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傾聽是培養情商、學會語言表達的第一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昨天塞卡下班回家,在地鐵上遇到一個很可愛的小孩,我們倆就一直逗來逗去的。
後來孩子叫我一聲:「阿姨,過來坐。
」
這是孩子媽媽就對孩子說:「不能叫阿姨喲,以後看到要叫姐姐。
」
孩子很不解:「為什麼要叫姐姐啊,是阿姨呀。
」
孩子媽媽可能不知道怎麼回答,有一些無言以對了。
之後孩子媽媽一直在打電話,孩子就在媽媽旁邊嚷嚷著要這樣東西,要那樣東西。
媽媽嚴肅的阻止了孩子的行為,可是就在媽媽說話的同時,孩子還在要求著媽媽給他東西。
這樣的行為讓媽媽感覺很無力。
我們家長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高智商、高情商。
可是,有些時候卻事與願違,感嘆自己沒有養成「熊孩子」就很不錯了。
高情商的表現之一則是「學會說話」。
學會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學會見到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學會說話的時候也要注意別人的情緒等等。
而學會說話之前,塞卡覺得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可能大家覺得傾聽沒什麼大不了的,可塞卡卻想說,就算是傾聽也是一項大學問。
因為孩子很小,所以不管衣食住行還是其他時候都要依靠父母,他們不斷的向父母索取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卻在很多時候不能很好的傾聽父母或者是別人想說的、想表達的。
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存在不良的傾聽習慣,如當一個幼兒在回答問題時,還沒說完,旁邊就有許多幼兒爭著發表自己的意見。
他們在同伴發言時不能認真傾聽,沒有養成一個接著一個地發表自己意見的習慣。
所以,培養孩子傾聽的能力很有必要。
那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呢?
傾聽
是指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地聽。
養成傾聽的習慣和能力,是幼兒言語理解和言語表達的前提。
家長或教師可以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以各種方法引導幼兒感受傾聽的樂趣,培養傾聽的能力。
1、遊戲法
在愉快的情景中,幼兒逐漸學會安靜,注意傾聽。
例如:
「辨別聲音」的遊戲,教師用錄音機錄下大自然各種美妙的聲音,引導幼兒聆聽、模仿和想像,辨別聲音的大小、高低等等。
「糾錯」遊戲,由小朋友擔任「小老師」,家長或教師故意發錯一個音、用錯一個詞或說錯一句話,讓「小老師」來糾正。
2、討論法
教師鼓勵幼兒在注意聽的基礎上,可參與對傾聽內容的討論,作評價性的思考。
例如:
講完《三隻小豬》故事後,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故事裡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你認為那隻小豬最棒呢?」「你喜歡三隻小豬的故事嗎?為什麼呢?」
3、評議法
當幼兒回答問題後,家長或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評價。
「某某小朋友什麼地方念錯了?」「什麼地方念得特別好?」「哪個字的音發錯了呢?」這就要求幼兒必須注意聽,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4、求異法
在續編故事、仿編詩歌或回答問題時,要求幼兒說的與別人不一樣,要認真聽別人說,別人說過的就不能再說了。
在傾聽過程中,教師應適應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傾聽習慣包括安靜地聽別人說話、集中注意力聽、不隨便插話等。
在傾聽的基礎上,培養孩子口語表達能力就變得很輕鬆了,但是,培養孩子口語表達能力也要講究方法和策略。
創設輕鬆愉快的環境,使幼兒敢於表達意見
以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為切入點,為他們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
如引導幼兒圍繞「最近玩了什麼有趣的玩具」、「看了什麼有意思的動畫片」等話題與家長、老師和同伴交流。
交流中,鼓勵幼兒的每次意見表達,讓幼兒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成功和快樂。
當幼兒詞不達意或者語句不太完整時,教師不要急於或者可以加以糾正,以免給幼兒造成心理壓力,給幼兒以挫折感或壓抑感,從而失去說話的主動性、積極性。
鼓勵幼兒敢於表達比幼兒說得是否正確更為重要。
提高各種機會和條件,使幼兒願意表達意見
家長或教師要利用每一天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多與幼兒進行交流。
這個時候我們也要注意交流技巧,讓幼兒能夠有充分表達的機會。
例如:
當幼兒高高興興地跑過來說:「爸爸,我的蝸牛捏好了。
」家長不能知識敷衍了事,應引導幼兒圍繞「你覺得你捏的蝸牛什麼地方最美」,「你是怎麼捏出蝸牛的呢」等話題討論。
其次,為幼兒提供更多的交往時間和空間,能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
例如:
「悄悄話」角的設置,孩子可常常在那裡說出自己的心裡話;組織餐前談話活動,讓值日的小朋友描述午餐的菜譜等等。
豐富幼兒知識和經驗,使幼兒善於表達意見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體驗和表達等。
家長或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風雨雷電、春夏秋冬等等,教會幼兒體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大自然中的一樹一木、一山一水。
生活中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活動都可以成為幼兒表達的內容。
例如:在下雪天,讓幼兒去接雪花、觀察雪花的形狀、欣賞雪的景色等等。
然後可向幼兒提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茫茫的白雪像什麼呢?」
幼兒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描述白雪「像白糖」、「像鹽巴」,豐富了孩子的詞彙,發展了孩子的想像。
二是利用圖書、故事、兒歌等形式引導幼兒感受、理解和表達。
如看圖講故事,可以培養幼兒的想像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
複述故事等可以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的流暢性。
有些時候,傾聽比說話更難。
被人們喜愛,擁有很多朋友的人更善於傾聽而不是述說。
塞卡說
今天你有傾聽別人說話嗎?
幼兒教育網:如何在幼兒課堂中開展傾聽能力訓練
幼兒教育網表示善於傾聽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修養,學會傾聽不但能正確、完整地聽取所要的信息,而且給人留下認真、尊重他人的印象。大班幼兒課堂中出現了一些傾聽問題,需要從做好傾聽準備、激發傾聽興趣、強化...
孩子總「嘮叨」是病嗎
兩歲的豆豆終於開口說話了,這對於盼著兒子儘早學會說話的媽媽來說本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可是,媽媽卻發現豆豆這一開口直接從安靜可愛的「小天使」變成了愛嘮叨的「小唐僧」,小嘴巴總是說個不停,甚至一個人的...
這6個習慣,寶媽寶爸們一定要讓寶寶養成,這會讓寶寶受益終生
寶寶的童年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所以,寶爸寶媽們要注意了,應該重視寶寶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禮貌,學習習慣等等,寶寶在上初中之前,家長一定要幫...
孩子人際交往困難症怎麼破?
小羊常一個人默默地站在角落裡,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孩子開心地玩遊戲,既羨慕又期待,希望哪個熱心的孩子能夠主動邀請她參加遊戲。明明在家能說會道,與鄰居的小朋友也能一起玩耍,但一旦出到外面,卻顯得拘謹膽...
1-6歲孩子的引導核心是什麼?
1歲引導說話孩子在5、6個月的時候應該可以發簡單的單音節,在7、8個月的時候應該會說雙音節,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之類的,所以1歲的時候媽媽早教的重點應該是引導孩子說話。例如,讓寶寶看著你的嘴唇發簡...
孩子為什麼「金口難開」?
孩子「金口難開」?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戴爾·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5%靠專業技術,另外的95%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而好的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主要憑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出生後的第二...
幼兒教育網:家長是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最好老師
幼兒教育網表示幼兒期是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因此,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家長朋友們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家長要與孩子多交流,讓孩子多說話,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口語學習環境。家長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