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定要了解的寶寶發燒家庭護理細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每天在給我的留言中,留言最多的關鍵詞就是「發燒」。
寶寶發燒,最關鍵的在媽媽的護理,今天月華就專門就寶寶發燒做了一個專題,分享發燒的家庭護理細節、寶寶發燒綠色療法、退燒藥的真相等,全面詳細講透寶寶發燒。
寶寶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在認定寶寶發燒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寶寶的基礎體溫。
一般來說,一歲以下的嬰兒大腦內控制體溫的中樞神經沒有發育成熟,所以他們的體溫特別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天氣熱,穿得多,體溫就會升高,在低溫的環境中他們的身體馬上就會變得冰涼冰涼的。
所以嬰兒的體溫在35.5℃-37.5℃都是正常的。
三個月以內的新生兒自身控制體溫的能力更差,稍微穿得多一些,體溫可能高至38℃,所以,如果覺得寶寶身體很熱,要先看看是不是包裹得太嚴實,不要馬上就認定寶寶發燒了。
一歲以上的寶寶,正常體溫也是波動於36℃-37.2℃之間。
寶寶體溫幾度算髮燒
寶寶的正常體溫在36℃-37.2℃之間,所以超過37.2℃就是發燒。
因為不同溫度計差異較大,所以一般體溫超過37.3℃定位發熱,37.3℃~38℃為低熱,38.1℃~39℃屬於中度發熱,39.1℃~40℃屬於高熱,40℃以上為超高熱。
這裡的溫度主要是指腋下溫度,如果量口腔、肛門或耳溫,基礎體溫往往更高一些。
口腔溫度一般是37.5℃以上,耳溫38℃以上,肛門溫度超過38℃定義為發燒。
寶寶發燒的先兆
寶寶的體溫容易受環境影響,天氣熱,穿得多、吃奶、運動、哭鬧等都可能導致他們體溫上升,但怎麼判斷寶寶是發燒了呢?
其實寶寶發燒有一個最最明顯的症狀,就是不出汗!其他各種狀況導致的體溫上升,都不會影響寶寶出汗,一般出汗了,溫度就會降下來。
唯獨發燒的時候,寶寶身體很熱,但一滴汗都沒有,即使寶寶像平常那樣動個不停,也是一滴汗都沒有,這往往就是發燒的先兆。
如果寶寶出現這樣的狀況,媽媽一定要特別留心觀察寶寶的體溫。
寶寶體溫用媽媽身體測量準不準
一般在感覺寶寶不對勁時媽媽們會先用身體進行測量,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或嘴唇測量額頭的溫度,如果感覺比較燙再用溫度計測量。
需要提醒的是,因為手的使用頻率太高,手部肌膚對溫度的敏感性大為降低,所以很多時候,手摸的方式來測量溫度是不太準確的。
用嘴唇親吻額頭相對更準確。還推薦一個相對準確的方法,是用眼皮測量,把眼皮貼在寶寶的額頭上,以此來判斷寶寶有沒有發燒,這個方法是一個月嫂告訴我的,相對來說對溫度的判斷更準確一些。
當然用身體測量只能進行基本的判斷,要得到準確的數字還是需要使用溫度計。
關於溫度計的選擇和各種溫度計的利弊,今天的寶寶發燒專題內也有專文分享。
為什麼寶寶會發燒
人體遭受病菌侵襲時,需要調動白細胞、淋巴細胞等免疫系統,讓它們來對抗病毒。
而發燒就是身體啟動防禦機制的信號。
這就像兩軍對壘時吹響的號角:「敵人來了,大家快點行動起來啊!」所以寶寶發燒時,媽媽不要著急,更不要一看到寶寶發燒腦子裡就想著馬上退燒,觀察一下寶寶的狀況,讓身體免疫力被調動起來。
寶寶發燒的三階段
發燒一般分為上升期、高熱期和下降期。
上升期
體溫會節節攀升,一般體溫會先下降,出現全身發抖、手腳冰涼的現象,這是因為身體需要把熱帶到身體中心部位,四肢循環會變差。
有些寶寶發燒前先會手心、腳心比較熱,四肢卻比較冰涼的狀況,也是一樣的原因。上升期越是表現明顯,高熱期體溫往往越高。
如果寶寶發燒期間表現出打寒戰、全身冰涼的狀況,這時需要為寶寶適當添加衣服,幫助保暖。
