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不聽話,終於有一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們有聽過共情和有效傾聽嗎?其實就是「認同感受」這四個字,這樣相信你們很好理解。

當我們的情緒被認可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擔心因為自由表達了自己的感覺、想法、質疑和觀點,而被遭到了拒絕,或者被懲罰。

雖然我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講師,我對於正面管教的理解和運用更加熟練,但是,當我真正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嘗試運用很多解決問題的方式。

但是,女兒還是會哭鬧、耍賴等。

我會有非常大的挫敗感。

但,幸好我明白,錯誤是學習的最好時機。

我需要更多的練習和嘗試,並且現階段我首先需要做的是去了解我的孩子,才能做到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

那麼,了解孩子以及讓孩子了解我們,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共情是我們的心去感受孩子真正的想法,接納孩子的情緒。

「我句式」是真正向孩子敞開我們的心扉。

他們之間有一個區別

共情,是我們去猜孩子真正的想法,

我句式,是向孩子敞開我們的真正想法。

舉一個例子。

這個例子非常現實,而且就是今天早上剛剛發生在我的家裡。

事情是這樣的。

今天早上早起後,我從冰箱裡拿出了一杯牛奶,我和我女兒說:這個牛奶太涼了,等媽媽加熱後再給你喝。

本來女兒特別開心的小臉,一下就著急了。

她哭喊著說: 我就喜歡喝涼的,我就要喝涼的。

我當然是沒同意。

於是我就把牛奶拿到了廚房,開始加熱,於是我女兒開始大叫,哭個沒完,我心裡也在犯嘀咕;她平時最愛喝牛奶的呀,怎麼今天就鬧了不停呢?

等到我從廚房熱完奶出來後,我蹲到她的旁邊對她說:來,媽媽抱抱。

女兒一邊委屈的哭著,一邊向我撲過來。

於是,我把她抱在了沙發上。

我開始和她共情。

我說:「你是不是覺得挺鬱悶的,因為你都說了要喝涼的牛奶了,我沒聽你的話,仍然把牛奶給加熱了,你希望媽媽一從冰箱裡拿出牛奶,就給你喝,是嗎?」

在我說到鬱悶一詞感覺的時候時,其實女兒就已經不哭了,她撇著嘴委屈的點著頭。

但是我心裡仍在納悶,真的是因為我沒按照她說的做嗎?沒有給她喝涼的牛奶嗎?她以前可是從不介意的呀。

我經常是牛奶加熱過給她喝的。

我就在想,是不是還有別的原因呢?

於是, 我又試探性的問我女兒:「你是不是還挺著急的,因為你特別想喝奶,媽媽一加熱,你就不能馬上喝到嘴裡了。

是這樣嗎?」

這次啊,女兒使勁的點了點頭。

哦,原來這個才是真正的原因啊。

她想立即、馬上喝到牛奶。

那麼,在我了解了女兒真正的願望和感覺後,我的心裡就有數了。

於是我問她:「你想聽聽媽媽的想法嗎? 」

女兒點點頭。

我說:「今天天氣有點涼,還下雨,而且這幾天你還有點咳嗽,媽媽擔心,你喝了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牛奶,胃會變的涼,那麼有可能會肚子疼,媽媽必須先考慮你的身體健康。

同樣的,我也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既能讓我的寶貝更快喝到牛奶,同時又健康的方法。

你覺得呢?」

這個時候啊,我女兒已經完全不哭了,

抬頭看著我說:「現在牛奶熱好了嗎?」

我笑了,「當然牛奶熱好了,媽媽給你拿過來。

問題就這樣順利解決了。

這個早餐就變的輕鬆又愉快。

那麼 我很慶幸自己多想了一層,我理解了孩子只是著急,

而不是故意和媽媽對著幹,

也沒有埋怨孩子不聽話哭鬧。

那麼當女兒知道了我的媽媽終於理解我了,

這個時候,我再用「我句式」說出媽媽真正的想法,

而並不是阻止她去喝涼的牛奶,而是擔心她喝了從冰箱裡拿出來的東西會肚子疼。

最後呢,我們再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

這個時候啊,孩子自己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了。

其實,我剛剛說了,在我接觸正面管教的時候呢,我經常會用正面管教中的工具和小技巧來面對孩子給我的一些挑戰,但是真正當我面對孩子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挫敗感。

