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至4歲是孩子成長關鍵期 不要讓孩子的人生輸在父母手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題記:"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相似。

」 央視紀錄片《鏡子》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了問題實質:父母更需要改造。

我的面孔忠實於父母

幾乎所有的熊孩子背後都藏著一個熊家長

在公共場所帶孩子遊玩時,總會碰到一些「奇葩」家長,他們對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為或不聞不問或不管教不引導, 每當此時,與其說是這些熊孩子令人不爽,不如說是,這些家長更令人無奈。

晚飯後帶朵朵去小區遊樂場遊玩, 滑梯永遠是最熱門搶手的。

大部分時候,在家長的引導下, 孩子們都能按照先來後到的規矩有序使用。

有次朵朵正要滑時,有個小姐姐正往上爬,我提示朵朵要等一下,免得兩個人碰撞,而當小姐姐遲遲不能爬上來時,我提示朵朵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努力幫忙拉下小姐姐,這樣,在我和小姐姐媽媽的輔助下,朵朵把小姐姐拉了上去,互助中得到的快樂讓兩個人很快成了小玩伴。

而另一個滑梯上卻一直被一個小男孩占據,以至於沒有其他人去玩耍。

因為我們玩的滑梯人多,朵朵想嘗試這個滑梯,我試著跟這個小男孩溝通, 你已經玩了很久了,可不可以讓這個姐姐也滑一下,你們輪流玩? 或者你們一起抱著滑下去,像旁邊那些小朋友一樣?自始至終,小男孩無動於衷,絲毫不讓位置,而他的媽媽就在一旁一言不發,無奈,我只能跟朵朵說小弟弟小他聽不懂話,我們去玩其他吧。

還好朵朵和小姐姐兩個人搭幫去玩蹺蹺板了,反而更開心。

公共遊玩場所是除了幼兒園外,小朋友開始學會社交,學會規則的一個重要場所,家長本應該作為榜樣引導孩子懂規矩,學合作,互幫助,然而,很多父母在引導孩子方面的缺位令人對這些孩子的成長憂心。

《chidren see children do》的公益品值得每個父母都去看一下

成為孩子的榜樣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

成為合格的父母是種修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什麼現成的父母手冊可以去完全照搬。

而我自己正在努力做並希望在以前幾個方面成為朵朵的榜樣。

遵守規則秩序

這個社會現在確實更需要獨立且有創新意識的精神,但是這不代表可以無視規則的存在,尤其是社會的基本準則。

遵守社會道德,社會準則不僅是對他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對公共事物的使用,我一直教導朵朵要排隊要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

所以,在遊樂場玩時,朵朵從來不爭搶,但對於那些破壞規矩的人也不必屈服謙讓,更不能縱容無理的要求, 因為縱容無理要求對這些小朋友也並有一點好處,他們永遠也學不會正確的方式。

交通規則也是孩子早期接觸最多的內容,而這些有跟安全緊密相連。

我在《共享單車「花式載娃」隱患多,請不要讓孩子為你的失責買單!》也提到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麼我家朵朵看到用共享單車載娃的人都會說,媽媽,他們這樣不對,不負責,很不安全。

所以, 在過馬路時,我會嚴格按照紅綠燈的指示, 告誡朵朵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才能儘可能避免風險,並告訴她那些闖紅燈的都是破壞規則的人, 非常的不安全。

現在,朵朵過路口都會先看燈再行動。

守規則要從小教起

誠實 敢於承認錯誤

誠實和敢於承認錯誤更多的是讓孩子學會要對自己的言語和行為負責。

我從不懼於在孩子的面前說「對不起,媽媽錯了」或「是我錯了」, 因為我想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錯誤不可怕,誰都會犯錯,但是不能掩蓋錯誤,且一味地為錯誤辯解,不對自己言語和行為負責。

朵爸是個路痴,在帶孩子外出時,我們時常因為道路選擇而有分歧, 但當朵爸偶爾正確,而我錯誤導致大家破費周折時,我從來都不吝嗇於說「是我錯了」,因為我知道孩子在聽著在看著她的爸媽。