也可以讓他喝一些溫水。
切記這個時候不適合進行物理降溫。高熱期
進入高熱期,寶寶全身皮膚發燙,呼吸加快。
有些高燒的寶寶會出現倦怠無力、食欲不振的狀況。這個時候需要採用降溫的方法。
一般來說,腋溫低於38.5℃時,採用物理降溫。
腋溫高於38.5℃時,用綠色方法退燒或使用退燒藥物。這個階段一定要讓寶寶多喝水,同時加快散熱,可以取掉蓋在寶寶身上的被子,解開衣服。
有些家長會把寶寶捂起來發汗,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這只會讓寶寶體溫更高,身體更加不適。下降期
下降期免疫系統基本已經能識別並打敗病毒,人體不再需要再調動抗體來對抗細菌。
這時為了降低體溫點,身體會排汗,以降下體溫。這個階段寶寶會大量出汗,媽媽們要及時幫寶寶擦汗,換上乾爽的衣服,避免汗水阻塞毛孔,影響降溫。
是不是寶寶一發燒就要馬上去醫院
寶寶發燒後不要馬上去醫院,最好先在家裡觀察,找到引起發燒的關鍵原因。
大多數寶寶第一次發燒多為幼兒急疹。
如果寶寶莫名其妙發燒,又沒有其他任何症狀,去醫院檢查醫生也只說是病毒感染,則幼兒急疹的幾率特別高。
幼兒急疹一般是燒完全退掉才出疹。如果寶寶發燒同時伴有流鼻涕、咽喉紅腫等狀況,多為呼吸道感染。
這時要特別注意分辯寶寶是普通感冒,還是扁桃體炎、肺炎等狀況。
一般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燒都是中度發熱,而扁桃體炎、肺炎更容易引起高燒,尤其是扁桃體炎,往往一來就是高燒,溫度直奔39-40℃去了,高燒持續時間長,容易反覆。如果發燒的同時伴有嘔吐、腹瀉等症狀,則多為消化道疾病。
這個時候媽媽要認真回想一下寶寶吃了些什麼,如果去醫院的話,最好先在家備好寶寶的大便樣本,一到醫院馬上可以進行化驗,節省時間。如果一邊發燒一邊出疹,則可能是水痘、麻疹等,一定要及時就醫,而且最好去專業的兒科醫院。
前段時間一位媽媽告訴我她家寶寶一邊發燒一邊出水狀的顆粒,當時他們去了家附近的一家綜合醫院,醫生檢查完說是病毒感染。
第二天寶寶出疹越發嚴重了,這個媽媽問我怎麼辦,我建議她馬上去兒科醫院,醫生一看就確診是水痘。
兒科醫院雖然排隊等待的時間久,但醫生畢竟天天處理寶寶的各種狀況,經驗要豐富得多。如果寶寶發燒,身體沒有什麼症狀,但一喝奶就哭,這時要特別檢查寶寶的口腔,看看有沒有皰疹,如果有,就可能是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或是皰疹性口腔炎。
如果自己拿不定主意,要帶寶寶去醫院,也最好在發燒24小時後再去醫院。
這是因為發燒前24小時血液中白細胞及分類反映不出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即使去了醫院,醫生也不太能確診。
這樣的情況下,幫寶寶控制住溫度更重要。
家長在護理時,也要認真回想寶寶發燒前後的症狀、飲食狀況等,到醫院後,把自己觀察到的狀況詳細描述給醫生聽,更有助於醫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病情。
寶寶發燒出現什麼樣的狀況需要馬上去醫院
基本上,如果寶寶精神狀況好,吃喝正常、玩耍自如,即使溫度高一點也不用太過擔心,可以在家裡觀察看看。
但是如果寶寶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狀況都要及時的去醫院:
不管低燒、高燒持續時間超過72小時(三天);
體溫40℃以上(腋溫)超過24小時;
三個月以內的嬰兒體溫超過38℃;
伴隨劇烈嘔吐或腹瀉;
身體抽搐;
精神狀況差、嗜睡、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口唇發紫等;
口腔乾燥、眼窩凹陷、哭時無淚或燒淚、尿少或無尿;
劇烈頭痛、昏迷、頸部發直。
囟門明顯凹陷(多為腦膜炎)
寶寶動不動就發燒是因為免疫力低嗎?
