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的孩子,是被恐懼困擾的孩子,他需要的不是吼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加拿大時,豆豆在幼兒園和小學每天上學書包里除了放入水杯和午餐,還有一個本子。

這個本子是家校溝通手冊,老師要求孩子做什麼或者家長準備什麼,或者家長希望給老師說些什麼,都可以寫在上面。

這中國比這種做法太low了,現在大女兒的小學和小女兒的幼兒園,都有班級微信群,老師既可以廣而告之,也能和家長單獨溝通。

這個家校溝通手冊基本是個擺設,一學期下來乾乾淨淨,寫不了多少字。

豆豆在加拿大的幼兒園和小學老師,也從來沒有一次通過手冊和我溝通過關於豆豆的學習問題。

但是在豆豆剛上一年級的一天,我打開手冊,看到有史以來老師寫的最長的一大段文字。

中心意思是:今天豆豆在學校說謊了,讓家長和孩子溝通一下。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豆豆的同班小「閨蜜」凱薩琳的弟弟開學後進入同一所學校的幼兒園小班(加拿大公立學校里幼兒園和小學是在一起的)。

午餐時,豆豆和凱薩琳離開自己的班級到幼兒園小班教室去看凱薩琳的弟弟,被幼兒園小班老師看見。

幼兒園老師問她們是否得到本班老師允許離開教室,她倆回答說是的。

出於安全因素考量,學校規定午飯期間學生不許擅自離開教室,所以幼兒園老師就和豆豆班級老師做了溝通。

很快,兩個小女孩的謊話被拆穿了。

誠信在加拿大是很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就收到了「史上最長」的老師留言。

這是豆豆在學校第一次出現說謊的行為,我今天需要處理這個問題。

孩子說謊了應該怎麼辦?這也是許多父母都頭疼的一個問題。

對於許多父母來說,孩子說謊是不可輕饒的錯誤,認為必須嚴厲處理,給予相應懲罰。

尤其是孩子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更是要將說謊苗頭扼殺在萌芽時期。

但很多這樣做的家長卻發現,後果並不奏效,甚至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說謊還日益頻繁,說謊的技巧也越來越嫻熟。

說謊是孩子認知發展的正常現象

1989年,新澤西藥劑與牙醫大學(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of New Jersey)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一些3歲左右的孩子帶到一個有攝像頭監控的房間,讓孩子背對桌子坐著,告訴孩子桌子上有玩具,但同時告訴他們不能轉身去看。

然後研究人員離開房間,通過監控觀察孩子行為。

當研究人員回來問這些孩子是否回頭看了,有38%的孩子說了謊,說自己沒有回頭看。

2002年,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也做了類似實驗,3歲年齡組的孩子說謊率達到54%,而4~7歲年齡組的孩子更是高達75%以上。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小孩子說謊並非惡意。

說謊是孩子認知成長表現之一,表明孩子的思維發展到了一個更高階段。

要知道,說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需要辨別說出不同信息的後果、判斷哪些後果是父母不希望的、哪些後果是對自己不利的,還要從中挑選最有利的選項予以實施。

孩子為什麼說謊?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說謊有不同的原因。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水平還無法分清現實和想像,他們的謊話是無害的,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完全可以理解。

父母也不必對這個年齡段孩子說謊憂心忡忡,誇張地認為孩子沾染上了嚴重的惡習。

當孩子進入小學,他們已經能夠區分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想像,他們也能夠理解什麼行為會帶來何種後果。

這個階段,孩子說謊最普遍的原因是對懲罰的恐懼。

如果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導致父母非常嚴厲的懲罰,比如責罵甚至打屁股,他們就會通過說謊來遮蔽實情,使父母感到滿意,以逃脫皮肉之苦。

研究發現,在通常採用懲罰方式管教的家庭,孩子說謊的比例更高。

如果比較大的孩子頻繁出現說謊行為,甚至已經成為習慣,就要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

這裡的重視,絕非是採取更嚴厲的懲罰,而是需要明白: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他們對自我價值的認定非常消極,心中充滿恐懼和不安。

父母還需要認識到,這很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家庭出了問題!

父母應當怎麼做?

當我們理解了孩子為什麼說謊,也就基本清楚了應該如何應對。

具體的方法有許多,這裡告訴爸爸媽媽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

拋棄懲罰

我們已經知道孩子說謊的一個最普遍原因是對懲罰的恐懼,那麼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懲罰從自己的養育字典里刪除。

但是這非常困難,暴怒之下許多父母很容易忘記丟棄這個原則。

想一想也真是可笑,我們成人都無法控制不去做一個自己認為不應該事情,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抑制撒謊的衝動?

為了逃避懲罰和遺棄,孩子學會了掩蓋真相。

——摘自《雙向養育》

許多父母原本就認為懲罰是有效的,但這樣做的後果是讓父母和孩子都陷入一個無法自拔的惡性怪圈:孩子因為害怕懲罰而說謊,父母為了「治癒」孩子說謊而懲罰。

這個怪圈只有一個唯一解:父母放棄懲罰手段,改用愛、接納和面向解決問題的方法。

鼓勵孩子說出真相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封閉內心的根本原因,是不信任。

孩子也一樣,當他們迴避事實、用謊言面對父母時,也是因為不信任。

他們不信任父母會理解他們、接受他們的做法、不用懲罰而是採用幫助的態度回應。

當父母一再追問孩子為什麼不說實話時,不妨先問問自己,「孩子為什麼不信任我?」問題的根源往往在父母身上。

鼓勵孩子說出事實,首先要建立孩子對我們的信任。

父母需要讓孩子知道,犯了錯誤,爸爸媽媽的態度是幫助你,是和你一起面對未來解決問題,確保未來不再出現同樣的錯誤。

這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安慰和安全感,也會鼓勵他們講出真相,而不是謊言。

一個說謊的孩子,是一個被恐懼困擾的孩子,他需要的不是怒吼,而是愛、理解和幫助。

正向給孩子傳遞期望

明確告訴孩子,無論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希望聽到事實、了解真相。

這比孩子犯的錯誤重要的多。

當我們通過正向溝通而不是負向威脅的方式給孩子傳遞信息時,孩子更有可能被影響。

《華盛頓和櫻桃樹》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說的是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小時候用小斧子砍倒了父親心愛的櫻桃樹,他勇敢承認後反而得到父親的讚揚。

