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兒子每天哭得撕心裂肺,媽媽哭著說後悔把他送回老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9月開學季,和我家麥兜同齡的馬寶寶大部分都上了幼兒園。

只是每個孩子對幼兒園的適應情況真的不一樣。

就拿我家麥兜來說,她比這些小朋友要稍早一個學期上學。

因為沒人帶,麥兜兩歲半,我們就把她送進幼兒園了。

剛開始準備上幼兒園之前,她爸爸在每天幼兒園放學的時候,帶著她去幼兒園體驗了好幾次。

所以麥兜進幼兒園比較順利,沒有哭,沒有鬧,玩得開心,睡得香,大小便一切正常。

似乎沒有任何的不適應,麥兜就順利地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我和她爹總結了一下,她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地適應,也許是她的安全感很足。

因為麥兜從出生到她上幼兒園,一直和我們在一起。

在她滿一歲的時候,婆婆要去照顧懷孕的弟媳。

那時候,婆婆想把麥兜帶走,反正弟媳的孩子還要一段時間才出生。

她過去照顧,無非就是做做飯,有足夠的時間陪著麥兜。

我們拒絕了,我果斷地辭職回家帶麥兜。

因為我們想在她三歲之前,好好地陪著她,及時地看到她成長的每一個點滴。

儘管麥兜爹一個人工作,養家還房貸,壓力非常大,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的。

但是能把麥兜留在身邊,她陪著我,看著這個小人兒一點點長大,那種幸福抵擋了日子的苦。

正是因為沒有分離,麥兜的安全感很足,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分離期,她幾乎沒啥焦慮。

反倒是我很焦慮,怕她不適應。

結果她創造了奇蹟,成為了上幼兒園不哭的那很小一撮的小朋友中的一個。

圖片來自網絡

只是這次麥兜的小夥伴們開學後,反應出來的很多問題。

我覺得還是和陪伴有關係。

球球是最早被送回老家的,在他剛過完一歲生日不久,就被送回了老家。

一歲之前,每天下樓溜娃,很多時候都能碰到球球外婆帶著她。

只是球球滿一歲之後,聽說球球媽媽覺得自己婆婆不幫忙自己帶孩子,一直勞煩自己爸媽。

她一氣之下,把球球送回爺爺奶奶家。

球球的外公外婆,也去南下打工了。

球球媽媽工作非常忙,把球球送回鄉下老家之後,她一兩個月回去看他一次。

那之後,我們聯繫漸少。

其實球球媽媽決定把球球送回老家之前,我們都在媽媽群里勸過她,最好不要送回去。

因為陪伴孩子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哪怕讓自己爸媽辛苦點,但是為了球球的健康成長,一切都是值得的。

很遺憾,球球媽媽最終沒有聽我們的。

再次見到球球是在今年夏天,他長高了,只是自從他被接過來之後。

每天都粘著他媽媽,早晨他媽媽上班,他哭鬧著不讓她去。

只要他媽媽在家,就連上個廁所,他也要跟著。

不然,他就站在門外大哭。

那時候球球媽媽只是苦惱,她苦惱自己的兒子怎麼變成這樣了?一歲之前自己的兒子可是活潑開朗的。

怎麼現在變得這麼膽小,還這麼黏人?

等球球上幼兒園的第一天,球球媽媽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球球哭著,不要她離開,後來被老師抱進教室,球球也一直在哭。

他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說話,就是哭。

幼兒園還算比較人性化,針對球球的情況,專門安排了一個老師陪伴他。

球球上幼兒園的第一天下午,很多相熟的媽媽相約著一起去接孩子,大家很早就去了。

提到自己曾經的錯誤,球球媽媽哭著說自己後悔了。

如果那時候不把球球送回去,現在他也不是這樣的。

只是世界上沒有後悔藥賣。

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長,在往後的日子,孩子總會讓你補償過來。

因為我做過全職媽媽,那時候我認識的好朋友,都是全職媽媽,她們中的很多人,真的陪伴孩子到上幼兒園。

很明顯,這些小朋友,剛開始上幼兒園,分離焦慮比較輕。

圖片來自網絡

提到陪伴,還想到一個小朋友朵朵。

朵朵也是一歲滿了,被她媽媽送回老家的。

一歲之前的朵朵是個小女漢子,外向開朗。

但是自從被送回去之後,每年她奶奶農閒的時候,帶她過來住上兩個月。

朵朵再也不是那個堅強的女漢子了,而變成了一個膽小的小姑娘。

她乖巧得讓人心疼,同齡的小孩子,搶著要糖吃,搶玩具,朵朵總是不搶不哭不鬧。

每次看到她媽媽生氣了,她都會像個大人一樣安慰她媽媽,甚至說:媽媽,只要你不送我回奶奶家,我一定乖乖的。

聽到這樣的話,我這個人旁人,都覺得滿腹的心酸。

這個小姑娘到底經歷了什麼?明明只是個三歲的女娃娃,應該是愛笑,愛哭,可以任性玩鬧的年紀。

圖片來自網絡

我從來不後悔,自己一兩年不上班,用來陪伴麥兜。

尤其是麥兜爸爸,為了她,儘量選擇在家辦公,為的就是好好陪伴她。

結合後來這些小朋友們的表現,孩子三歲之前,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太重要了。

不用看未來,幼兒園的分離期就可以看出來。

如果父母真心為了自己的孩子好,儘量陪伴他們。

生活的苦只是一陣子,孩子的童年卻不會重來!

但願做父母的你們都懂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同年齡黏媽,應對大不同「媽咪Jane早課堂」

每一年的開學季,都是兒子與我最崩潰的時候,面對分離,兒子總是大哭大鬧,我也十分焦慮,甚至偷偷落淚。因為從小跟著我,沒離開過我,都這麼大了,還是特別黏我。天天面對這種情緒一定不好,我和兒子該怎麼辦?

不同年齡黏媽,應對大不同「媽咪Jane早課堂」

每一年的開學季,都是兒子與我最崩潰的時候,面對分離,兒子總是大哭大鬧,我也十分焦慮,甚至偷偷落淚。因為從小跟著我,沒離開過我,都這麼大了,還是特別黏我。天天面對這種情緒一定不好,我和兒子該怎麼辦?

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媽媽該怎麼做?

分離焦慮是嬰兒心理防禦機制不成熟的表現,他們通過哭鬧錶達對親密關係者的呼喊,以抑制情感痛苦。但每個寶寶的分離焦慮的程度及表達方式不同,甚至每個寶寶在每個階段的分離焦慮表現也不同。今天小編就來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