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上的小霸王,有個什麼樣的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於打人這件事,每個家庭幾乎都有過憂慮期,不是自家孩子喜歡對別人出手,就是自家孩子該出手時不出手,頂多是委屈的哭一嗓子。

這個委屈,小孩一下子就過去了,三兩分鐘就屁顛屁顛的繼續玩,倒是這根倒刺扎在了爸媽心裡,擔心孩子上了幼兒園被欺負。

極少在小區里看見父母和長輩在公開場合教訓孩子,唯獨她例外。

這是個漂亮的小姑娘,沒上托班之前,大小姐偶爾會在樓下碰見她也在玩滑板車,奶奶陪著。

這種陪,不過是一種毫無交流的看守,老的做運動,在一個眼睛能瞟得到的距離,小的怎麼樣完全不管。

有一次滑板車下坡,她摔進了灌木叢里,大哭不止,奶奶也是沒停下手上拍打的動作,一邊罵罵咧咧的走過來,拎起來就回家,把在旁邊查看小姑娘傷口的我看得目瞪口呆。

後來,偶爾在小區里遇見,發現小姑娘越發水靈,就是永遠沒有笑容,一臉氣鼓鼓的模樣,陪伴者從奶奶變成了外婆。

不過這時小姑娘已經4歲了,她早就不再是那個老人家拎起來就走的小模樣,看到外婆罵她,她對著外婆使出吃奶的勁兒拳打腳踢。

我第一次在一個小孩子的身上看到暴戾之氣。

即便這樣,她依然眼巴巴的看著在滑梯上雀躍的幾個同齡小女孩,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上去了,緊張的不知如何是好,手足無措,只知道霸占滑梯引起注意,小姑娘們還在商量解決方案,她就又被外婆嫌棄沒用的叫了回來。

「我告訴你,你這個樣子就是會永遠上不了幼兒園的,老師不會要你,別的小朋友也不會跟你玩,活該你每天挨打。

」外婆拋下了這些話走了。

那一刻,我開始有點理解這個小女孩,我好想去抱抱她,什麼都不說,只是抱抱她。

一個在棍棒下長大的孩子,在該接觸社會的年紀又被剝奪了上幼兒園的權利,她學會的只是以惡制惡。

她在自己最親近的家人身上都感覺不到愛和安全感,到了外面只能築起一道牆,保護自己。

其實,等她真的直接跳過幼兒園進了小學,這種孤僻和古怪的個性更容易成為校園欺凌的對象。

無獨有偶,我們在滑梯上遇見了另一個孩子。

幼兒園放學,難得的好天氣,下了補習班的孩子三三兩兩都集中在滑梯旁。

大小姐遇到了自己小時候的玩伴,牽著手就蹦蹦跳跳的過去了。

只見有個小姑娘,穿著迪斯尼的公主裙和高根鞋,站在最高的旋轉滑梯上叉著腰,對她們說,「這是我的城堡,你們不能來!」。

另一個小女孩立刻轉過頭對大小姐說,「我認識他,上次我下來溜兔子,她打了我的兔子的頭,你小心點。

」大小姐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皺了下眉,還是開開心心的上了滑梯。

那個小姑娘趾高氣昂的向前堵在了滑梯的台階上,指著大小姐嚷嚷,「這是我一個人的城堡,你給我滾!你滾!」。

大小姐眼睛瞪得滾圓,我第一次看到她這副模樣,她沒有後退,就這樣盯著那個比她高半頭的小女孩,胸膛一起一伏。

我望向那個年輕的媽媽,她不過若無其事的,一邊看著她的手機,抬眼看看她的女兒。

我想把事情交給小孩去解決,可是小女孩反覆幾分鐘,大小姐就那樣,狠狠地盯著她,拳頭攥得越來越緊。

我走過去,從欄杆下伸出手去握著大小姐緊張的拳頭,微笑著堅定的對她說,「現在,你想做什麼都可以。

」話里暗含的意思就是,如果現在你想揍她一頓的話,請便!那個媽媽聽到我說這話立馬急了,她說的話基本在我意料之中,「都穿著公主裙和高根鞋出來了,還不好好玩,再這樣說話我就帶你回家了。

