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必讀|孩子犯錯後,到底該如何教育和批評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孫雲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關於批評

孩子做得好,自然要表揚他,要欣賞他;沒做好,也要批評他,甚至懲罰他。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懂得為自己的過失負責,並承擔一定的責任。

這樣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但批評、懲罰不等於體罰、棍棒教育,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視,傷及孩子的自尊,打擊孩子的信心。

它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知道錯誤的原因,以後能夠避免或改正。

但實際上,許多家長有這樣的體會,和孩子好好地說、講道理不管用,批評也不管用,著急了打一頓還是不管用。

反正就是:說不聽,罵沒用!打一頓,管一陣!孩子犯錯了,到底該如何管?如何教育和批評呢?

批評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

批評權威化

家長的錯誤理念:

錯在孩子,父母沒有錯!你還狡辯,我還治不了你了!

理念解析:

很多父母總是理直氣壯,認為自己沒有錯,在訓斥孩子時,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是對的,孩子是錯的。

在這裡父母就要想想了,你所有的言行都是正確的嗎?那孩子的錯是怎麼產生的呢?誰該對孩子的錯負主要責任呢?「子不教,父之過」,你是父母,孩子有錯時,你是否要承擔不教之過呢?

更有很多父母受傳統的權威式的教育觀念影響,認為自己的權威不容挑戰,常常把權威架式擺出來,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

這樣的行為無疑是把孩子放在一個弱勢地位,可孩子是有思維的人,你可以通過強迫或者打罵讓孩子暫時屈從,但是對孩子來說,口服心不服,這樣您還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嗎?

小妙招:

家長批評孩子之前要進行自我批評!

父母在批評孩子方面要形成「統一戰線」!

誤區二

批評泛濫化

家長錯誤的理念:

優點不說跑不了,缺點不說不得了!

理念解析:

有時候,我們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聲音慷慨激昂、語速飛快、大腦活躍、思維跳躍、聯想豐富、上綱上線。

本來就是摔碎花瓶的事兒,就能從這件事想起從前丟鑰匙、丟錢、考試沒考好,還能扯到打架、看電視、玩遊戲等。

總之,只要能想起來的事就可以像電影鏡頭一樣重放。

可謂旁徵博引、引經據典,直說得孩子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腦袋一低,直接屏蔽了這個電台。

批評要有針對性,就事論事,絕不可責備這次過失,連帶以前老帳也一併算上。

這種把「陳年老帳」重提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對家長感到厭煩。

最重要的是,家長把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從而沖淡了當前主題,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視。

有這樣一種現象,往往有家長說著說著就停下來了,怎麼了?原來是一下子忘了該說什麼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說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氣糊塗了!」

小妙招:

批評時,要客觀、實事求事、就事論事,切忌翻舊帳。

批評的語言要簡明扼要、恰到好處、切忌嘮叨!

誤區三

批評情緒化

家長錯誤的理念:

不吼孩子幾句他不聽啊!

理念解析:

一旦孩子出現過失,家長的表現通常是情緒激動、手舞足蹈、念念有詞、眼神犀利、聲音分貝高、語言速度快,一陣狂風暴雨,真可謂酣暢淋漓!

家長說完了,心裡痛快了,也平衡了。

而家長可能不知道,試想,在呵斥孩子的時候突然停下來問:「你聽明白沒有?」孩子一般會馬上說:「聽明白了!」「記住了沒有?」「記住了!」「以後還犯不犯?」「不犯了!」這時候,孩子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為了早點結束這場暴風雨。

您有沒有發現?孩子犯錯後的愧疚、不安,會隨著批評的咆哮聲煙消雲散了。

因為他們明白,罵完了一般也就沒事了!孩子惟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這番責備的結束!最後的結果就是「口服心不服」。

小妙招:

家長批評孩子之前要讓自己冷靜下來!

批評時,表情要嚴肅,語調平和而堅定,眼睛要注視對方!

誤區四

批評簡單化

家長的錯誤理念:

只對現象做批評,而沒有採取實際有效的解決辦法!

理念解析:

現實生活中,還有這樣一種現象:孩子犯錯後,家長的表現往往是該批評的時候不批評,不該批評的時候亂批評。

如:孩子賴床的現象,家長往往是一邊催促、一邊數落,而孩子卻把這當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沒有起到批評的作用。

因為孩子很清楚一點,如果走著上學會遲到,家長一定會有辦法讓他按時到校的,有車可以送,沒車可以打車。

曾有個家長問我這種情況怎麼辦?我說很簡單,你不管他就完了,遲到了自然會有老師批評他。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正是因為你有種種辦法可以不讓他遲到,才是承擔孩子賴床後果的擋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著地賴床,你凶他何用?像這類的情況有很多,就是家長只對現象做批評,而沒有採取實際有效的解決辦法。

小妙招:

批評不是目的,改正才是王道!家長不要說「別做什麼」,而要說「應該做什麼」!

