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過後,天氣忽冷忽熱,寶寶護理秘笈和穿衣指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的天氣,兩天天氣暖和,兩天天氣非常的冷,寶寶這幾天感冒的非常多,兒童醫院的醫生有的號都掛不上。

根據這幾天的天氣,我總結了一下寶寶穿衣服和飲食的一些經驗。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霜降之後,秋季季末,氣溫開始下降,冬季也即將開始。

照理說應該適當增添衣服,但是又有「春捂秋凍」的說法,很多寶媽開始迷茫了:「究竟秋季應該讓寶寶穿少點,還是讓寶寶穿多點呢?」

其實,「春捂秋凍」並不合適所有寶寶。

年齡小的嬰幼兒,尤其體質較差的寶寶,都不適合「秋凍」。

小寶寶和大人不一樣,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全,不能很快的適應天氣變化,可能稍微一降溫,就感冒發燒流鼻涕了。

用下面這種方法很靠譜哦:

媽媽可以經常摸摸寶寶的頸背部和雙手,頸背部溫熱無汗或微汗、手心溫暖代表正處於最適合的穿衣狀態。

寶寶的手心出汗就表示寶寶太熱了;四肢是暖的,就表示寶寶的溫度剛剛好,如果四肢摸起來涼涼的,就表示寶寶冷了,要加衣服。

有些孩子比大人還怕熱,甚至可以比大人穿薄一些,一定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穿衣。

要根據氣溫及時添加或減少衣物

秋天的氣候一般是早晚涼中午熱,因此寶寶早晚應該比中午多穿一些,早晚加一件薄外套或小馬甲,白天適當減少衣服,尤其孩子在運動的時候,如果出汗了一定要及時換下濕衣服,或墊一塊汗巾。

注意暖背暖肚暖足,頭部不要過熱

暖背 即保證背部溫暖,但不可過暖至出汗。

汗多,衣服就容易濕,濕了要是不及時換衣服,就很容易感冒。

但適當的背部溫暖,卻可以減少感冒的發生。

秋天,溫度逐步下降,媽媽們不妨準備件毛織小背心給寶寶,能很好的給寶寶的後背保暖。

暖肚 即保證寶寶的小肚子不受涼。

如果小肚子被冷空氣直接侵襲,寶寶就很容易肚子痛,甚至腹瀉。

肚子保暖,媽媽們可以給寶寶準備個小肚兜,幫寶寶守護小肚子。

此外,晚上睡覺的時候,為防止寶寶踢被子,媽媽們不妨給寶寶準備個睡袋。

暖足 俗話說寒從腳起,秋冬季節,天氣寒冷,腳部最容易感受到冷,而腳部受凍會直接影響寶寶的全身健康。

為此,媽媽們要給寶寶穿上襪子或者腳套,只要保暖就行。

頭涼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如果頭部捂得嚴嚴實實,反而不利於體熱蒸發,特別是當孩子發燒時,更不可捂住頭部。

寶寶的穿衣法則

給寶寶選擇透氣、吸汗材質的衣服

寶寶衣服首選棉質或者棉麻的面料。

這樣的衣服即保暖,又有助於透氣、排汗,可以較好地防止寶寶出汗後因為吹風而引發感冒。

多穿幾層薄衣服

薄的衣物之間隔著空氣,有助於保暖。

娃娃都是活潑好動的,自身基礎代謝率也高,經常一活動就會滿頭大汗,多穿幾層薄衣服,可以根據寶寶的活動量隨時減少衣物。

一定要穿兒童內衣

在秋季給寶寶挑選服飾時,內衣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內衣是貼身穿著的,能有效的減少體熱的丟失,起到保暖的作用,讓寶寶不容易受涼生病。

寶寶內衣的面料一定要是純棉的,這樣寶寶穿著才會柔軟舒適、吸汗透氣。

不穿高領毛衣
雖然高領容易抵抗風寒,但寶寶的肌膚非常敏感脆弱,穿高領很容易引起進步瘙癢或者蕁麻疹。

總的來說,天氣轉冷,爸爸媽媽先不要急著給寶寶添加厚衣服,要根據氣溫的變化適當調整,做到及時判斷寶寶的冷熱,及時加減衣物,保證寶寶的舒適與健康。

飲食潤燥

霜降過後,天氣乾燥,飲食不當容易出現嘴唇乾裂、鼻腔出血、大便乾結、皮膚乾燥等上火現象。

對於稍微大的孩子,寶媽們可以在飲食上多加注意,可以通過食補來增強孩子的體質。

1.寶媽們可以多給孩子吃一些潤燥生津、清熱解毒、助消化的水果蔬菜,如胡蘿蔔、冬瓜、銀耳、香蕉等。


2.除了日常飲用水外,寶媽們可為孩子們做一些雪梨水或柚子皮水,可以達到潤肺止咳的功效。

3.在孩子平時的餐飲中,寶媽們可假如一些富含維生素A或維生素E的食物,來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