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真正讀懂孩子的需求,是普通父母與優秀父母的真正區別所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長久以來,孩子在父母們心中,都是個智商僅類於小貓小狗的傢伙,莫名其妙,無理取鬧,隨時可能失去控制。
這種觀念,造成了親子間極大的不平等和不信任。
而平等、愛和信任,則是新父母在親子關係中,應該學會的第一課。
越快越好!
「不要覺得孩子煩。
當你煩一個孩子時,Ta會知道的。
」這是我所認識的一個朋友說過的話。
我一直記得。
孩子對於愛的感知,的確無法比擬的。
誰對他們好,他們不用看,不用想,只用皮膚就能感覺得到。
還在襁褓之中的時候,他們便依靠鼻子,記住媽媽獨有的味道。
在生命最初的日子裡,他們不需要思考,就能知道誰是最值得信賴的人。
我記得,曾經有一次,身體不舒服,情緒也不太好。
於是把我女兒——剛半歲多的開心放在她自己的小床里,說,媽媽今天生病了,不能總抱著開心,不然就要把病傳染給你了。
所以,開心要乖,媽媽不走遠,好嗎?開心那天出奇的乖,一點也沒有哭鬧,自己在小床里咿咿呀呀,最後自己睡著了。
孩子懂的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多,孩子愛的也比我們所知道的更深。
孩子們就是愛本身。
他們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這個全新的世界。
他們會吸納身邊的人們給予她的一切,所有好的,以及壞的。
我們如何應對孩子,孩子就將如何應對這個世界。
在這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愛的守望者。
不是問題,是孩子的「成長痛」
孩子是百分百在愛著父母,和身邊的一切。
而很多的父母,只愛孩子的一部分。
這些父母們,會主觀設定一個區域,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孩子可以的行為,一部分是孩子不可以的行為。
可以的行為包括微笑的、甜蜜的、聽話的、整潔的等等,不可以的則包括脆弱的、害怕的、恐懼的、退縮的、內向的、無理取鬧的、蠻橫的等等。
他們會認為,不可以的範疇內,都是問題。
都是不能接受的。
並且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為這些問題而煩惱。
其實,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的時候,他們的生命處於某種不平衡的狀態。
我們稱之為向上的不平衡。
為了使生命恢復到平衡狀態,孩子需要某種釋放、宣洩,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潛在地需求幫助或者支持。
由此,這個孩子產生了一種渴求。
當孩子的渴求得到了恰當的滿足,孩子便會完成一次豐滿和成長。
所以,對於那些孩子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我們稱之為成長痛,而不是真的問題。
沒有這些痛,孩子不會健康長大。
你所擔憂的99%不是真「問題」;它們不過是孩子成長的信號。
譬如,當家長發現孩子突然不乖了各種問題重重的時候,其實正是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懂得區分「你」和「我」,發現自己原來和媽媽並非同一個人。
只是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新的自己,於是充滿了驚喜以及焦慮,渴求著認同,希翼著外界的支持。
中國有句老話,缺什麼補什麼。
身體需求信號明顯,就好補;心理需求的信號常常不能被識別,甚至有些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看到,那怎麼辦?一個好方法就是:如果孩子的一些行為總是反覆出現,你就需要去研究背後的需求了。
譬如粘媽媽,不是孩子不懂事了,而是需要你跟她更靠近了!
如果你不能讀懂孩子的「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本身
對父母而言,不是要不要去讀懂孩子的問題,而是如何讀懂孩子的問題。
如果你不能讀懂孩子成長中會面臨的問題,那麼你極有可能成為孩子成長道路的問題本身。
我曾經在公交車上聽過一位母親跟自己女兒的對話。
很普通的母女間的爭吵。
幾乎在每個家庭都有過的。
女兒抱怨母親逼自己學不喜歡的一門特長,而且還逼自己去參加一個相關的考試。
這回肯定考砸了,都怪你,女兒嘟囔著說。
你不要總是怪別人,我還不是為你好,媽媽一臉嚴肅地回應道。
你根本就不了解我,你根本就不尊重人!非要逼我來參加這個什麼破考試!女兒明顯有些激動。
那個考試有那麼難嗎?你總怪這個怪那個!就這麼點小挫折你都承受不了。
要怪只能怪你心理素質不好!
