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始於餐桌的家庭初啟蒙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英國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傳統。

從孩子上桌用餐第一天起,家長就開始對其進行初步的家庭啟蒙教育,使得孩子首先成為餐桌上彬彬有禮的小紳士。

孩子到一歲左右的時候,開始喜歡自己用湯匙喝湯吃飯了。

絕大多數的英國家長會認為,孩子想自己進食,標誌著孩子對「獨立人格」的嚮往,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

在進餐時,孩子受到的第一個禮儀教育就是要杜絕挑食。

英國人普遍認為挑食的壞習慣多是幼兒時期家長縱容造成的,因此,他們絕不姑息這種壞習慣。

當孩子只吃某種菜而對其他菜不屑一顧時,家長常常會對其進行勸阻或者把這種菜收起來。

他們認為,餐桌上對孩子的遷就,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均衡的營養,而且會使孩子養成任性、自私等不良品格。

英國孩子一般在兩周歲時開始系統地學習用餐禮儀,四歲時基本學會用餐的所有禮儀,五歲左右已經能夠做一些在餐桌前擺好餐具,餐後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認識到這樣做是最起碼的禮貌,而不是幫助家長做。

環保教育也是英國兒童餐桌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五六歲的孩子都知道哪些是再生製造的「環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為污染環境的「永久垃圾」。

在外出郊遊前,他們會在家長的指導下自製飲料,而儘量少買易拉罐等現成食品。

平時他們還會注意節約用水用電,因為家長告訴他們「濫用資源,即意味著對大自然的侵害」。

「餐桌教育」只是孩子們所受到的啟蒙教育的開端。

在英國家庭,絕對看不到父母對孩子沒有理由的嬌寵,父母往往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對他們進行嚴格管束,孩子犯了錯誤也會得到糾正或者懲罰。

孩子必須懂禮貌,說話客氣,對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待人有禮,注意言談舉止,這僅僅是英國家庭對小紳士的一個最基本要求。

英國人普遍認為,溺愛和嬌寵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最大障礙。

要使孩子成年後,能夠適應社會的要求,就必須從小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正如河水不能泛濫,人同樣也不能任性而為。

孩子如果不懂得自我克制,將來也不會有大的作為。

孩子們在玩耍時,如果磕了碰了,或者受了一些小傷,通常都採取忍受的辦法,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哭鬧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相反還會受到父母的嚴厲訓斥。

日子久了,孩子們漸漸明白,生活中有些苦痛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有些困難只能自己儘快解決。

在這種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通常都具有堅韌不拔的性格,而幾乎所有英國人都認為這正是成就偉大事業的基礎。

可以說,英國孩子所接受的一系列家庭啟蒙教育都是從餐桌開始的,餐桌成為孩子們最初的成長課堂。

通過餐桌教育,他們學會了舉止適度,待人有禮;他們學會了尊重他人,塑造自我,學會了從身邊小事做起全面培養自己的良好品質。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文明禮貌對個人事業的成功極其有幫助,大的商業交易或人們嚮往的愛情往往是從餐桌開始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庭晚餐,用腦子吃飯保健康

「用肚子吃飯求溫飽,用嘴巴吃飯講享受,用腦子吃飯保健康」。家庭的晚餐非常重要,父母們不僅要烹製美食,更需要把晚餐時間變得有意義、有趣。動腦筋精心的準備,將家裡的餐桌變成身體和思想都飽餐的聖台。父...

餐桌教育怎麼做?

在中國,很大家長都反映孩子挑食,甚至做好了一口口餵都不吃。我有個表妹就是這樣,都6歲大的孩子了,每次吃飯還讓父母頭疼。吃魚得剝掉所有刺才肯吃,各種威逼利誘下吃飯也就那麼一點。這一點英國人做的比我...

英國家庭 餐桌就是課堂

□海外博覽■摘自《家報》英國的父母一向鼓勵孩子自己進餐。英國孩子大約在1歲,準確說,也就是從孩子能夠自己拿勺子吃飯起,家長們就不再給孩子餵飯了,而是給他們戴上小圍嘴或穿上「就餐衣」,在餐椅前面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