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後聰明父母是如何讓孩子知錯認錯?你有做到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為一點的小事,孩子的命運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在我的親戚里有一對很聰明的父母,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都很調皮,而且會出現小偷小摸的現象,一般家長覺得孩子的這種習慣是不好的,經常指責批評自己的孩子,但是想不到的是這家家長居然教育孩子。

在每個班裡,都有錦旗,都有屬於自己的榮譽,都掛在講台的牆上。

有一次,孩子放學的時候就從書包中將錦旗拿了出去,很自豪的和父母炫耀,家長就批評孩子的虛榮,將孩子罵哭了,同時孩子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那麼怎麼處理這個錦旗呢?家長的說將錦旗扔掉吧,這樣就給孩子傳遞了不好的信號,如果將錦旗送回去的話,也不是很合適。

後來,家長就想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家長在家裡將錦旗洗的很乾凈,然後進行晾曬,然後就陪孩子到學校找班主任,讓孩子主動跟老師承認錯誤,並且跟老師說明錦旗已經被清洗乾淨了。

沒想到老師反而稱讚孩子勇於承認錯誤,還在班上誇獎孩子。

孩子覺得很不好意思,從此後就改掉了調皮搗蛋的壞習慣,經常幫助班上的同學。

但是懲罰孩子不等於體罰,也不要羞辱孩子,很多的家長總是將這三者混了。

符合科學的懲罰有兩種:

第一,明知孩子會踩坑,家長就故意忽略讓孩子吃一坉長一智。

有這樣的小女孩,集體活動總是遲到,老師和同學每次都會提醒這個孩子,但是根本沒有用處,媽媽也不知道怎麼弄,在一次秋遊的時候,媽媽就和老師打了招呼,說不要等她了,一定要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結果沒有想到她很慢的到了集合的地方,到了的時候,發現老師和車輛沒有了蹤影,沒有辦法,小女孩子只好在家待著,從此之後,她再也不敢遲到了。

第二,要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有個小男孩打羽毛球打的很不錯,但是有一個很壞的毛病,就是喜歡用羽毛球拍打其他的東西,所以球拍經常就壞了。

有一次,爸爸給孩子買了一個新的球拍,希望他能夠珍惜保護這個球拍。

但是小男孩很不在乎,沒有一個月球拍又壞了,但是爸爸也沒有給他買新的球拍,就那樣熬了很長的時間,他才又得了一個新的球拍。

下面兩個懲罰是錯誤的:

第一,打罵孩子。

很多的父母總是希望用暴力的手段教訓孩子,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孩子會無力的反抗,內心也會很怨恨,這樣教育也起不到正面的作用,相反的是,經常被家長打罵的話,孩子就表現的很頑皮,孩子就會故意的犯錯,很反抗,也會表現出攻擊性的不好的行為。

第二,羞辱孩子。

當著很多的人的面,讓孩子下跪,罰站等,這樣的行為都是在羞辱孩子。

其實是這樣不對的,這種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很多的家長都是以為孩子會印象深刻,孩子會長記性,但是這樣的羞辱很讓孩子反感,從此會給孩子心理產生心理陰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

批評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恰當的批評可以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反之,則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效果。怎樣批評犯錯誤的孩子,既能產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傷到孩子呢...

孩子悄悄拿回別人家東西,你慌了嗎?

前兩天,一位媽媽向我諮詢了一個有些沉重的話題:她上三年級的女兒在班上偷拿了別人的東西,被老師和同學發現,對她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媽媽聽說後,非常氣憤,回家狠狠地批評了女兒,回想起之前也有過一次這樣...

孩子有時撒謊是因為父母的態度

2到3歲的孩子,基本有了初始的是非判斷能力。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會本能的感到害怕,他們怕家長不高興和隨之而來的懲罰。為了避免懲罰,偶而會捏造謊言來掩飾錯誤。

孩子犯錯,怎麼批評才有效果?

「親寶寶育兒」微信公眾號:qbaobao6(長按可複製)分享育兒知識,解決育兒難題,歡迎關注。文/蔡文 浙江大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碩士作為父母,你一定有過某個瞬間,有一種想把熊孩子吊起來痛打一頓的衝...

有時候孩子犯錯不僅要批評,還要懲罰

前幾天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父母要批評孩子,而孩子早有準備,準備好了一連串的理由來應對我們的批評,所以我們可以改變一下策略,找出他表現得還不錯的地方來表揚他,讓他措手不及,心防瓦解,再跟孩子分析做...

孩子犯錯了,通過懲罰就能讓孩子改變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有不聽話,頂撞父母的時候,很多媽媽遇到這個問題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也有一部分脾氣火爆的媽媽一言不合直接打過去,逼迫孩子就範。到底遇到這個問題,我們的父母該怎麼辦?孩子不聽話...

孩子犯錯了?父母要注意區別對待

在我開設的兒童繪畫課程里有這樣一個男孩子,大約6歲左右的年紀,已經在上幼兒園了,每到周末他都會來參加繪畫課程。每次兩個小時的課程,他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才走,不是因為極其熱愛繪畫,而是因為畫...

不懲罰,才是給孩子的禮物

說起懲罰,有些人認為,懲罰可以讓犯錯的小孩記住,不會再犯錯。甚至有些家長還會打小孩,認為這樣很管用。但在我的成長過程及育兒過程中,並不這麼認為。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我們要將錯誤看成是機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