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總喜歡拿別人玩具,你的教育方式正確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生育孩子到養育孩子,是一個快樂而艱辛的過程。
孩子在3歲左右的時候,家長就會送到幼兒園讀書。
而發生在筆者身邊的一個故事讓家長不以為然的同時,也不知所措。
事情是這樣的,媽媽在整理孩子書包的時候發現多了幾個小玩具,而這些玩具顯然不是自己孩子的,而是幼兒園裡面的。
於是媽媽就問孩子:這些小玩具是哪裡來的呢?孩子很自信的告訴媽媽:是我從幼兒園拿的,因為比較喜歡,所以就放書包裡面了。
在這個時候,媽媽狠狠的訓斥了孩子,這麼小的年紀怎麼能偷東西呢?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孩子感覺自己很委屈,根本不知道媽媽為什麼要發這麼大火,更不知道怎麼錯在哪裡了?
其實孩子感覺到委屈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根本分不清什麼是拿,什麼是偷。
孩子之所以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都占為已有,而且沒有意識到是錯誤的行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因素。
第一、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他覺得這個玩具他沒有玩過,所以渴望得到,想占為己有;
第二、父母說話不算話,違背承諾,導致孩子長期得不到滿足,只能在外獲取;
第三、孩子覺得偷拿別人的東西很刺激,反正只要自己不說,別人肯定不知道。
而在幼兒園所有家長中,對於這樣的問題處理方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家長,嚴厲懲罰型:有的父母一旦發現自己孩子偷拿東西不是打就是罵,覺得孩子怎麼能做出這種事情?必須嚴厲得懲治,打到他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
第二種家長,毫不介意型: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偷拿東西肯定不是故意的,幫著孩子找理由,孩子還小嘛,無所謂的處理方式,也不教育,讓事情不了了之。
第三種家長,耐心教導型:有的父母會跟孩子說清楚偷拿別人東西是非常可恥的行為,必須還回去,主動承認錯誤。
耐心的教育更讓孩子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其實對於這三種類型的家長,每個人都會對應其中的一種,能夠耐心教導孩子的家長並不多。
適當的批評和懲罰幫孩子樹立規則是沒有錯的,然而對於長遠的教育來說,這樣的方法卻是不對的。
家長發現孩子偷拿東西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的態度,千萬不要鄙視孩子。
控制情緒,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家長也鼓勵孩子及時歸還,主動道歉。
已經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在情感認知上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正確引導也要講究方法。
可以用自己的親身感受去給孩子講道理,筆者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筆者在小的時候經常到舅舅家裡去玩,舅舅家開了一家小超市,每次去,我都會偷偷拿一些小零食帶回家。
在我開來,舅舅那麼多東西,我就拿一點點,他肯定發現不了的。
有了第一次之後,以後每一次都會拿一些小東西,比如偷拿,拿筆、拿本子、拿各種各樣的東西。
趁著四周沒人的時候,就會把東西藏好,裝得非常淡定,像足了一個小偷。
而這一切都被舅舅看在了眼裡,但他沒有當著其他人的面說,趁著我們兩個人在的時候,舅舅語重心長的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舅舅在6歲的時候很想買一件新年衣服。
有一天,去店裡閒逛,他發現店員都在忙。
就偷偷拿了一件衣服跑出了店裡。
心裡除了高興之外更多的是害怕,害怕別人發現了之後追上來怎麼辦?如果別人不肯原諒,報警了,警察來抓我又該怎麼辦?越想心裡她越不安,幹嘛為了一件衣服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小偷,這樣太不值得了。
我當時就聽出了親戚話里的意思。
滿臉通紅,覺得非常不好意思。
自己主動地承認了錯誤,說以後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在筆者看來是最好的,讓孩子從心裡接受你的說教,而且心甘情願的去改變。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錯誤管教會毀掉孩子一生
2017-02-02 凱叔講故事凱叔說kaishushuo大約從孩子2歲左右就開始慢慢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了。所謂物權概念就是物體的歸屬權,它是我的?是你的?還是共享的?當孩子進入物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偷拿家裡的錢,武力解決只能毀了孩子一生!
發現自己的孩子偷拿家裡的錢,你會怎麼做?孩子學壞了,肯定得打一頓!這是大多數父母的做法。當然,如果打一頓就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從此不再偷拿錢,也是一個辦法。可是這樣做真的是唯一的辦法麼?對於孩子...
孩子的「偷竊」並不是真正的偷竊
菲菲3歲了,最近,媽媽發現菲菲的書包里有一些漂亮的玩具,而那些玩具並不是家裡的。媽媽心想:這些玩具哪裡來的呢?難道是從幼兒園帶回來的?還是和小朋友們借的,還是……於是,媽媽便問菲菲,菲菲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