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的第一件重要的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無論是不久前引起轟動的中國留學生施虐同胞案,還是不時見諸報端和網絡的青少年欺負同學事件,都將「霸凌」(英文bullying的音譯)現象越來越清晰真切地推入我們的視野。
作為家長,我們多多少少都面對過孩子被人「欺負」的經歷,這些新聞事件也愈發讓人關註:如何避免讓孩子成為霸凌的受害者?
我們上次推送了《欺負孩子的,還有誰?》之後,大家都非常關心後來發生的事情。
今天先來揭曉故事的結局:
「……是的,我已經無路可退了,只能出手。
我一拳過去,約翰的鼻子就出血了,那一刻我嚇壞了,大腦中一片可怕的空白。
雖然我邁出了爸爸期待的那一步,但這並沒有給我帶來絲毫的成就感,也沒有讓我與約翰、比利的關係翻盤,我依然處於弱勢——事實上,約翰和比利後來變本加厲,使出各種更高級的花樣來欺負我……」
是的,這就是故事的結局。
主人公喬爾·哈伯博士(Joel Haber,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青少年霸凌問題專家)通過自己的童年經歷明確指出:教孩子「打回去」並不能終結被厄運。
欺負的霸凌問題相當複雜,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討。
今天我們先從「定義」的角度,討論這樣幾個問題:
1. 「霸凌式欺負」與普通的欺負有什麼不同?
2. 容易成為霸凌受害者的孩子,有什麼特徵?
3. 如果現在孩子還小(8歲前),作為父母,我們首先應該做到什麼?
▶「霸凌式欺負」與普通的欺負有什麼不同?
霸凌的行為目的,不是要解決某件具體的事,而是為了給當事人造成痛苦,並且從對方的痛苦中獲得快感,享受「我很強大」的感覺。
英文bullying這個詞以前只是簡單地被翻譯成「欺負」,現在有一個新的詞叫「霸凌」,這個翻譯很好。
不光是因為它在讀音和意義上都很到位,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幫助我們意識到「霸凌式的欺負」和普通的「欺負」是不一樣的。
舉例來說,我三歲的女兒正在公園裡玩鞦韆,這時過來一個四歲的男孩也想玩。
他一把就把我女兒從鞦韆上推了下來,我女兒頭磕破了,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這時可以想像如果旁邊有大人的話,一定會指責男孩說:「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講理,怎麼欺負小妹妹呀?!」
那麼,這種欺負算是霸凌嗎?
這種欺負不算是霸凌。
從表面上看,男孩的做法從頭到尾都是欺負。
他仗著自己個子高,力氣大,不光不守規矩,還動了手。
我的孩子不光磕破了頭,內心也很受打擊。
儘管如此,男孩的這種行為,只能說是普通意義上的欺負,不算是霸凌。
為什麼?因為男孩行動的起因是「鞦韆」,當他達到了目的,得到了鞦韆,他就會停止自己欺負的行為。
普通的衝突,包括普通的欺負,都是因為某件具體的事引發的。
衝突或者欺負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解決某個具體的事,比如,要得到鞦韆。
一旦目的達成,衝突的行為就會停止。
但是霸凌式的欺負,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霸凌針對的不是事,而是人。
也就說霸凌的行為目的,不是要解決某件具體的事,而是為了給當事人造成痛苦,並且從對方的痛苦中獲得快感,享受「我很強大」的感覺。
所以霸凌者可能會以任何一件事為藉口來攻擊和欺負對方。
並且,更重要的是,他不會因為這件事結束了,就停止欺負的行為。
前面例子中的小男孩如果鞦韆搶到手了,就達到目的了。
但霸凌者卻不會停止,他還會找到下一件事當藉口,不斷地欺負和攻擊對方。
因為他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斷給對方造成痛苦,不斷從對方的痛苦中獲得快感。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再來分析孩子間的衝突,就會發現,小年齡的孩子,尤其是四五歲以前的孩子,他們間的衝突絕大部分都算不上霸凌,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大腦發育的成熟度還遠遠不具備霸凌所需要的心智水平。
不過這並不是說我們因此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小孩子之間的衝突和大孩子之間的霸凌現象,確實存在某種關聯。
喬爾·哈伯博士的研究發現,在八九歲,或者青少年時期的霸凌現象中,那些比較容易成為受害者,或者說比較容易被欺負的孩子,他們身上有一些共同特徵,這些特徵都與早年的成長經歷密切相關。
▶容易成為霸凌受害者的孩子,有什麼特徵?