另一個流傳更廣的故事《狼來了》中,一個屢次撒謊的孩子最終失去大家信任,導致狼真的來了並吃掉了他的羊。

這兩個故事都是教育孩子要誠實,不要說謊。

但非常有趣,對於減少孩子說謊幾率,研究人員發現,正向傳遞理念的《華盛頓和櫻桃樹》比用悲慘後果負向傳輸理念的《狼來了》更為有效。

不要給孩子貼上「騙子」的標籤

理解了前面所說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不能給孩子貼上「騙子」的標籤。

孩子每一次撒謊後面都有一個原因,當這些原因被找到並被解決,孩子也就不需要通過撒謊來保護自己。

更為重要的,負面標籤一旦貼到孩子身上,還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認知。

孩子通過別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最終負面標籤很有可能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即孩子真的朝標籤對應的方向發展,最後真的成為了標籤所描述的那樣一個人。

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低自尊,正是這種做法的產物。

告訴孩子說謊的危害

如果你在限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飆到時速140公里,警察攔住你問你知道剛才自己車速多少時,你的回答或許是,「哦,可能超了一點兒速。

」這顯然是說謊,因為超速40%絕不是超了一點兒。

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們知道超速是被禁止的,但是卻根本沒有意識到超速更是危害我們和他人人身安全的。

說謊的孩子也一樣,他們知道說謊不對,但是並沒有意識到說謊也是危險的。

當他們年齡更大時,面對更複雜的社會問題、心理問題,對父母說謊就可能失去了得到家人保護的機會。

所以,父母不僅要告訴孩子說謊不對,更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的語言告訴他們說謊可能導致的危害。

那天晚上,我和豆豆坐在沙發上聊天。

「今天我看到老師寫的留言,說你和凱薩琳的事情,爸爸想聽你說說。

」我這樣開始了我們的對話。

豆豆明白我已經知道了一些情況,顯然,老師在學校也給她倆談過話。

她如實小聲把情況講了一遍。

看得出來,她有點兒擔心。

聽完她的講述,我問她,「爸爸想知道,你和凱薩琳為什麼告訴幼兒園老師你們得到允許離開教室呢?」

豆豆的頭低下來,原本就很輕的聲音更低了,「怕老師批評我們。

」她知道這樣做不對。

「老師批評你們了嗎?」我問。

「沒有,」豆豆說,「老師就告訴我們下次不能這樣做了。

我接著問,「你知道為什麼學校規定吃午飯時小朋友不能離開教室嗎?」

「因為怕我們有危險。

」豆豆回答。

「對呀,」我接茬說,「如果小朋友沒給老師說就跑出去,遇到了什麼問題別人不知道,那就可能會有危險的。

老師和爸爸媽媽都不希望你們遇到危險。

以後應該怎麼做?」

「要先告訴老師。

」看到我的態度溫和,豆豆抬起頭,神情也完全放鬆了。

「對的。

那以後如果做了不應該的事情,是該說謊呢還是說真話?」我「乘勝追擊」。

豆豆非常放鬆地說,「要說真話。

我可以確定無疑,這句話是出自豆豆的的真心,而不是一個謊言。

「是的,這樣做是對的,我們要做對的事情。

來,讓爸爸抱抱!」我向豆豆伸出了雙臂。

豆豆撲到我懷了,我輕輕抱著她,輕輕拍了幾下她的後背。

我知道,她以後再也不用因為擔心懲罰而向我說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愛撒謊,真實的原因您知道嗎?

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很多事情都是家長們可以容忍的,但是,孩子愛撒謊是家長最頭痛的事,生怕將來成了習慣,想改也改不了,其實孩子愛撒謊有的時候出於一些目的,小的時候孩子理不清自己的思緒,說的謊話不...

孩子撒謊不用慌,爸媽快來學學這幾招!

「我肚子痛,今天上不了學了!」孩子嘴邊掛著奶油,告訴你:「媽媽,我沒吃蛋糕!」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爸媽們發現寶貝學會了撒謊:為了多吃點糖果或是不去上學。爸媽不得不對孩子說的話多留個心眼,不能全聽...

孩子撒謊,打罵不是好辦法!5條策略助力家長!

發現孩子撒謊腫麼辦?是大罵一頓,還是給他來個「竹板炒肉」(打屁股)。可不管是哪種方法,結果都很可能是,孩子捂著哭紅的眼睛或是通紅的屁股,怯怯地告訴你「下次再也不會了」,可轉臉就忘得乾乾淨淨,下次...

說謊 是孩子的一種本能

很多媽媽會有這樣的問題,孩子這麼小就開始喜歡撒謊,怎麼辦?你一輩子會說多少句謊言?英國的《每日郵報》做過一個調查。平均每一個英國人每天會撒謊4次。如果數據真實,顯然英國人算是誠實的。因為另一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