很多人認為寶寶是抵抗力弱導致動不動就發燒生病。
實際上是並非如此。
寶寶動不動就發燒是因為很多病毒是寶寶第一次碰到,寶寶的身體對這些病毒還不太能識別,需要通過發燒來調動免疫系統的積極性,識別和抵抗病毒。
一旦免疫系統而成人不容易發燒的原因就在於這些病毒小時候大多感染過,免疫系統會自動識別,當這些病毒再侵襲人體時,身體就不會有什麼反應。
為什麼寶寶退燒後體溫會反覆
如果免疫系統不能完全識別病毒,溫度就不會完全退下去,有時候即使使用綠色方法或退燒藥,溫度降下去一段時間後,還是會再次升高,這是正常的。
有些寶寶發燒要持續2-3天才會完全退下去。
發燒會不會把寶寶腦子燒壞?
關於發燒,我們的意識里總是存在很多錯誤的想法與觀念,認為發燒會把大腦燒壞,會燒成腦膜炎……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有這樣的擔心。
後來因為工作原因,認識了很多兒科醫生,自己也在仔仔一次又一次的發燒中慢慢轉變了觀念。發燒只是免疫系統被調動起來對抗病毒的表現,即便是高熱和超高熱也是如此。
對於絕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而言,發燒本身並不危險,也不會燒壞腦袋。
人體蛋白質只有超過41度(腋溫)才會發生變異,在這個溫度以下發燒並不會把大腦燒壞。發燒也不會把孩子燒成腦膜炎,發燒是腦膜炎的症狀之一,但腦膜炎常常還伴有頭頸僵硬、昏迷等症狀。
所以發燒時,媽媽並不用過於擔心。
只要寶寶腋下溫度38.5℃以下,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好,玩耍等活動不受影響的話,就沒有必要退燒。
高燒一定是重症,低燒不用在意?
很多媽媽會以溫度的高低來判斷寶寶病情的輕重,認為寶寶高燒就一定病的比較重,低燒表示病的比較輕,不會特別在意。
其實以發燒時身體溫度的高低來判斷疾病的輕重是絕對錯誤的,發燒時溫度的高低與疾病的輕重完全無關。有時候,持續的低熱反而比高熱更可怕。
我認識的一個小女孩,38℃以下的低燒持續了一周多時間,媽媽都沒在意,最後發現小朋友狀況實在不太對才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是白血病。
發燒期間為什麼要多喝水
發燒期間,不管使用什麼方法給寶寶退燒,都要記得多讓寶寶喝水。
喝水可以增加排尿,加快皮膚散熱。
而且寶寶退燒還有一個最關鍵的表現——出汗。
出汗能夠幫助身體降溫,汗的主要來源就是水,如果身體本身就水分不足,哪裡還排得出來汗呢?所以發燒期間一定要多為寶寶補充水分。一般大一點的寶寶讓他們喝水比較容易,1歲以內的小嬰兒比較抗拒喝白開水,這時媽媽就要多動腦筋,想辦法,可以用蘋果煮水放溫後給寶寶喝,煮後的蘋果水酸甜酸甜的,比較符合小嬰兒的喜好。
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適當增加寶寶喝奶的次數。
奶粉餵養的寶寶沖奶粉時要把奶粉沖的比平時稀。
如何為寶寶退燒
一般寶寶體溫在38.5℃以下,可以選擇物理降溫。
體溫在38.5℃以上,要用綠色方法或退燒藥幫助寶寶降溫。退燒的主要目的一是為了緩解發燒給寶寶帶來的不適,以便寶寶能正常飲食和睡覺,為對抗疾病補充足夠的能量和保持體力;二是為了預防寶寶可能因為高燒引起的高熱驚厥。
有過一兩次高熱驚厥通常不會對寶寶大腦發育造成影響,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
但反覆高熱驚厥對寶寶大腦多少會造成一些損傷,一部分會轉變為複雜型高熱驚厥或者癲癇,應該儘量避免。關於綠色退燒方法和退燒藥的選擇,今天另外的兩篇有詳細分享,媽媽們可以自行查看哦。
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
雖然我個人感覺物理方式用處不大,但還是總結了幾種推薦給大家:
1、洗溫水澡,通過洗澡的方式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
洗澡時水溫最好控制在35℃~37℃。
還要注意調整好浴室和室內的溫度,不要使水溫和室溫有太大的差別。
如果室內溫度低於浴室溫度很多,給寶寶洗完澡後,要給他擦乾再抱出浴室。2、溫水擦浴,用溫濕的毛巾給寶寶擦身體。