我記得在我兩年前我剛剛學會「共情」和「我句式」時,我會經常用在孩子身上。

當時,經過了大概一兩個月的磨合, 我不斷的用共情的方式,去猜測我女兒的真實想法,我就會發現,我越來越了解我的孩子了,這個共情的點,摸的也越來越准了。

並且啊,我女兒也學會了用感受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她會和我說:「媽媽,我剛才很生氣,是因為你沒有讓我看電視。

是不是很好玩。

以前她會經常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

共情,只是接納了孩子的負面情緒。

她有生氣、鬱悶、傷心、難過等等的情緒,這都沒有關係,

但有些行為是不可以的。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可以接受孩子的情緒,但是不接受她的行為。

比如說哭鬧耍賴,就是不上學;還有打人等等。

孩子有的時候,並不理解媽媽為什麼不讓自己做,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我句式」來告訴孩子,媽媽真實的想法,然後再和孩子一起去想辦法解決。

這樣,我們的界限就會越來越清晰了。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我在使用「我句式」時,我總也找不准自己的感覺,

要不然就是只能找到自『己「生氣、不開心『這樣表面的感覺。

要不然就是乾脆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感覺。

特別是在孩子在我身邊哼哼唧唧,哭鬧啊很久之後。

我發現用了很多方法和工具,都不管用的時候,那麼我的這種感受就更加的明顯了。

有一次,我女兒哭鬧了很久,我嘗試了我能想到的所有辦法,

到最後呢,我還是很鬱悶的放棄了。

我記得那天,

我跟我女兒說:

「媽媽感覺好沮喪啊,而且非常無力和無助,因為我不知道你到底在想什麼,我也不知道怎麼樣能讓你的感覺好起來,我真的沒有辦法了。

我感覺好想哭啊,寶貝。

這個時候,女兒反而不哭了,看著我說:

「媽媽,我想聽聽你的事。

我說:「什麼事啊?」

她說:「你想哭的事啊?」

我當時又好笑又生氣,我這個時候才明白啊,原來當時我的感覺是無力。

當我表達了自己真正的感覺,而不是表面的生氣和煩躁的時候,原來我的孩子也能體會的到。

從那次以後,我每次都會儘量的去找自己真實的感受,而且用「我句式」表達出來。

那麼用「我句式」表達出來呢,現在遇到的問題經常是,

我女兒常常會主動說:「媽媽,我想聽聽 你的感受是什麼。

我終於明白了,原來我的孩子其實是多麼渴望了解自己的媽媽呀!

正面管教是很親民的方法,它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

也不會給你一套特別玄乎的詞語來轟炸你,把你搞得暈暈乎乎的。

當時覺得很滋養、激情澎拜,但是事後還是一片茫然,這是一種很實用,操作性很強的工具,我們拿來就可以用,而且行之有效。

那我們希望孩子可以誠實的面對自己,可以面對自己的感受,

那麼,就讓我們從」共情」和」我句式」開始練習吧。

實踐才是硬道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個例子告訴你,正面管教的小孩是什麼樣子?

我身邊有不少學習並實踐正面管教的家長,她們的孩子經常被人讚美,「你家孩子,好乖啊!真懂事。」那些正面管教的小孩,究竟是怎樣乖?怎樣懂事呢?正面管教育兒方式長大的小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正面管教...

孩子愛亂發脾氣 四部教會他控制情緒

(1)父母要先理清哪些是自己的情緒 孩子哭鬧發脾氣時,父母本身也會有負面情緒;認為孩子是在無理取鬧,故意跟自己作對;感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很失敗,因此很受挫;甚至覺得孩子的這種表現讓自己在朋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