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話?為什麼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你的孩子見到長輩不主動打招呼?所有的一切都源自父母的影響,我們是不是該審視一下我們自身的教育方式。

孩子放學回家老是看電視玩手機,怎麼說都不聽,半個小時能做完的,非要拖到一個小時以上。

一定會有家長遇到這樣的問題。

是孩子本身就貪玩嗎?有一部分原因,但是根源還在父母的教育方式。

想一想你們自己,回到家以後是不是一直抱著手機,要麼就是抱著遙控器,你拿著手機指揮孩子做作業?你看著電視叫孩子去做作業?這個場景會不會很怪異,你覺得效果大嗎?

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學習?問得好,我想問問各位家長,你們家裡有多少藏書?你們回家有閱讀的習慣嗎?你們回家有跟孩子一起對看書的內容進行交流嗎?孩子玩遊戲的時候你是強制沒收他的手機,還是引導他,讓他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出一個小遊戲。

經調查顯示,學習設計遊戲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不容易對遊戲上癮,因為遊戲的運行參數和規則都是他設計的,或者他都知道原理。

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其他孩子還沉浸在玩遊戲的二維世界時,他已經站在三維世界的角度俯視別人了,都已近不是一個維度的選手了,他還會為二維世界的遊戲著迷嗎?

4-6歲的孩子思維和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

孩子能夠在遊戲中扮演不同角色,並且根據角色的身份進行表演,學媽媽給孩子餵食、扮老師教學生學習、扮演醫生給病人看病等。

這個時期的兒童思維還不能離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思維具有直覺性,往往只根據事物外在的表象作出判斷。

這個時期,孩子已具有了豐富的想像力,這表現在他們的遊戲、繪畫、手工、講故事等活動中。

日常所見所聞是他們創作的源泉,他們會模仿成人學開汽車、學打仗遊戲、玩過家家……隨著年齡增長,這些活動的目的性、創造性也會相應增強。

看到這些,你還會因為孩子玩過家家撒尿和泥巴把衣服弄髒了而去責備他嗎?要知道這樣可是在扼殺他的創造力。

次看汪涵主持的《火星情報局》,在節目中他說因為不聽話被自己的媽媽懲罰,媽媽把他衣服脫光,給個麻袋,推出門外,由於害羞,他鑽到麻袋裡面,過路的小孩都笑話他,從此以後他就變得聽話了。

這簡直比「難女混合雙打」的教育方式還能讓他記憶猶新吧。

很多人把孩子看成自己思想意志的延伸,總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定下的路走向未來,從來不問這個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我一直反對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給予太多的干預,一切都應該以孩子天性為主,喜歡藝術的就去學藝術,喜歡遊戲的可以引導他去做遊戲開發,就是喜歡和泥巴的你也可以引導他去做建築師嘛。


想了解更多關於記憶方法的內容關註:jiyidare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把「過家家遊戲」用在孩子學習上?試過嗎

▷「過家家」式學習,讓孩子當「小老師」朋友家的小女孩雁雁,6歲,是一位愛笑的小姑娘,笑的時候小眼睛就像天上的星星閃閃發亮。鋼琴老師說雁雁的手指修長,是個天生的鋼琴坯子,所以雁雁媽媽便讓孩子學起了...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陪他一起玩遊戲

小區里花圃邊,一位三歲左右的孩子,在石凳上擺放了一排玩具,有鴨子媽媽和小鴨子,還有一些散碎石頭,看著小女孩手忙腳亂的一會照顧鴨寶寶喝水,一會兒拿石頭和樹葉當做飯菜餵鴨寶寶吃,可謂玩的不亦樂乎。眼...

如何開發孩子的智力?

智力乃是人獲得知識、保持知識以及將知識轉化成他本人的工具的力量。兒童智力的發展表現為再現模式的變化。所謂再現模式就是人們再現自己關於世界的知識經驗的方式。兒童智力發展的水平不同,再現知識經驗的方...

孩子一個人玩過家家很可憐?你錯了!

最近,有一位媽媽跟小樹老師分享了她的孩子在家獨自玩「過家家」遊戲的情形:孩子抱著娃娃坐在桌子邊,對著旁邊的椅子說:「爸爸,今天我們吃什麼?」她看著空空的桌面,又說:「我們今天沒飯吃,那就叫外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