指一個人真心關心同伴,並且真誠的想為社會做出貢獻。

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是極其重要的。

如果年輕人不學習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一員,學知識又有什麼用處呢?德雷克斯常常說:「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她自己能做的事」。

其原因就在於,如果我們替孩子做的太多。

就剝奪了他們通過自己的體驗來發展出對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機會。

他們反而會認為自己需要別人的照顧,或者他們理應享受特別的服侍。

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的第一步,是要教導孩子依靠自己。

然後,他們才能為幫助他人做好 準備,並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感到自己特別能幹。

家長們也要花時間教導孩子,培養他們好的品格,學習社會和生活技能。

平等:孩子顯然沒有我們大人知道的多,會做的事情多,他們和我們是平等的嗎?教材這裡提到的平等並不意味著完全相同,而是指所有的人對尊嚴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

而不是說你是我的孩子,你還小,你應該聽我的,我說的就對。

我還管不了你了是嗎?再怎麼著我就不要你了。

這裡還是包括控制,懲罰。

直到贏了孩子。

我們需要把孩子看做一個獨立的社會人,把對方看作是一個與我們平等的人。

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我們都不完美。

當犯錯誤時,我們自己要學會,而且也要教孩子學會把犯錯誤看成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

正面管教里一個反覆到到的主題就是學會怎樣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戰作為學習的機會。

這裡面有一個工具,矯正錯誤的三個R 承認;和好;解決 。

當我們把犯錯誤看成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麼壞事的時候,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多了。

如果我們把犯錯誤看成一件不好的事,我們就會傾向於覺得自己無能,感到灰心,並且可能會為自己辯解、推託、輕下判斷或者好批評,既對別人也對自己。

大人的錯誤可能不僅僅是一些做錯的事情,還有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上面。

我們除了語言上的道歉,還必須要有實際的做法。

每當看到一些育兒寶典中的好的說法,就深深的為自己犯過的錯誤而懊悔,愧疚,不安。

而正面管教犯錯誤是好的學習機會深深的觸動了我,他不再糾結於過去,而是著重於解決當下的問題。

這個概念讓我們不管犯了什麼錯誤,惹了什麼麻煩,我們總能回到原則上來,關注與解決問題,讓事情變得比以前更好。

正面管教的這個概念比之前聽到的簡單的「犯錯誤沒關係,改了就好」更讓人印象深刻。

最重要就是著重點不同。

正面管教注重的是在道歉後在一個好的氛圍下解決問題,並從中學習經驗。

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無論是實用的任何技巧工具,都要記住要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他們就不但能取得積極的效果,而且還能體驗到更多的快樂。

比如媽媽們討論孩子入睡的時候,如果他們不想睡,媽媽就只管睡自己的好了。

成功實踐這個方法的媽媽們都是和孩子親子關係很好的。

雖然媽媽睡著了或者閉著眼睛裝睡,但是心與心是想通的,周邊是充滿了愛的氣場。

如果是親子關係並不好的家庭,沒有愛的訊息傳遞的家庭,可能並不適用這樣的方法。

書中基本概念的篇章介紹並不是很多。

但在生活中不斷踐行正面管教,觀察,實踐,反思,總結,覺得更重要的不是這些工具,而且開頭的基本概念章節。

把這些概念理解透了,也許有的時候不需要工具,也許我們和孩子都會有更多更智慧的解決辦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與正面管教的故事

《正面管教》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書中講解介紹我們如何不懲罰不驕縱的有效管教孩子,其中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基石,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