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情緒竟會影響孩子一輩子,再不看就晚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曉暢老師

孩子學習上有問題不可能,孩子愛吃零食不是大問題,孩子內向也不嚴重。

最可怕的是孩子不說話,不表達。

家長不擅於觀察和引導,只知道孩子問題表現,卻找不到原因,孩子也不願意去傾述。

這會造成巨大的問題:叛逆,心理失衡等等一系列問題。

我們都希望以後孩子能有一個成功幸福的人生。

但在此時此刻,家長在面對孩子問題的時候,是不是能有一個平靜的心態,自己不急躁,這直接決定孩子以後的成就。

總會有媽媽說:「我覺得自己的不是一個好媽媽,我知道對孩子用吼的不好,打孩子更不對,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做的事說的話真的讓我當時忍不了。

現在孩子既怕我,又愛和我對著幹。

我又急又氣,又有些抱怨自己以前做得不好。

這位媽媽的情況我感同身受,也碰到很多這樣情況的媽媽。

媽媽們總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忍不住發脾氣,然後又後悔不已。

媽媽的壞情緒,不僅僅對孩子此刻會產生影響,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也是巨大的問題。

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憤怒的媽媽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孩子無法長大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人們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是什麼,就是不論發生什麼事情,孩子都是規律的吃喝拉撒的。

媽媽們有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因此吃飯的時候孩子表現不好,一生氣就不讓孩子吃飯了,或者是在吃飯的時候有諸多抱怨。

孩子:「我現在還不想吃飯。

家長:「快過來吃!再不吃就別吃了」

孩子:「不好吃!」

家長心裡覺得委屈,辛辛苦苦做的飯,於是發怒:「吃不吃隨你!」

除了基本的安穩舒適的衣食住行需求,孩子還十分需要心理上的安全。

如果媽媽經常控制不住情緒,孩子長期的生存環境就需要經常面對不安穩的感覺。

如果孩子都不想回家,或者是一待在家裡有覺得煩躁,有壓力,那孩子就無法集中精力和能量去滿足更高的社會需求、自我實現等等。

沒有自我實現的能力,孩子的人生就註定無法成功。

幸福的家,一定可以稱得上是五星級酒店。

衡量是否是一個五星級的家的標準,就是家人們回到家以後,是否能一下子就放鬆下來,覺得十分輕鬆。

強勢的媽媽讓孩子失去表達

有一次在馬路上看到一對母子,孩子十分餓的要買吃的。

媽媽拿著孩子剛寫的毛筆字說孩子沒有寫得不夠認真,這個字的橫沒有收尾,另外一個字就寫得很好,孩子要每一個都認真寫才行。

孩子一方面盯著正在做的事物吞口水,一方面著急的辯解自己真的好好寫了。

媽媽不認可,媽媽指著兩個字繼續說。

整個十分鐘,孩子和媽媽一直在爭辯這個問題。

我能理解媽媽的邏輯「孩子既然能寫好一個字,肯定是能寫好每一個字的。

寫不好,一定是因為孩子沒認真。

所以讓他承認自己的不認真,然後改掉『不認真』這個問題就好。

但這樣做過的家長應該發現,這樣的方法往往既累,效果又差。

還經常容易爭吵。

這裡媽媽們忘記了人性的規律:沒人喜歡別人說自己不好。

當媽媽這樣說的時候,孩子已經聽不進去媽媽在說什麼了,聽到的都是媽媽對自己的不認可。

如果一個人總是否定你,那你還想和他多說什麼嗎?

一個人不論做什麼總會找到你現在不夠好的地方,那你有新的想法和嘗試還願意和這個人說嗎?

一個人總會否定你,那你有什麼煩心的事碰到困難,心裡十分難過的時候,你覺得這個人會幫到你嗎?

媽媽,如果這個人是你,你會信任這個人嗎?

媽媽,如果這個人是你,你會輕鬆的站在這個人身邊,無比信任他嗎?

曾經聽到過這麼一段對話。

老師:「你有多愛你的孩子。

如果要你付出生命,你願意嗎?」

媽媽:「願意。

毫不猶疑。

老師:「那讓你好好的陪孩子,認真的傾聽孩子,而不做任何評判,你能做到嗎?」

媽媽:「那比要了我的命還難受。

媽媽如何控制情緒?

一、深刻認識到,發火對孩子的傷害

情緒起了,有時真的十分難控制。

在平時,家長一定要能先認識到發火對孩子傷害。

情緒性的對話教育孩子只有無窮的害處,沒有一點好處。

孩子會在有叛逆時機的時候變得無比叛逆。

二、控制情緒的4步走

一開始家長可能做不到發火時就完全止住怒火。

但可以試著忍住不吼出來。

然後做記錄:

1.發生了什麼事(兩三句話)

2.我如何處理的,結果怎麼樣?

3我希望孩子怎麼做?

4.孩子可能是怎麼想的?我擁有這個期望時我更像能引導別人的媽媽還是更像需要被照顧的孩子?

比如:

1.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把衣服弄壞了,我很生氣。

2.我很生氣一個勁說他。

結果孩子口頭上說好但是一點都不像記住的樣子。

3.我希望孩子能認真的聽我的話,體諒父母的辛苦。

4.我不知道孩子為什麼要這樣。

需要被照顧的孩子。

三、親密溝通

和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能掃除孩子成長中的一切困難。

並不是說一定會一帆風順,而是擁有這樣良好關係的家庭,孩子一定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而且發展一定不會差。

良好的親子關係從哪裡來?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嘴和行動里。

家長會不理解孩子的很多行為,但有耐心的家長會傾聽。

如果家長能真的體諒孩子為什麼會做那些你不喜歡的事,家長就不會再情緒化。

什麼時候家長能準確的填出「4.孩子是怎麼想的」,相信你已經擁有了一個幸福輕鬆的家庭。

我很喜歡一句話,幸福的家庭就是五星級賓館,能讓你一回家就無比放鬆,放下擔憂。

希望所有看到本文的家庭,都能創建屬於自己的五星級賓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黃嵐老師: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意圖

孩子的某個行為背後肯定有這個行為形成的原因,我們請了心理諮詢家黃嵐老師給我們剖析「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意圖」,以下是語音和文字整理,方便家長們收藏,文字部分還貼心的整理了一些家長提出來的問題和老師...

我的孩子太調皮總被老師投訴,怎麼辦?

我也有一個傳統意義上「不聽話」的兒子,在他兩歲時我開始學習正面管教,也是因為「他特別不聽話」,雖然我看了很多育兒書,可是在遇到他「怎麼都不肯聽話」時還是會很無奈,很煩躁,會發脾氣。多多上了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