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體適能|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包辦過多是感覺統合失調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獨立性,增強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顯然成為關鍵。

家長要把培養孩子獨立性的目標裝在心裡。

那麼如何在一點一滴中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呢?

01、讓孩子嘗試著自己做。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這是一個教育原則。

事情出現時,我們與孩子可以先評估「處理這個事件」是否處於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就放心、信任讓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處理。

例如,在1分鐘內列舉出所有整理玩具的方法,這些有趣的練習可以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不會驚恐不安、不知所措,而是迅速集中精力、尋找辦法。

對於孩子,多些鼓勵,多些細心的教導,鼓勵孩子獨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這過程當中逐漸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獨立生活能力和自己做事的勞動習慣。

02、讓孩子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

孩子完不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是,當他向你求助,為了不讓孩子受到老師的責怪,家長會幫他找藉口嗎?

家長應該立個規矩,不能找藉口,孩子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接下來,你不妨找找孩子無法完成作業的根源所在,是缺乏組織、安排能力,還是其他,從根本上停止為他「擦屁股」。

如果有求必應,以後孩子也會有問題就等著你來為他解決。

家長可以安排好時間,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或者其他事情,做不完,就要有相應的處罰,比如,今天不許看電視之類。

孩子在智力勞動上是否有自主性,容易被人們忽略。

成功的父母經驗是:孩子問我一個字,雖然我認識,但我不告訴他,而是讓他去查字典。

以後,再有不認識的字,他也不再問我,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03、讓孩子有自己的決定。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太有主意不好,應該聽大人的,實際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認識,應該給孩子創造機會培養他自己拿主意。

陳鶴琴先生有一條原則,他說,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就應該讓他自己去想。

常常看到有些家長不厭其煩的回答孩子的問題、給孩子講書,利用一切時間來豐富孩子的知識。

全都是家長講,單方面輸入。

實際上培養孩子獲取知識的能力,比給他腦子裡裝多少知識都重要。

給予積極肯定,讓孩子有信心完全獨立。

同時允許孩子在獨立過程中的反覆失誤,不以失誤而全面否定孩子曾經的努力。

04、強化孩子的獨立。

要讓孩子練習選擇,可以從與孩子的對話開始。

先從是非題開始,讓孩子選擇要或不要,接著改成選擇題,然後是複選題,最後變成申論題,讓孩子有更多創造發表的空間。

爸媽也可以從孩子的興趣開始訓練。

如果孩子喜歡洗澡,可以請孩子自己試試看。

如果孩子喜歡模仿做家事,可以在折衣服時,請他幫忙折自己的小衣服,或是全家人的襪子。

爸媽的稱讚應避免局限「很好」、「很棒」等籠統的形容詞,可以更具體的描述,例如:「雖然衣服沒折得很整齊,但大小剛好可以放進衣櫥內,讓媽媽省下了很多功夫,輕鬆不少呢!」

只要體察與肯定孩子想幫忙的心意,試著找到他的優點,好好稱讚他的用心,孩子會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被忽視,未來也會樂於繼續努力練習。

05、創造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與外界接觸,拓展生活與社交經驗,讓孩子知道除了心愛的小被子、每天睡覺時摟抱的洋娃娃、爸媽溫暖的擁抱,老師和朋友也能陪伴自己。

當孩子生活中替代性的選擇更豐富,逐漸就能增進自信心、安全感,以及對新環境的適應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的過度保護真會害了孩子!

一位英國女心理學家說:"世上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以分離為目的。"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傷感,只是,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為「媽寶男」或患了「公主病」,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好好遵循。記得多...

家長育兒技巧100條之6-----獨立

――― 第6 條 獨立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那麼,怎樣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呢?1、孩子能夠做的事決不包辦。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會...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教你幾招!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孩子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狀況,十幾歲了沒有洗過衣服、燒過飯的孩子比比皆是,而上大學了還要把髒衣服拿回家來讓媽媽洗更是司空見慣的事。如何讓孩子獨立已經成為很多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