錯誤的意義在於能夠讓人學到教訓,避免再次犯錯。

否則就會像李天一那般,鑄成大錯不自知,而父母還在為其找理由辯解, 待父母真正反思自己作為父母的失職時已為時晚矣。

犯錯並不可怕, 可怕的知錯而不改

懂分享 會合作

這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更是一個需要協作的社會。

信息極度發達下, 沒有人能掌握全面的信息,若想有所突破, 除了創新式思維,敢於嘗試,更需要合作精神。

而分享是合作的前提,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是在遊樂場遊玩時,我也會有意識引導孩子要分享,要互助,要合作。

每次約上好友一起帶孩子去博物館時,我們都會提前準備一些小食, 待中午時和大家一起分享。

前些日子,有關無需讓孩子分享的文章很是吸引了很多關注, 誠然,某些說法我也是同意的,因為不是所有東西都需要分享的,孩子應該有對自己物品的處決權,無須強迫其做出分享。

但是,這些不礙於我們做出分享的榜樣。

至少當朵朵看到我把小食拿給阿姨們時,她也會學者主動地把食物遞給阿姨,而且不吃還不成呢。

當然, 在家中,和朵爸一起合作搭樂高也是不錯的合作演示。

學會分享

專注力的培養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 網絡上不少文章都提及, 專注和堅持是成功的關鍵。

我在《如何讓不專心寶變得專注?希望你不要犯我的錯誤》也曾提到專注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培養孩子專注力方面的犯的一些錯誤。

為了培養她的專注力, 我在陪她玩的時候, 從來都是不玩手機就專心地陪她玩, 一是陪伴,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注,另一個是以身作則地給孩子做出榜樣。

而我在工作的時候,也會告訴朵朵,媽媽現在要工作,大概需要1個小時左右,這期間媽媽要專心做事,這樣才能儘快完成工作好陪朵朵玩。

所以,我在工作時,朵朵也會說,噓,別打擾,媽媽在工作!

尊重他人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6歲正太學校被女票鬧分手…媽媽親自教會了他正確撩妹最重要的一招!》,標題確實比較「撩人」,「早戀」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但所謂的男女票其實不過是要好的朋友,而在處理孩子與他人的溝通時,這個媽媽被人稱道的是在教會孩子要尊重別人,要敢於對自己愛的人說抱歉。

作為父母, 最基本的就是父母要相親相愛,讓孩子更多地感受到愛意,而不是爭吵。

我承認誰也不可能沒脾氣,永遠不吵架, 但是我跟朵爸的一致意見是,不為雞毛蒜皮小事吵,更重要的是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因為你在吵架時就忽略了在一旁瑟瑟發抖, 蔓延驚恐的孩子。

父母的相信相愛會讓孩子天賦異稟,去尊重自己的伴侶,呵護自己的家庭。

6歲小正太的道歉:「Billy這是給你的,我真的很抱歉我昨天對你說了過分的話。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什麼樣的父母便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心理學有種說法是0至4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性格在這一階段基本定型,如果沒有在此養成好性格好習慣,待長大後可能耗費數倍地時間和精力去糾正、甚至無法挽回。

為人父母,既然給了孩子生命,就應該成為負責任的父母, 為孩子做出榜樣,不該讓孩子的人生輸在父母手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熊孩子行為欠妥,大人該如何應對?

前陣子在網上流傳的兩起」熊孩子「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一個女童在外玩滑梯,跟別人爭搶的過程中,重重地踩踏了一個小男孩的腰部,以至於小男孩的媽媽歇斯底里般地揪住女童不放。還有一個女童,因為吃...

你讓孩子道個歉會死嗎?

- 01 -現在的父母會不會太過嬌慣自己的孩子了?最近在微博里看到一個實例,有一個媽媽帶孩子出去公園遊玩,孩子也在公園的遊樂場裡玩的很開心,於是媽媽就在附近的草地里坐著靜靜的看書。但是好景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