孩子失敗時、做錯時,家長不要指責,只要要求她再做一次!

誤區五

批評急躁化

家長的錯誤理念:

有錯就要當場認錯!

理念解析:

有許多時候是這樣的,孩子還沒意識到已經犯下錯誤或者意識到錯誤帶來的後果時,家長卻已經急不可耐,氣不打一處來了。

人犯錯誤是正常的,但家長卻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體驗錯誤,嘗試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麼錯,批評和責備就已經接踵而至。

這種急於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進的批評,往往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小妙招:

批評孩子時,家長要給孩子申訴的機會!

家長切記不要給孩子隨意下結論、貼標籤!

批評的策略和方法

講究方法的批評,才會使得教育方式藝術化、有溫情、輕鬆易接受,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漢堡包式溝通法是適合於任何人之間的一種溝通方法。

第一步:

漢堡包最上面的一層是麵包,麵包最大的特點就是軟軟的、甜甜的。

當孩子犯錯誤之後,家長一定要明確你這次批評的目的是什麼,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知道以後應該怎麼做。

如果家長想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要滿足溝通的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孩子願意開口和你溝通;二是你說的話,你講的道理,你給的建議,孩子願意聽進去。

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長就是因為沒有滿足這兩個基本條件,才導致最終的批評沒有絲毫效果。

而這層麵包,家長要說一些孩子願意聽的話,或同理心回應,先讓自己在情感上和孩子站在統一戰線上,接下來你講的道理孩子才願意聽進去。

第二步:

漢堡包中間一層是肉和青菜,最有營養價值的。

當做好第一步的鋪墊,家長就可以把這件事情最關鍵的部分——孩子錯在哪裡,應該怎麼做講給孩子了,並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一味批評。

第三步:

漢堡包最後一層是麵包,同樣是軟軟的、甜甜的。

當家長進行完批評教育之後,一定要做好語言的安慰和鼓勵。

這個語言一定肯定的、積極的、樂觀的,展望未來和期待未來的。

什麼情況下我們應該批評孩子?

批評孩子要注意時間和場合:

儘量不要在以下時間:清晨、吃飯時、睡覺前。

儘量不要在以下地點:公共場所、當著孩子同學朋友的面、當著眾多親朋的面。

(在第三者面前批評孩子,比直接責罵孩子更傷孩子!)

不同年齡階段,批評方式也不同:

2歲以下:不主張直接批評

父母提供一個安全環境,為孩子的不小心犯錯負責。

3-5歲:直接告訴孩子結果

對三到五歲的孩子,批評時最好不要隨意做評價,讓孩子給自己打上「我很壞」「我就是不會做事」「我很笨」的標籤。

6歲到小學期間:適當懲罰

6歲後的孩子犯錯時,適當的懲罰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提前約定規則。

結語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做好孩子,只要你讓他知道這樣做是在幫助他成為真正的好孩子,讓孩子感覺到無論怎樣懲罰,你都是愛他的。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

任何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就看家長們的教育智慧和藝術水平。

要透徹理解教育的本質,才能走出誤區,直抵教育真諦。


圖片來自網絡,文字由本文作者原創

幼師寶典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幼師寶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因為你不會批評!

每個人都會犯錯,可惜在現實中,只有孩子犯了錯可能更容易招致批評。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常犯錯?因為孩子小不懂事情,容易犯錯?當然,都不是!因為我們父母的眼光總是跟隨著孩子的身影。孩子所有的舉止基本上...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因為你不會批評

這是一個網友空間裡的一篇文章,在昨天看到之後,就立即轉到了我的空間裡!這是很值得一讀的好文章,特地向老師們、家長們推薦……批評為什麼不管用-----孩子犯了錯,上帝都會原諒。家長之所以總不能原...

批評孩子要避免出現四種現象

批評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知道錯誤原因,以後能夠避免。但實際上,許多家長有這樣的體會,和孩子好好說、講道理不管用,批評、打一頓也還是不管用。孩子犯錯了,到底該如何管?1、批評情緒化...

有時候孩子犯錯不僅要批評,還要懲罰

前幾天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父母要批評孩子,而孩子早有準備,準備好了一連串的理由來應對我們的批評,所以我們可以改變一下策略,找出他表現得還不錯的地方來表揚他,讓他措手不及,心防瓦解,再跟孩子分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