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多樣的聽說形式是培養幼兒傾聽行為的基礎

在仿編故事、創編兒歌之後,教師可以採用點評的形式,讓幼兒講述自己的聽後感,並引導幼兒評價哪些地方編得好、為什麼,或是請幼兒對某個同伴的回答提出不同的意見,從而鼓勵幼兒積極傾聽。

還可以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表演會、故事會、小小新聞發布會等,來提高幼兒聽和說的能力。

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用語也有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中經常可以看到,當教師給幼兒講故事時,他們個個全神貫注,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教師。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故事的內容、情節吸引幼兒,另一方面是教師抑揚頓挫、繪聲繪色的講述,配上豐富的動作、表情,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所以培養幼兒的傾聽行為,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用語也很重要。

2、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培養幼兒傾聽行為的關鍵

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離不開一定的「語境」,因為幼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語境依賴度」。

教師可以挑選一些幼兒易懂的或是比較經典的幼兒文學讀本,與幼兒一起開展分享閱讀,讓幼兒邊看邊聽,從而培養其傾聽行為,激發其學習興趣,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和觀察力,並進一步加深幼兒和教師、同伴間的感情。

教師還可以為幼兒開闢傾聽角,提供傾聽機會,為幼兒反覆播放一些音像作品,指導幼兒邊翻閱圖書邊安靜地聽故事。

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製作幻燈片、教學圖片、桌面教具等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和觀察能力,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如故事《好朋友》講述的是兩隻小兔一起在大樹林裡采蘑菇時發生的事情,教學中配以多媒體動畫。

當幼兒看見閃電、聽到雷鳴時,便立即猜測到一場大雨將要來臨,這就激勵幼兒去想像故事的後續情節,增強創造力並且隨著情節的進展始終保持傾聽的積極性。

3、及時的鼓勵是培養幼兒傾聽行為的動力

教師的稱讚和表揚對幼兒來說,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肯定,是促使幼兒對自己才智產生自信心的動力,故而幼兒對鼓勵很敏感。

由於幼兒的行為有易反覆的特點,因此教師要多運用正面的、積極的評價手段,用經常的、積極的評價方式來肯定、鼓勵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從而逐漸使這一習慣成為幼兒的自覺行為。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有時會出現幾個表現欲較強的幼兒,而有的幼兒又過於安靜。

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教師可以既表揚前者反應敏捷、思維活躍,又適當地控制他們的過分表現,使其明白不僅要自己講,也要讓同伴講;而對那些較安靜的幼兒,則要鼓勵他們認真傾聽活動要求、規則,並給予他們適當的表現機會,讓他們樹立自信,學會積極地表現自己。

聽是學和說的「奠基石」。

實踐證明,幼兒養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後,說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因此,教師要善於捕捉活動中的每個細節,及時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當集體活動開始時,教師可用自己的眼神去捕捉幼兒的眼神,從而激發幼兒的傾聽興趣。

在故事講到關鍵的時候,可以停頓一下,並向幼兒提出疑問,讓幼兒帶著思考繼續傾聽、積極傾聽。

而當個別幼兒出現不認真傾聽的現象時,教師則可輕輕地走過去撫摸他一下,示意他認真傾聽等。

長期這樣持之以恆,幼兒便會逐步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在一個活動或一朝一夕中養成的,它貫穿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乃至整個學習生活中,只有讓幼兒主動地聽、積極地說,其語言表達能力才會提高;而教師也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不同的個性,靈活地採用藝術的教育方法。

本文原創作者:幸福泉早教—微信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會傾聽是培養情商、學會語言表達的第一步

昨天塞卡下班回家,在地鐵上遇到一個很可愛的小孩,我們倆就一直逗來逗去的。後來孩子叫我一聲:「阿姨,過來坐。」這是孩子媽媽就對孩子說:「不能叫阿姨喲,以後看到要叫姐姐。」孩子很不解:「為什麼要叫姐...

幼兒園可以學會很多的東西,在家可以嗎?

1、培養孩子專注力 「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是幼兒的基本特徵之一。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和專注力,對幼兒以後學習生活將會有很大的幫助,能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