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談條件讓孩子聽話,是父母最不該犯的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上次朋友聚會,麗帶著自己剛滿3歲的小女兒一同參加。

剛開始小女孩有些認生,但是當大家都坐定飯桌前時,小女孩就對麗說:「媽媽,我要ipad!」

麗對她說「大家都要開始吃飯了,現在不可以玩ipad。

小女孩聽到媽媽的拒絕,突然就開始大哭起來,一直大喊著「我要ipad!我要ipad!」

麗最終受不住女兒的哭喊轟炸,把ipad遞給她,小女孩便瞬間終止了哭聲。

麗尷尬的笑了笑,說「這孩子平時在家也不這麼鬧人,誰知道今天是怎麼了……」

我想,大概是因為小女孩知道在這樣的聚會環境下,媽媽是不會拒絕她的,所以才會如此鬧人。

事實也證明,孩子的想法是正確的。

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孩子察言觀色的能力,孩子是非常聰明的,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從小看得多,接觸的多,在一個家庭中,他們能夠通過一次次試探,迅速明白家裡每個人的底線在哪裡。

而往往,寵溺孩子的家長會為了滿足孩子,一味的降低自己的底線。

媽媽對孩子寵溺,孩子便會通過各種撒嬌、哭鬧等各種方式去「交換」他想得到的東西;誰對孩子嚴厲,孩子在跟著誰的時候,就會懂事不少。

我想這樣的場景我們都不陌生,孩子在公共場所倒地撒潑,要冰淇淋要玩具,而家長就會礙於臉面,滿足了孩子的需求。

有時候,我們也不能一味的責怪孩子,因為所有體現在孩子身上的東西,都是由家長帶給他的。

孩子一哭鬧,家長就滿足,那麼從此孩子便早早地學會了這套規則,運用自如。

02

小女孩通過這種方式成功地「交換」到了她需要的東西。

當大家都在吃飯時,小女孩也一直玩得不亦樂乎,期間就麗餵她吃飯,她才會張嘴吃一口,但是手中的ipad從未放下。

直到聚會臨近結束,麗說要把ipad收起來,不料,一直專心玩ipad的小女孩瞬間又開始發脾氣,開始哭鬧……

這次麗沒有給她,她就甩開媽媽的胳膊,還自己把鞋子脫掉,光著小腳站在地上,一臉生氣的說她不走了。

麗尷尬的表情中也帶有一絲心軟,正準備再次妥協,朋友有些看不過去,勸說麗教育孩子不能一味滿足,時間長了,孩子越來越任性。

麗想了想,對著小女孩說,「你不想回家啊?你不走是嗎?那我們都要走了啊!」說完便起身往外走。

小女孩該是意識到自己這樣的表達方式不能贏來媽媽的妥協,所以便換了另外一種方式……

一直光著小腳的她開始是默默的跟在我們後面,到了飯店門口,又開始抓住麗的衣服大聲哭鬧:「媽媽!給我ipad!我要ipad!……」

見麗依然沒有要妥協的意思,小女孩開始放大招,「你不給我!我就走!」說完便自己一個人哭著朝與我們相反的方向不回頭走去。

一位三歲的小女孩,如此任性。

真的只是小女孩不懂事那麼簡單嗎?

03

因為前方就是路口,麗著急想要跑去拉著小女孩,朋友攔住了她。

「你要這次再妥協,孩子以後採取的方式恐怕會更加極端,直到得到她想要的,這對於她以後的成長非常的不利!你必須堅定一次,讓孩子知道底線在哪!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不去管她,繼續向前走,我們會在後面悄悄跟著她,看著她,不會讓她有危險的。

說完,麗沉重的點了點頭,即便心裡萬分著急,也選擇相信了朋友的話。

有兩三個朋友決定去跟著小女孩,大部隊還在朝著原本的方向走去。

就這樣,小女孩從一開始哭著大步走,逐漸哭聲變小,步伐也變得慢了起來,終於忍不住回頭看了看媽媽走去的方向,發現媽媽根本沒有像她想的那樣跟著她,反而距離她越來遠……

小女孩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便停留在原地,大聲哭起來,但此時的哭已經不是為了引起媽媽的關注了,而是真的害怕才哭起來。

朋友見狀,立刻上前把小女孩抱起來,小女孩在臨近絕望的時候,看到了熟悉的面孔,才算是安下心來。

麗也停下了腳步,原地等著朋友把女兒抱過來。

麗抱起女兒,雖然疼惜,但也在大部隊散去過後,單獨給女兒講道理。

而此時的小女孩,已經沒有剛才的任性,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願意聽媽媽的話。

我相信,這件事不但是給小女孩上了一課,也給麗上了一課。

慣子如害子,一味的溺愛,過多的袒護只會讓孩子更任性更以自我為中心,不會為他人考慮,不知何為底線。

04

還有一些家長,會用跟孩子談條件的方式來滿足孩子的需求。

這些類似的語句想必在我們的生活中都很常見:

「作業寫完了,可以玩半小時的手機。

「你把飯吃完了,下午就帶你去公園。

「把這一章節的譜子彈熟練了,媽媽帶你去買玩具。

這看似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但是,這樣的方法,說好聽點是獎勵,說直白點,就是交易。

朋友家的兩個孩子,為了能讓他們和睦相處,朋友對老大說「每天陪妹妹玩十分鐘就獎勵你玩十分鐘的手機」。

或許原本老大對妹妹還是發自內心疼愛的,只不過有時難免會不想陪著妹妹,但是當父母如此的制定這項規定,硬生生的就把這份兄妹情變成了一種交易。

為了獲取十分鐘的玩手機的權利,才不得不陪妹妹玩十分鐘。

時間長了,老大想要多獲取更多玩手機的時間,還會和父母繼續談條件。

陪妹妹變成了一項任務,一種交換玩手機、ipad的交易。

他們的父母忘記這一點:陪弟弟、妹妹不是一件需要獎勵的任務,而是一種享受共同成長的生活經歷。

一味用交易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往往意味著後患無窮,孩子擁有了跟家長叫板的權利,並且有可能一次比一次變本加厲,孩子越來越懂「交易之道」,也越來越「狡猾」。

如果只圖當下讓孩子聽話,而事後家長並未按照開始的約定去滿足孩子,如此失信,更容易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

讓孩子對周邊的人和事物產生不信任感。

連父母的話都是謊話,那麼還能相信什麼?

05

懂得底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當孩子為了獲得想要的就一味去挑戰家長的底線,而家長過分寵溺孩子也會不斷降低自己的底線;

或者跟家長的意見產生分歧,家長就用和孩子講條件的辦法來解決一時的問題;

這些做法都不如早早地讓孩子自己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和底線。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成長。

在愛與信任中教會孩子底線,才是我們所能給予孩子們將來最寶貴的財富。

如果我們想培養出具有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那麼毫無疑問,我們從內心要對這個世界的萬物有尊重之心,對他人的善意和幫助有感恩之心。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子,作為家長,你就要首先成為什麼樣子。

要身體力行,身教勝於言教!

父母跟孩子談的條件,不論是獎勵或懲罰,只能解一時之急,而讓孩子學會敬畏、理解、耐心、愛和信任,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有機養分。

只有讓孩子自覺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才能使孩子站得穩、行得遠。

/End

文章來源:河南省教育網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則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特別的叛逆?

歡迎學習享譽全球110年的經典早教,做有準備的父母和孩子,也因此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蒙台梭利學習會 講座 蒙台梭利學習會 · 第96期《孩子叛逆父母該做些什麼》本文字數:2792字 閱讀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