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迷信懲罰式教育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你,是否還迷信懲罰式教育?我從來沒有迷戀過,就連一絲一毫也不曾動搖過。
因為,每當我回憶起小時候被懲罰的經歷,我問自己:被責罰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每次的回答都是「羞愧、害怕、憤怒甚至絕望」。
總之,都是些不美好的感覺。
那麼,你呢?曾經作為小孩的你或者現在作為成人的你,被懲罰時,你有怎樣的感覺?閉上眼睛,靜靜的感受你的感受。
如果那些感覺是不美好的、不積極的,你是否還依然「迷戀」它?
也許「自古以來」的懲罰教育和當今流行的育兒方法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教育孩子,讓他們成才。
但教育真正的意義或者目的是什麼?在《正面管教》一書的第一章里有這樣一句話:「正面管教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為一體,並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生活能力」。
這正是我們做父母的希望孩子能夠領會的、能夠成才的樣子。
那麼,懲罰究竟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一、懲罰讓孩子害怕犯錯、膽怯、自卑
如果孩子天性比較敏感、自尊心強。
在孩子做錯事情或者失誤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責備、懲罰孩子。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孩子,人就是在每一次的犯錯和試錯中成長起來的。
可懲罰孩子就會打擊敏感孩子的自尊心,讓他膽怯,不敢去嘗試。
當孩子失去了嘗試的勇氣也就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還記得小學班級里,有個女生,每次數學考試都是個位數,每次老師都會打她的手,她的父母也總是責罵她,不懂事的同學也疏遠她,她總是一個人待在角落,從此再也不肯學數學。
因為怕被懲罰。
懲罰沒有帶給她思考和解決困難的能力,反而是退縮、膽怯和自卑。
二、懲罰會讓孩子變得暴躁、攻擊性強
鄰居家的小男孩,三歲多,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時,如果遇到小朋友不給他玩玩具或者小朋友不聽他的「指揮」時,他便對小朋友大聲吼叫或者出手打人。
每次這種情況發生,他的媽媽就會大聲訓斥,打他的手,大聲吵罵,拉他站牆角,一般這種時候,孩子的眼神還是氣凶凶的。
孩子為什麼那麼善於用「暴力」懲罰的方式來解決和小朋友之間的問題呢?因為家長就是這樣教他的,他理所當然的認為懲罰是方法。
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暴躁和攻擊性的性格。
三、懲罰讓孩子變成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兩面派」
因為父母的嚴厲規則和觸犯規則後的懲罰,孩子常常在父母面前表現乖巧,而一轉眼就去嘗試不被允許的行為。
也許孩子偶爾一次的行為讓成人覺得可愛,例如偷吃一個糖果、偷吃一口冰淇淋。
可如果演變成行為升級,變成一個處處討好父母,長大了討好他人,人前人後各一套的人,會是我們喜樂見的嗎?
一個有效的管教是尊重和鼓勵孩子的、是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長期有效的、能夠交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和生活技能、並擁有良好的品格。
我們給孩子的教養應該是用有效的管教去影響孩子,而不是用懲罰去壓制。
相信我們不僅是希望孩子獲得成功的成就感更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內心快樂的人!你,還迷信懲罰式教育嗎?
孩子犯錯該不該打 家長的教育影響孩子一生
中國有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因此,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時總會打孩子,那麼,究竟孩子犯錯該不該打?孩子犯錯該不該打1、打孩子教育是中國傳統專制家庭制度的殘餘,會對青少年身心造成嚴重摧殘。打孩子教育...
「我是為他好,才揍他!」——「揍」孩子到底帶來什麼?
今天送教下鄉到一個鎮中小,課開始前和幾個同事在聊天,說起「求學」和「求著學」的變遷,一老前輩怒:「現在孩子太沒規則,被寵得無法無天,教室里都是監控,不然揍他二下,看他乖不乖!」好吧!前輩,我明白...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可知這6個方法?每一種虐心,卻有效
家教智慧在昨天的留言中有一條頗為醒目,也具有普遍性:我經常為管教孩子而感到束手無策,不管是喋喋不休地說教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說的急了,孩子有時候會反抗,不懂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爸...
孩子的不幸,大都是因為背後有不明事理的家長!
在中國,破格關愛未成年罪犯的事例不勝枚舉,因為我國的刑法規定: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正是有了這道免死金牌,校園暴力愈演愈烈,青少...
父母在管教孩子時,不需要大聲訓斥!
寶寶們頑皮不聽話是很正常的,他們會和小朋友打打鬧鬧,也會把你的東西藏起來不告訴你,更會在你訓斥他的時候不理你。你是不是也經常會為管教孩子而束手無策?在孩子面對你的大聲管教全然不理時,你是否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