」然後,繼續低頭看手機。

她只說不做的那招,對她家小公主儼然無用,孩子繼續叫囂,大小姐上去推開她就直接滑了下來。

那孩子也被大小姐的氣勢嚇到了,讓到一邊。

其實那天,後來幾個小朋友玩得很好。

大小姐其實也並不知道「滾」是一個什麼樣的詞,只不過她不喜歡別人霸占著玩具還張揚跋扈的對待她。

回家路上,我問她,剛才在滑梯上,你在想什麼,她果斷的回答,「我想打她!」這個從小到大一直被念叨太老實到了幼兒園要吃虧的大小姐,她竟然告訴我,她想打那個盛氣凌人的小孩。

我接著問,「那後來是為什麼沒打呢?」

大小姐,「因為她站得離滑梯很近,萬一掉下去就危險了。

那一路,她跟我交流了對打人的看法,班級里哪些小朋友喜歡動手,她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我很高興,她能很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不是一味的壓制,而是會根據情況去判別。

她小的時候,在遊樂場被大小孩推倒後大哭,是同行的那個從不打人的姐姐主動過去把推她的哥哥教育了一通。

對於別的小孩搶她的帽子之類,她也是笑嘻嘻的不當回事,阿姨看著著急,我問她,她只是說,她喜歡我的帽子,她玩得可開心了。

我猜,她心裡對待每件事情的看法一定和我們不一樣吧。

現在,她長大了,我從不說要乖乖的聽話,我也不說別人打你要打回去,可是她在自己的小小社會裡學會了成長,學會了應對情緒,因為她知道,無論怎麼樣,回家,有好多個溫暖的懷抱在等她。

什麼都是小事,什麼都不怕。

其實上面兩個例子,儘管小孩的表現不同,我覺得可以歸類為一類孩子,那就是缺乏規則感,沒有界線的孩子。

因為養育者站在了愛的兩個極端,所以一個孩子內心嚴重缺乏愛,眼裡全是對這個世界的不滿;而另一個孩子,索求無度,感覺擁有全世界


第一種孩子,家長是要用權威來制定規則和界線,就變成了打罵式的管教,小孩不買帳,可迫於無奈,自己太小無法抗爭,長著長著就變成了和家長一樣的人,學會的只是以暴制暴的溝通方式,一言不合就動手。

第二種孩子,家長根本就缺乏規則意識,一切都順著孩子的心意,想幹嘛就幹嘛。

等到實在解決不了了,就會奇怪,自己都步步退讓了,怎麼孩子反而還不領情。

在驕縱下長大的孩子,社會會給他們當頭一棒。

家裡倆姑娘,從小就沒挨過打,但是二小姐在還不太會表達的時候,每次姐姐在專注的畫畫或者玩自己的東西,她就會過去揪姐姐的頭髮,一開始外公外婆會站在旁邊,打手,大聲教育。

坦白說,說教真的挺沒用的,我們講一堆,人家在腦子裡天馬行空。

後來,我會分外注意,當妹妹有這個苗頭的時候,我就會握住她的手,問妹妹是不是想跟姐姐玩呀?那就摸摸姐姐,摸摸。

如果沒能及時制止,事情還是發生了,那我會抓著拉頭髮的那隻手,告訴她,要和姐姐玩,就摸摸,摸摸。

接著讓別人把妹妹先抱到一旁,避免倆娃廝殺的惡戰(二寶媽都懂的),接著抱抱姐姐,按摩頭皮,再把兩隻都抱在一起,互相安慰一下。

這招有用嗎?有!但處在打人敏感期的古靈精怪的二小姐的確不好對付啊,需要繪本和編兒歌來幫她正確認知,關於打人這件事,家裡不提,不打人了也不夸,不強化記憶。

就好像別人家媽媽在大小姐小時候被欺負的時候說的,別焦慮,有愛的孩子長大了都會處理好的。

我們要相信,在有愛,非打罵,非寵溺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進了社會,會自己補足「打人」這一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打人和被打,如何見招拆招|附:繪本推薦

關注微信公眾號「童書八點」聽故事喲維尼媽媽碎碎念本周話題和孩子打人有關,朋友圈也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文章。媽媽們對孩子打人和被人打也會有不少的困惑、問題以及實戰經驗。此文並不是大而全的育兒百科,但或...

孩子成長期間,你永遠不懂當媽的有多焦慮

有一次帶兒子去遊樂場,看到一個小男孩啪的一巴掌打在小女孩臉上,小女孩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兩名孩子的家長立刻到位了,看的出來小女孩的家長有點不高興,嘴裡直說:你個子比哥哥高那麼多,你這麼大的手,一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