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家長應該教孩子「打回去」還是「忍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父母們經常在群里吐槽,自己家娃又被熊孩子欺負了,到底要不要教寶寶打回去?鼓勵孩子打回去會不會讓其變得暴力?不打回去會不會導致懦弱?

在解決這些疑問前,我們要先意識到:孩子的世界與成人不同,很多時候孩子間的打鬧並沒有惡意,或許只是為了爭搶一個玩具,或許是為了引起關注,從而能和對方玩耍。

同時,被打的寶寶也並不認為自己「被欺負」,他們會把這些「打鬧」當成和小夥伴日常交流的一部分。

這就是為什麼你經常看到兩個孩子前一秒打得不可開交,後一秒就手牽手和好的原因。

所以,面對孩子「被打」的問題,我們要學會分情況處理:

1

如果孩子沒有情緒上的問題

如果對方孩子沒有「欺凌」的主觀故意,我們的孩子也沒有在被打後產生委屈、恐懼、憤怒的情緒,那大人完全沒必要去引導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被欺負」了。

孩子之間的肢體接觸很多都帶有遊戲的成分,並沒有太多「吃虧」不「吃虧」的想法。

不能因為害怕孩子吃虧,就扼殺他們單純的友誼和快樂

而且,讓孩子直面衝突,自己解決問題,能在無形之中提高Ta的社交能力。

父母過多的干涉,只會讓問題複雜化。

2

如果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

孩子的情緒有變化,說明「被打」這件事影響到他了。

當孩子向我們講述並求助之後,父母首先要安撫孩子,理解Ta委屈、憤怒的心情,並教會Ta保護自己

1.首先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一定要大聲表明自己的態度:「打人是不對的!你不可以打我!」

2. 如果言語無法阻止對方,就迅速離開,以免受到進一步傷害。

3. 如果對方繼續追打或者場面不可控,立即尋找身邊成年人的保護,例如老師、家長等。

不一定每次有問題都要尋求外力的幫助,但要讓孩子明白,當自己的能力無法應對時,老師和家長,都是保護他們的力量。

4.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很多容易被欺負的人,往往都是孤立的。

只有融入集體之中,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5. 如果孩子被打以後,自己反擊了,我們要不要制止呢?

不要!

因為這會讓他們覺得傷心:「我受了欺負,爸爸媽媽卻幫別人說話」,從而把家長劃到對立面。

而我們要做的,是正確引導孩子反擊的分寸:「如果欺負停止了,你的回擊也要停止,不要造成主動的攻擊和傷害」。

6.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告訴孩子,不管在外面遇到什麼事情,都一定要告訴家長

很多孩子長期被別人欺負卻不敢告訴家長,是因為他們曾經被欺負時,沒有得到家人的安慰,反而被責備:「真沒出息,被打只會回來告狀」。

應該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父母永遠愛Ta,家永遠都是庇護Ta的港灣,讓孩子敢於把擔憂和恐懼表達出來,而不是壓在心底。

3

為什麼不直接教孩子「打回去」?

1.容易激化矛盾,本來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就很常見。

如果讓孩子與人交往時,時刻提防別人,還有多少童年樂趣?

2.即使孩子打回去,是不是無形之中教會了孩子錙銖必較,孩子將來是不是反而會吃大虧?

3.如果孩子體格不如對方,打不過對方,身體上遭受更大的傷害不說,還可能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溫馨提示:孩子「被打」的情況有很多種,有些是玩鬧中的正常現象,有些卻是「霸凌」;

每個孩子的性格也不盡相同,有的堅強勇敢、有的爭強好勝、有的親切友好,因此,面對「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這個問題,沒有特定的標準答案,而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孩子的性格等因素綜合評估,才能得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畢竟,養娃不是做數學題,沒有固定公式可套,只能靠父母用心摸索,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被欺負了,朋友圈炸毛了,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在外上學或玩耍有時會受到別的同學欺負,這時候面對身心受傷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是讓孩子打回去還是讓孩子躲避?大多數小孩子都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怎樣讓老受欺負的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學會勇敢面對呢?

孩子被同齡人打,要不要打回去?

1教育界曾經有一個課題:「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辦?」答案很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四個觀點:1、用合適的方式告訴長輩。2、要儘量避免正面衝突。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

教會孩子不作惡容易,不被惡卻很難教育界曾經有一個課題是:「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辦?」辯論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四個觀點:1、用合適的方式告訴長輩。2、要儘量避免正面衝突。3...

孩子被小朋友打了,父母該怎麼做?

搜索公眾號「成都哈哈教育」關注我們喲~我們常說「吃虧是福」、「做人要厚道」、「為人要善良」,但其實,這無外乎是因為對方並沒有真正戳到你的痛處!在父母眼裡,什麼都沒有孩子重要,但當孩子被欺負,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