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晚餐,用腦子吃飯保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用肚子吃飯求溫飽,用嘴巴吃飯講享受,用腦子吃飯保健康」。

家庭的晚餐非常重要,父母們不僅要烹製美食,更需要把晚餐時間變得有意義、有趣。

動腦筋精心的準備,將家裡的餐桌變成身體和思想都飽餐的聖台。

  • 父母與孩子分享當天學到的東西

如在晚餐時間進行「一分鐘演講」,讓家庭成員分享當天發生的任何事情——這個人要就此話題發表一分鐘的講話。

那不僅帶來有趣的交談、給每個人提供娛樂並常常「失控」,而且能提高人們的思維和語言能力。

  • 食物百科大探索

以晚餐的食物為基礎,食材本身就會給你們機會來討論餐桌禮儀、營養、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等等。

家長和孩子一起探討食材的產地、食材後面的飲食文化。

如吃豆子時,探討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 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古詩背後的文化。

在這個過程不僅增長孩子的見識,更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興趣,愛學習的父母,也會影響孩子成為熱忱的好學者。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家庭的晚餐不應成為低頭吃飯,抬頭看電視的場所,是父母與孩子難得交流機會。

西方國家的餐桌教育也有很多值得借鑑的亮點。


西方家長要求自己的孩子從小培養細嚼慢咽的用餐習慣,因為跟你一起吃飯的每一個人很可能因為你的一個細微的動作或不良習慣而影響用餐情緒,而這種負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的,一旦養成了細嚼慢咽的習慣,很自然就會讓包括孩子自己在內的周圍所有用餐人情緒的舒緩,也更有精力享受食品的美味,通過對味道的品嘗和點評,又能增進氛圍的濃厚感。

西方貴族教育的其中一項就是餐桌,個人的用餐行為代表著他背後的家族背景和文化,將用餐上升到榮辱感的境界,豈能不被重視?、以「紳士」著稱的英國為例,英國普通家庭的孩子從小就會被家長要求在吃飯之前幫著一起擺放餐具,也許在起初的擺放過程中會出錯,但得到家長及時糾正,再經過幾次實踐之後,孩子對於這方面的認識自然深刻。

無論是東西方,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餐桌獨立」的最大障礙莫過於挑食的惡習,西方家長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基本都是「先禮後兵」,當介紹孩子所厭惡的食物的營養價值失效的時候,家長會煞有介事的親身示範,以「吃到了很美味」食物的表情引導孩子「就範」,和東方家庭不同的是,西方家庭對於挑食的壞習慣是絕對制止,直到孩子改正的,因為他們把這個壞習慣看作是孩子失去獨立意識的警報。

學會用腦袋吃飯,父母在家庭晚餐開展的「食育教育」,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厭食怎麼辦?

 孩子厭食通常是由於缺鋅、鐵、鈣、貧血、胃病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消化功能降低而影響食慾;飲食單調且無規律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還有一點家長都沒有注意,就是餐桌教育。很多家長喜歡吃飯的時候絮絮叨叨說個...

餐桌教育怎麼做?

在中國,很大家長都反映孩子挑食,甚至做好了一口口餵都不吃。我有個表妹就是這樣,都6歲大的孩子了,每次吃飯還讓父母頭疼。吃魚得剝掉所有刺才肯吃,各種威逼利誘下吃飯也就那麼一點。這一點英國人做的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