喬爾·哈伯的研究發現,這些孩子身上最大的共同點是: 當遭遇欺負時,他們會有過度慌張,過度憤怒的情緒反應, 並且會因此做出不恰當的行為表現。
這些不恰當的行為表現指的是同齡人眼裡「不夠酷」的行為。
比如,被別人起了外號,就會說:「你不可以這樣嘲笑我!太欺負人了!我要告訴老師!」類似這樣的反應對於四五歲的孩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於十幾歲的孩子就是大問題了。
因為,首先這種「不夠酷」的行為表現很容易進一步遭到同齡人的嘲笑甚至排擠。
更糟糕的是,這麼容易有激烈的情緒反應的孩子,很容易被真正的霸凌者鎖定為理想的攻擊對象。
剛才我們已經討論過了,霸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給對方造成痛苦,並且要從對方的痛苦當中獲得享受。
你越激動就說明你越痛苦,你越痛苦我就越享受。
就是說,容易激動的孩子,更容易成為霸凌者的攻擊對象。
▶我們首先要做到什麼?
從現在開始要怎樣培養孩子,才能讓他在將來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酷」,「夠鎮定」而不是過於激動?
當然這項能力是需要從很多方面綜合培養的,今天我們只提出一個問題來與大家討論:為了培養孩子將來遇到事情時能夠鎮定,我們父母現在面臨孩子衝突時應該如何表現?
答案似乎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都會同意:當我們遇到孩子的衝突時,應該表現得從容鎮定,應該「夠酷」。
在《遊戲力2》中,作者科恩博士一開始就提出了「鎮定的第二隻小雞」的概念,意思是說,在孩子小的時候,遇到事情時往往會通過觀察父母的反應來確定這件事情的性質。
假如他看到父母的反應是鎮定的,孩子通常會認為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假如發現父母表現出慌張,那孩子多半會認為這件事很可怕。
根據這個原理,假如我們希望孩子將來遇到社交衝突的時候表現得夠酷夠鎮定,那麼我們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現在孩子遇到社交衝突時,我們能夠表現得夠酷夠鎮定。
這個道理接受起來不難,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要想做到並不容易,尤其是當我們的孩子在衝突中處於弱勢的時候。
我們再來回憶一下微信故事中,主人公的父母在孩子受到欺負時的反應:媽媽是唉聲嘆氣,爸爸是非常憤怒。
而且爸爸的憤怒不僅是針對欺負人的孩子,更主要是針對自己的孩子的「無能表現」。
這是兩種典型的在遇到衝突時大人過於激動的反應。
大人這種反應不僅不能給孩子任何幫助,反而會雪上加霜。
這樣的反應讓孩子得出的結論是:「這樣的衝突果然是很可怕的。
」同時他還獲得了一個新的認識,就是「自己很無能」。
因此,孩子除了之前已經感受到的對別的孩子的害怕之外,又增加了另外一種感受——對自己的羞恥。
這種內外交加的負面感受就會使孩子在下一次社交衝突時感到更緊張。
今後,當我們的孩子再被別人從鞦韆架上推下啦,被別的孩子搶了玩具時,是不是先不要急於教自己的孩子去討回公道,也不要急於為孩子出頭,而是首先讓孩子聽到我們鎮定的語氣,看到我們鎮定的眼神,繼而真實地感受到:這件事看來沒那麼可怕,沒那麼嚴重,我一定有辦法解決的。
遊戲力(微信公眾號:youxili123)
倡導以「遊戲」為媒介的親子互動,分享神經科學帶來的成長啟示。
已出版暢銷書《遊戲力》系列、《親子打鬧遊戲的藝術》、親子實操圖畫《天天遊戲力》。
轉載聯絡:[email protected]
孩子被欺負了,高手爸媽教你這樣應對!
時常有家長問:「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孩子總愛欺負人,惹是生非,怎麼辦?」一個是「小受氣包」,一個是「小霸王」,兩者的爸爸媽媽們都有許多煩惱。是教育「受氣包」強硬地反擊,「他打你,你也打他」?...
孩子的玩具被搶走了怎麼辦?家長的反應影響孩子的一生~
小孩子一起玩耍,遇到喜歡的玩具,總免不了會相互爭搶。即使是平時寶寶自己不喜歡的玩具,看到別的小孩子玩的很開心,也會想去玩一下。作為媽媽應該怎麼做呢?看本文作者小皮媽是怎麼做的。每次帶小皮去親子館...
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
孩子被搶了玩具,要不要推他去「搶回來」?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當孩子在社交衝突中「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以牙還牙」?……很多育兒文章都討論過這類問題,而且大部分持肯定的態度。很多父...
不要等到孩子被欺負了才知道這些……
前段時間,收到了一位4歲孩子媽媽的留言,她講了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我帶著兒子去參加工作中的聚餐,一起吃飯的還有另外兩個同事的女兒,也是4、5歲,於是三個孩子就一起玩。玩了一會我的兒子跑來跟我說,...
孩子未來能否從容應對社交衝突?「被欺負」時的做法很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太老舊太平常,我們都覺得懂了,其實卻常常忘記。當探討「孩子被欺負」話題的時候,父母要「夠酷」,孩子才能鎮定從容。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才算「酷」呢?游游媽媽講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