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教育需要恩威並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更多精彩關注微信號:1021235985

一位媽媽說她小孩上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很不怕老師了,現在在小學更談不上對老師的敬意,心中沒有規矩的概念,這位媽媽很困惑從哪裡入手教育孩子要有敬意。

培養敬意,讓孩子有體恤人的心,讓孩子對長輩、年長者願意跟從孝悌(對父母的聽從叫做孝、對兄長的聽從叫做悌)。

上述媽媽說的小孩在3歲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不敬了,其實有很大的可能是這小孩在沒上幼兒園時候就對家人已經不敬了,不然怎麼會把這個習氣帶到學校里。

這是孩子的錯還是父母的錯?當然是父母的錯。

現在的父母有短視的情況,只看到眼前不看到以後,父母覺得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自己的小孩但實際可能並非如此。

父母覺得小孩要喝水,水要遞到小孩嘴邊,小孩子使性子,哭一下鬧一下就要去滿足他,要什麼有什麼。

「再苦不能苦小孩」,「我們不能罵小孩」這些話朗朗上口,我們捨不得小孩受一點點委屈、捨不得讓他們受一點點委屈,更別說是怒罵。

按照書上寫的,按照西洋教育的說法,推崇「愛的教育」。

人家真的愛的教育不是我們前述說的那樣對小孩,真是去西洋了解的話,實際他們對小孩是很威嚴的。

比如說這一餐小孩鬧脾氣不願吃,家長就嚴厲地說「這頓飯到XX時間點就沒得吃咯。

」時間到了,真的把東西收走了,不會讓他吃了,要什麼都沒了。

這樣小孩明天就乖了。

我們端著碗求他吃,這不是愛他。

西洋講的「愛的教育」也是恩威並施。

我們學得可能出現了極端的情況,你有愛的教育我要比你更愛,摘星星摘月亮給小孩。

我們用這種方式教育小孩,所以小孩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非常任性。

什麼時候開始恩威並施呢?

教小孩在他稚嫩的時候,大概在會走路、牙牙學語的階段,就開始恩威並施,就是大概1歲左右。

在3歲時候,就需要家長盡力配合,大人要對小孩要有約束,不是虐待小孩。

小孩從3歲到5歲到8歲,這個階段如果任由他性子,要什麼有什麼,毫無所懼,這樣子他內心的慾望會越長越大,但是用虐待這個方式,會讓他內心充滿仇恨,難道沒有一個中庸的方式?慾望增長起來很快的,會蓋過他的良知,但是慾望稍有點威懾就會收縮,不至於太猖狂。

比如軍隊會有軍紀,你出去搶人家東西就是死刑,為什麼?因為你有槍啊!有慾望但是有規定嚴禁下來就大幅縮小了。

不要說規矩懲罰沒有用,對大人都有用不要說小孩了。

推崇愛的教育,那麼把監獄撤了,把那些犯罪的、吸毒的人放出來,給推崇的人去愛,這樣顯然不現實。

當然也要先了解小孩的性格來入手,如果我們小孩本身屬於怯懦型的,可能你鼓勵他放大膽去做事也是不敢的,凡是畏畏縮縮的,基本可以判定說即使他做什麼壞事膽子也不會大到哪裡,這種情況不用懲罰方式光用說教方式就可以了。

而那些比較野的小孩,你跟他說「等一下、等一下,靜一點靜一點」,說教作用很小,那就要適時採取有威懾力的動作。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頭小野獸,保持小孩內心的天性但是要注意不要讓那頭野獸成型,必要的威懾是不能少的。

小孩子內心也是有小野獸,整天在試探大人。

我不開心就大聲咆哮,我看看你們會怎樣,哦~原來你們怕我啊;我要買這樣東西,你們不給我買,我就要從這裡跳下去。

這樣子的情況不加管束的話,父母就完全被綁架了。

當你發現你的小孩內心有歹念在犯,對大人沒大沒小,有些家長會用愛心小手類工具稍加力敲擊下小孩小手以示懲罰。

但是這種體罰不是虐待,不要出現打出淤青、打出血情況。

小孩的手很稚嫩,稍微打兩下就會很疼。

小孩被打哇哇大哭後,家長可以很認真地跟他講述為什麼今天要這麼做,他錯在了哪裡。

有父親母親兩個人搭配進行效果好,父親打完了,母親過去安慰他並教育他父親為什麼不得已這麼做,今後要注意不可以在這樣,母親抱起小孩好好疼惜一下。

在小孩教育這塊不是經常的講道理,不是一直鞭策說「不能這樣呀!」,這麼做的效果很有可能達不到大人教育的目的,會讓小朋友聽多了變得無動於衷。

讓小朋友經歷不同的情景,帶著小孩子的感覺去感知他現在處於什麼狀態,給他一個威嚇讓他感覺到這麼做是不對的,是從愛小孩的角度威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求求你,別再打孩子了

1.我家樓下住了一對母女,小女孩大概三四年級的樣子,現在的小學生壓力可大了,學習的內容也比以前深多了。小女孩可能是成績不太好,經常到了大晚上,她媽媽的打罵聲,摔凳子的聲音,小女孩的哭喊聲就會響徹...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

小孩行為管教 改善暴躁粗魯7方法

當媽媽第一次意識到小孩開始有粗魯的行為,例如摔東西、大力開關門,難免會嚇到,這有可能是父母過於寵溺所導致的結果,也有可能是受到外面環境的影響,如身邊小朋友、網絡影響,對於這樣的行為該如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