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孩子,人家都是在餐桌上教,不懂趕緊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個孩子都有他們自己的個性,吃就是他們的最大共同點,不同的孩子,有在餐桌上有著不同的「表演」。

各種各樣的吃相,有的拿雙筷子把盆里的菜「翻江倒海;有的一邊吃飯一邊大喊大叫,唾沫橫飛;有的吃著嘴裡的,望著盆里的,嚼了幾口後扔在桌上的,使得與他們共餐的大人食慾大減……而作為父母的,看得多了,習以為常,就見怪不怪了。

其實,每個孩子從他在餐桌上的「吃相」,就可看到他背後家庭的文化、教養和每個人的修養品位,當然這不是即興「表演」,而是家庭長期薰陶的結果。

今天,作為孩子的父母,考慮得比較多的也許是如何給孩子增加營養,讓孩子吃得好一點,吃得多一點,卻很少考慮餐桌上的家庭教育:吃什麼?怎樣吃?如何科學地吃?如何文明地吃?在吃的過程中,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常懷感恩之心,樹立家庭責任心。

餐桌上,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

重視對孩子感恩教育的父母,是絕對不會放棄餐桌上這一家庭教育的平台。

常懷感恩之心的孩子會珍惜每一粒飯,每一葉菜,常懷感恩之心的孩子,會知足常樂,珍惜今日生活來之不易。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常懷感恩之心」應從生活中每一件小事起步,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

在家中,與父母共同進餐,在社會,與朋友同學一起聚餐,如果能養成一個文明、儒雅的用餐習慣,這是保證孩子將來在社會規範上的適應,人際互動上的和諧,以及各種條件下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

如果從小能養成文明的用餐習慣,對孩子來說,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這種資產是永恆的、無限的,超越萬貫家財。

在 餐桌上,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文明「吃相」,要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

1、用餐前,家人按各自位置坐好,一家人坐定後,方可開始動筷子;

2、學習如何正確的拿筷子,並養成習慣;

3、進餐過程中,桌面要隨時保持整潔;

4、進餐時,細嚼慢咽,食物在口中不說話;

5、不翻撿盤中食物,筷子上若沾有食物時不夾菜;

6、進餐過程中有交談要輕聲;

7、單手不可同時拿兩種餐具;

8、不可用筷子、勺子餐具指人;

9、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費;

10、用餐完畢,要將殘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內,座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說:「慢用」。

我們現在的家庭,一天三餐吃些什麼,似乎差別已經不大。

只要把飲食結構調整合理,完全可以滿足孩子身體發育的需求。

真正的差異,不在於營養,在於家庭里餐桌的文化氛圍,不同的家庭,反映出不同的餐桌文化。

說到餐桌文化對孩子的成長的影響,如同精神思想上的維生素,沒有這些精神的維生素,是很難培養出具有高素養的孩子的。

若是培養出學習優秀,但是生活不能自理的畸形孩子,這能怪誰,怪學校?怪老師?怪家庭?還是怪父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日三餐中的家庭教育

先講兩個故事,都跟餐桌禮儀有關:故事一:學霸毅軒去應聘某500強企業,表現突出,順利受邀參加公司高管在座的面試飯局。席間,他自覺言行舉止相當得體,可是,應聘成功的卻不是他。毅軒憤怒異常,覺得一定...

育兒經驗,餐桌上有很多講究,孩子一定要學!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吃相」:有的孩子斯文有禮,有的卻吃相不雅,趴在桌上,目中無人,把盆里的食物「翻江倒海」,更有的見到自己喜歡吃的,不顧他人感受,直接一盤子都給承包了。其實,通過觀察每個孩子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