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接種疫苗前和接種疫苗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最佳方式,被公認為20世紀公共衛生領域第一大成果,也是最佳的健康投資方式之一。

從寶寶出生後,兒童家長或監護人就要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按時帶寶寶去預防接種單位接種疫苗。

兒童在接種疫苗前、接種疫苗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兒童接種疫苗前的注意事項

1、接種疫苗前可以給寶寶洗個澡,或者清洗一下接種部位(胳膊或大腿),使接種部位清潔、乾淨。

2、兒童家長要注意寶寶近幾天有無發熱、腹瀉、咳嗽、皮疹等症狀,如果有以上症狀或者有心臟、肝臟、腎臟等方面疾病,一定要告訴醫生,讓醫生決定是否能接種疫苗。

3、接種前給寶寶換上柔軟寬大的衣服,以便在挽袖子、脫褲子接種疫苗時,不會摩擦接種部位的皮膚。

4、如果寶寶在前一次接種疫苗後出現了高熱、抽搐、皮疹等反應,一定要告訴醫生。

5、服用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液體劑型)前半小時不能餵熱水及哺乳。

6、接種疫苗前應讓孩子吃好、休息好,防止出現因飢餓和過度疲勞而發生暈針現象。

二、兒童接種疫苗後的注意事項

1、接種疫苗後,要在預防接種單位觀察30分鐘,寶寶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後再離開。

2、一般建議接種當天(24小時)不要洗澡。

主要是怕打針的傷口(針眼)細菌感染,發炎,或者洗澡時著涼,導致寶寶感冒。

打疫苗第2天(24小時以後),傷口完全癒合,就可以洗澡了。

3、服用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液體劑型)後半小時不能餵熱食及哺乳。

4、打完疫苗,少數寶寶可能出現一過性發熱反應,一般為低熱,體溫不超過38.5度,持續不超過2天,可自行緩解,可以多喝熱水,物理降溫。

如果體溫超過38.5度,可以服退燒藥(泰諾林或美林)。

疫苗引起的發熱服退燒藥有效,如果體溫高熱不退,建議到醫院就診,查個血,排除一下其他疾病。

5、少數寶寶接種後可能會有一些反應。

如接種部位疼痛,可以伴有食欲不振、乏力、倦怠、嗜睡、異常哭鬧、煩躁不安、噁心等全身不適。

這些反應都是一過性的,一般1-2天就可以消失,不需要任何處理。

6、有些疫苗(如百白破疫苗、B肝疫苗、五聯疫苗等)接種後可能會出現紅腫、硬結。

出現紅腫、硬結,可用熱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適宜溫度的乾淨毛巾熱敷,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鐘。

7、極少數兒童接種後可能出現較重的局部反應(紅腫直徑大於3厘米)或全身性皮疹等過敏反應,應及時向醫生諮詢,以便採取相應措施。

8、卡介苗接種後2周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浸潤,若隨後化膿,形成小潰瘍,流出一些分泌物,一般8~12周後結痂,留有一個瘢痕,這是接種卡介苗後的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要進行處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嬰幼兒疫苗接種全攻略 (上)

疫苗接種是保護寶寶遠離傳染性疾病的最好方式。然而,面對種類繁多的疫苗,日益增多的接種方式,零散而又複雜的接種時間,以及接種的各種禁忌與副反應,新手父母如何應對?為了讓大家能理清思緒,不再困惑,小...

打嬰兒預防針 竟然有這麼多注意事項

給寶寶打預防針可以增加寶寶免疫力,避免寶寶受疾病折磨,但是在給寶寶打預防針之前應該弄清楚寶寶適不適合打預防針,還有嬰兒預防針注意事項,打預防針前後的注意事項都是家長必須知道的,這樣才能照料好寶寶...

給寶寶打預防針,竟然有這麼多問題需要注意!

給孩子打預防針這件事,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感覺很頭疼。從寶寶出生那天起,有太多的預防針要打,卡介苗、百白破、水痘、流腦、肺炎、B肝、麻疹、麻腮風……不僅種類多,而且頻繁。嬰兒從一出生就開始打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