可以煮一些薄荷水,待水溫涼後(37℃左右)給寶寶擦拭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等。
薄荷本身是清涼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降溫更有效。
沒有薄荷水,用一般的溫水也可以。
這個方法能讓寶寶的皮膚血管擴張,讓他體內產生的熱量及時散發出去,而且溫濕毛巾擦拭身體時,沾在身上的水蒸發,也會帶走一部分熱量。有些家長會使用酒精擦拭的方法給寶寶退燒,這個方法一定要避免。
寶寶皮膚嬌嫩,用酒精擦拭時,酒精容易被皮膚吸收或被呼吸道吸入,導致酒精中毒。3、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不過我個人感覺退熱貼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
而且很多寶寶對退熱貼有一種恐懼心理,貼上去反而會大哭大鬧。4、多喝溫開水。
要少量多次地喂,不要一次餵太多,以免增加腎臟的負擔。
水分排泄的過程可以加速寶寶體內熱量的排出。5、脫掉過多的衣物:發燒時寶寶本身溫度就高,此時需要的是散熱,最好少穿點衣物。
6、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
可將寶寶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寶寶也會感覺舒適些。
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親子教育內容,小兒推拿內容,兒童閱讀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60分媽媽月華,ID:liushifenmama
【60分媽媽月華】小兒推拿、小兒疾病綠色療法推廣人,國家級青少年心靈成長導師,註冊青少年心理成長諮詢師,兒童閱讀推廣人
孩子發燒切勿著急做錯事,這5大發燒處理誤區,9成家長都會犯!
相信所有媽媽們在孩子發燒之後,往往最先想到的一件事就是給孩子降溫做退燒處理。即使他們心裡知道有些發燒並不一 定需要這樣做,但是在孩子生病之後母親們難免會出現慌亂,這也導致她們最先做的事情往往都是...
3歲寶寶高燒39度不退,反反覆復怎麼辦?
前幾天我三歲的女兒又發燒了,39度,持續好幾天,而且反反覆復,白天的時候還能好些,一到了晚上就又開始高燒,連續了好幾天。因為在她一歲的時候發過一次高燒,當時也沒有經驗,加上寶寶能吃能玩,當時也不...
天啊,你還這麼幹的話,可能是耽誤孩子的健康!
國慶過後天氣漸漸轉涼,不少孩子感冒發燒,在流感高發期,兒科門診到處都可見到頭上貼著退熱貼的小孩。孩子一發燒,很多家長就顯得非常緊張、焦慮、不知所措了,他們老擔心發燒會燒壞小寶寶的腦子,於是,想...
孩子發燒很著急,退燒方法不亂用,物理降溫法學起來
當父母的都明白,寶寶發燒不能胡亂用藥。給寶寶降溫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物理降溫法。當寶寶發燒時,媽媽常常會給寶寶用溫水擦拭全身或是在寶寶額頭上放一塊涼毛巾。那麼,當寶寶發燒時,媽媽可以用那些物理降溫法...
發燒會讓寶寶"燒壞腦子"?寶寶退燒有妙招!
這段時間天氣的原因,很多身邊朋友的孩子都生病了,發燒的孩子特別多。寶寶發燒是媽媽最擔心的問題,生怕一不小心燒壞了腦子,儘管大量的科普作者和兒科專家都強調普通發燒是不會對大腦有影響的,這只是一種寶...
小兒發燒,謹記七大不處理原則!
那麼體溫多少度才算是發燒呢?小兒一天之內正常的體表體溫在36~37度之間,假若孩子的平均體溫達到或高於37.5℃時,就要考慮到寶寶是否發燒了。 低熱:37.3-38℃;中度發熱:38.1-39℃...
漫談濫用退熱貼及冰敷退燒的危害
退熱貼是從日本引進的,冰敷是西方曾經流行的一種物理退燒法。自從引入中國後,因為方便易用也不用口服而深受歡迎,某些退熱貼的生產廠商和部分不明就裡的醫生把這種退熱方式冠以綠色無副作用的宣傳,加上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