我聽得心裡一緊。
眼見著女孩被媽媽逼到了一個毫無喘息的份兒上,一賭氣在公交停下的功夫,跑下了公交車。
媽媽則慌慌忙忙緊隨其後,一臉的怨懟。
很明顯,這位媽媽不僅不懂得自己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一味逼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兒,為孩子做決定,而且完全不懂得溝通的技巧,讓孩子連情緒抒發的機會都沒有。
類似這種粗暴的對待孩子的方式,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尤其是中國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導致父母們不停地拿自己的期許去捆綁孩子的人生,完全不知道、也不管孩子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有一個單親父親,曾經帶著自己正在讀小學的孩子過來找我諮詢。
這個孩子特別調皮,經常在學校里惹事。
每次都是老師打電話給他的父親,把他從學校里領回去。
父親特別失望,告訴我說,自己工作非常努力,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
別人有什麼,就要給他什麼。
可是。
說到可是,這個父親就黯然了。
每次把孩子從學校領回家,他都要揍孩子一頓。
可是完全沒用。
他給自己孩子幾乎下了定論:如果您再幫不了我,這孩子真沒救了,我也沒轍了,真的皮了。
我將孩子單獨留下。
沒有跟他提任何他在學校里的壞行為,而是跟他聊起了家常。
我問他都喜歡些什麼,都有怎樣的朋友。
孩子顯得有些意外。
顯然從沒有人跟他這樣聊過天。
他的性格其實挺外向。
聊到最後,他問我,老師,我可以抱你一下嗎。
我問,是不是我讓你想起了你媽媽?孩子點點頭。
這是一個缺愛的孩子,只能通過不停地製造問題,去吸引大人的關注。
這位父親一廂情願地拚命想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滿足,可是,再多的物質,也彌補不了孩子對於愛的渴求。
所以,如果大人不懂得孩子真正要的是什麼的話,你的錯誤理解,只會讓孩子把精力集中在尋求你的接納,或者與你及周圍環境的對抗上。
自然,他們沒有精力去做更值得做的事情。
讀懂孩子,沒那麼難
中國父母做的特別多,多到甚至把應該孩子自己做的全部包攬了下來。
如果非要打分的話,絕大多數的父母,都能打100分。
然而,就是這些100分的父母,在大量生產著60分以下的孩子。
他們剝奪了孩子自己鍛鍊拿筷子的機會,然後又去抱怨孩子總要自己追著餵飯;他們剝奪了孩子自己學習洗衣做飯的機會,然後又責怪孩子太懶;他們一遍一遍催促孩子睡覺和起床,卻剝奪了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體驗遲到、自己學會規劃時間的機會。
父母普遍把育兒看做一件很累的事情。
你看,那麼多事情要做。
想把育兒這件事乾的漂亮點、科學點吧,市面上,又還兜售著那麼多琳琅滿目的育兒理論和觀點,讓人應接不暇,無從選擇。
作為一個研究兒童發展心理學、又從事著早期教育工作的媽媽,有段時間,我也是有著不小的壓力的。
我擔心的是:萬一我的孩子都教不好,還有什麼資格去教別人?
現在,我早已經不為這個問題困擾了。
因為,在有了開心之後,我從她身上體悟到:如果我們掌握了最基本的愛的方法,如果我們相信孩子天生的正向的生命力,那麼,讀懂孩子,養好孩子,真的沒那麼難。
之所以我們會如此長期地為育兒困擾,就是因為,我們太焦慮了,而且沒有信任過我們的孩子。
你曾見過新疆的胡楊樹嗎?那些樹,高大、筆直、華美。
人言,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
他們生活在沙漠的邊緣,陽光充足、地域廣袤,沒有干擾。
水分不是那麼充足,反而讓他們的根系變得特別發達。
沒有旁騖,他們只負責用力生長。
生命的向上的力量,是這麼強大。
養孩子,也是如此。
陽光就是父母能給予的愛。
水分,就是父母恰如其分的教養技巧。
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就把孩子當做一棵樹吧。
他們其實有著極為強大的自我生長的力量。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減少我們正在做的。
所以,好的父母,應該是更為輕鬆、從容的父母。
相信我,親愛的父母們,如果你放手,給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孩子會給你們回報意想不到的感激和驚喜。
孩子孤單不僅僅因為沒有兄弟姐妹,還可能因為這個
閨蜜總跟我說,一個孩子太孤單了,再說在城市裡,大部分的休息時間都是呆在套房裡。我打趣她,那就趕緊快去生二胎,那就有伴啦。她一臉正經,目前的經濟支撐不起,剛買了房買了車,最關鍵的還是沒人幫忙帶孩子...
成都美視國際學校父母課堂 著名兒童心理諮詢師教你讀懂孩子的心
上周五,成都美視國際學校中國部·小學一二年級的家長齊聚美視學術報告廳,認真聆聽了「Eva愛娃心理」創始人、著名兒童心理諮詢師張迎鳳老師的父母課堂講座——「讀懂孩子的心,做智慧型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