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事件為什麼層出不窮?如何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7年年底的紅黃藍幼兒園事件曾經沸沸揚揚,最終以「只能選擇原諒他啊」的態度收尾,但是不得不說這層出不窮的虐童事件給廣大家長敲醒了警鐘。
2018年的今天,金沙洲也同樣被爆出虐童事件,我們不評判事實的真實與否,我們只探究從一個父母的角度,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拼盡半生也不過是希望護他們周全,看著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然後笑著對他說:謝謝你,願意做我的孩子。
我很榮幸,成為你健康成長的守護神。
01
多溝通多觀察
很多媽媽都已經養成了每天早晚觀察孩子身體和行為變化的習慣,小到蚊子叮咬的痕跡,大到摔傷磕到,一定會確保自己是知情的。
這在很多人看來,有點過度緊張甚至顯得有些神經兮兮的,但是這層出不窮的虐童事件,哪怕是背負著神經兮兮的稱號很多家長也是願意的。
每天放學回家,多了解孩子一天的狀態,甚至有家長發明了角色互換的模擬大法,讓孩子講自己的幼兒園狀態未必講得清楚,、跟孩子說:你當老師,媽媽當孩子,你可以跟媽媽表演一下老師和學生的遊戲啊!
有人認為,這又是多此一舉,哪來那麼多事,還要天天花時間陪著孩子做遊戲。
但是,有沒有人想過,每天神經兮兮地檢查孩子的身體,仔仔細細地研究孩子身上有沒有傷口,有想過這些行為在孩子的眼裡是什麼嗎?他總有一天會問:爸爸,或者媽媽,你們為什麼每天都要那麼認真給我檢查身體啊?此刻作為父母的你該如何回答?
溝通和觀察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必要行為,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狀態,也能加深和孩子和親密感。
但是這種溝通和觀察程度是否需要深入到每天的言行點滴,這個可以根據各位家長的實際情況而論。
02
多了解多理解
虐童事件,所有父母都是零容忍,這是人之共性,無可厚非。
但是有些家長開始草木皆兵,甚至不分青紅皂白認定一定是學校的錯、幼兒園的錯,然後開始大肆宣揚,發起輿論壓力。
大概是曝光的負面新聞在我們內心裡形成了一概而論的思維,一概而論地認為學校可能不會對我們孩子好,老師可能會虐待我的孩子。
我們可以看下這位媽媽的留言
評論的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做了媽媽的幼師,她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媽媽,一個是幼師,愛孩子是媽媽的天性,將心比心的心態,她的話不全無道理。
防範的意識不能沒有,但是多了解事情的真相,再去開展評論和行動,又何嘗不是更好呢?
03
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我們如何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藝人伊能靜給我們做出呼籲:
請你一定要告訴自己的孩子,如果誰讓他痛、或者摸他身體,都要告訴你。
請你一定要告訴他身體非常珍貴,就算爸爸媽媽也不可以,所以有任何人摸你、打你、給你吃東西,你回來都要告訴爸爸媽媽。
如果有人說你告訴爸爸媽媽我會打死你,你跟孩子說,爸爸媽媽會保護你,你不用害怕!你要讓孩子相信他能依靠你。
孩子的成長之路可能會遇到很多障礙和困難,但是為人父母就要為他們保駕護航,直到他們有了獨立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講道理沒有用?借鑑這4個溝通方式,和孩子溝通更有效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和自己親近。可有時候孩子寧願和小夥伴談心,也不願意跟家長交流;有些話願意跟奶奶說,卻不願意告訴爸爸媽媽……那作為教育的主體——父母,我們得主動想想辦法,來促進和孩子的溝通。在理解、
入園季,幼兒園裡哭聲一片?看看這裡,一定有用
嗨!我是小可,一個普通的幼兒園老師。分享一些幼教經驗以及幼師眼中的「育兒」,如果有興趣學習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號:Family5201340天天與您快樂分享哦!3月開學季到來,又一批小朋友將迎來他...
面對各種虐童事件,該怎麼保護我們的孩子?
1.不建議3歲前入園三歲之前的小孩子尚未掌握一定的表達能力,自理能力也很欠缺。在這個年齡段就進入幼兒園的話,即使自己被欺負了,也很難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楚地告訴大人。2.不要捨近求遠不建議家長為了...
幼師與女童互踹,數招教你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真實情況
昨天上午,幾條微博引發了大量網友關注,幼兒園老師打罵孩子,之後家長發現要求查看監控,看到老師打罵孩子,孩子的肋下胳膊上都有拖拽的痕跡,腿上都有點發紫了。事發之後,當事的老師已經被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