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兩歲了,身體單薄,最大的問題是孩子不吃飯,每次吃飯時間就不上桌,追著,哄著吃點素菜和肉,但就是不吃飯,食量很少,寶寶吸收的營養也少。

不過精神狀態很好!拿他真的沒有辦法了。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好好吃飯呢?「 准媽媽劉麗問。

我們要從兩點進行分析,媽媽要先搞清楚,問題的關鍵,到底是孩子飯量小營養不良,還是孩子吃飯習慣不好?

首先,排除孩子是否營養不良,我們就可以去看兒保醫生,檢查各項生長發育指標,看是否在合理範圍內。

在合理範圍內,就是健康的,不用因吃的少而擔心糾結。

只要他身體健康,沒有生病便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我們要清楚孩子的胃口不可能每頓都一樣,不要強求孩子一定要吃多少。

如果確定是吃飯習慣不好,那就請從寶寶的習慣糾正「下手「。

當然,我們要強調的是,習慣一開始就培養是最好的,因為一旦要糾正真的很難很難。

但是,一旦有了壞習慣,媽媽一定要陪寶寶度過漫長艱難的改變過程,請不要輕易放棄。

習慣抓起,改變方法,激發孩子食慾。

1. 大人要有好的飲食習慣。

規律的作息、吃飯時間,吃飯時候不要做其他事情——什麼看電視之類,吃飯就是吃飯。

這個一家老少都要形成統一認識。

2. 在孩子食物上下點功夫。

除了考慮營養以外,孩子的食物還要保證色、香、味俱全。

另外,給孩子的菜應切得細些,米飯不要煮得太干。

3、飯前半小時儘量別給孩子吃任何東西,即使一塊糖幾根薯條也不可以,都會抑制正餐的食慾。

·4、切忌以冷飲、巧克力等零食誘導孩子吃飯,往往作用結果適得其反。

5、 響應第一條。

在吃飯前,應將孩子的玩具全部收起來,不能讓孩子邊吃邊玩,或邊吃邊看電視。

6、對待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發動孩子協同準備飯菜。

帶孩子一起去買菜,讓他挑選喜歡吃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話,甚至可以讓孩子幫著做菜。

參與烹調會讓孩子對食物產生興趣。

7. 可以給孩子買一個餐椅,建立一種儀式感。

逐漸,當他把坐餐椅和吃飯很好的關聯起來後,極度有助於養成好的吃飯習慣,等成長到一定年紀,換了大餐椅,許多孩子依然能保持這種優良習慣。

8、吃飯時,父母千萬不要採取哀求、恐嚇或哄騙的方式逼孩子吃,這只會使孩子更執拗。

我們可以用既堅決又和藹的語氣告訴孩子,這些就是今天吃的食物,不愛吃就沒有了。

9、尊重孩子的愛好,如果孩子真的很不喜歡某種事物,就不要強迫他硬吃下去。

如果孩子喜歡把菜湯拌到飯里一起吃,大人也不要多加干涉,不然會使孩子產生不愉快的情緒而抑制食慾。

10、不要議論孩子的飯量,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什麽好吃,什麽不好吃,更不要許吃一口飯講一個故事這類的事。

11、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進食環境,因為情緒會影響消化功能一邊吃飯一邊教訓孩子,或在飯桌上發生爭吵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胃口和食慾。

12、進階期。

己經養成吃飯定時定量的習慣後,可以推薦孩子飯後吃到一定數量的蔬菜和水果。

13、整個過程中,家長切勿向孩子傳遞「只要他肯吃,父母就高興「的錯誤價值觀,這會無形中導致孩子壓力過大,直接結果就是,致使孩子偏食或過胖。

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 歡迎關注育兒微信公眾號:jxhuiben (長按複製) 每天分享親子閱讀、育兒知識,家庭教育,兒童教育等,做合格父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