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東兒子幼兒園大哭,入園焦慮處理不好問題就大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西爾維婭·克萊爾(英)

年幼時的分離,常常伴隨著孩子的不舍和哭鬧。

就像前幾天在微博上靳東妻子李佳分享的那樣,李佳在微博中透露,在加餐時兒子開始不停的哭,而此刻躲在暗處的自己也哭的稀里嘩啦。

其實,李佳作為媽媽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她說給孩子花很長時間建立了「大堤」,不管是言語上的安慰和鋪墊,還是真實地去體驗幼兒園生活,都說明了媽媽在面對寶寶分離時主動地態度和對寶寶的全方面的關愛。

可即便這樣,孩子仍舊出現了分離焦慮的表現。

而生活中有太多的家長缺乏入園準備的意識,甚至到入園第一天孩子還不知道要獨自上課,於是幼兒園入園日成了很多孩子的噩夢。

這時家長才意識到:

入園準備沒做好,入園焦慮就來了。

2011年,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和惠氏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成都五大城市,開展了一項針對2063名幼兒園小班幼童和家長的調查,結果顯示:88%的孩子經歷了「入園不適應症」,主要表現為入園時哭鬧、經常生病和胃口變差。

由於很多家長沒有重視孩子的入園準備,以至於剛入園的孩子問題層出不窮

還沒出門就開始哭,上學的路上一直哭個沒停,怎麼哄都哄不住。

好不容易到了幼兒園,死活拽著我的衣服,哭著喊著要回家,只能狠狠心交給老師,自己趕快「溜」了……

我們家孩子挺活潑的呀,可是老師總跟我說孩子在學校不怎麼說話,上課提問她也一聲不吭的,讓我開導開導她……

我們家是個「小霸王」,我從來不用擔心他受欺負,天天提心弔膽怕他闖禍……

孩子入園一個月都生好幾回病了,老師說可能是孩子剛入園沒有過度好呢,心情緊張焦慮,飲食各方面不太規律引起的……

本想著讓他帶點好吃的給小朋友們分享一下,搞好人際關係。

可倒好,放學回來給他收拾書包,零食一點沒少。

問他,他說自己的東西憑什麼給別人,要留著自己吃。

這兩天聽他說小朋友們不太願意跟他一起玩了……

最後,孩子的入園焦慮延伸到家庭,又影響了家長的工作狀態。

上著班呢,總擔心孩子在園裡有沒有吃好,有沒有睡好,有沒有結交新朋友……

總而言之,入園準備沒做好,生活工作一團糟。

之前,一則因孩子遊樂場中爭搶玩具,引發家長鬥毆的新聞在網上熱傳。

視頻中,雙方家長衝突激烈,旁邊的人都不敢上前阻止。

而且家長舉起凳子就朝對方砸去,看著都讓人心驚膽戰。

其實,起因是兩個孩子爭搶玩具,但是雙方家長選擇了最壞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他們急於發泄自身的憤恨不滿,讓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孩子入園以後,隨著接觸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一定也會遇到一起玩玩具,一起分享零食的情景。

難免會出現前面家長說的那樣「我家孩子不願意分享,導致沒人願意跟他玩。

面對這種情景,大多數家長不會像案例中的家長一樣大打出手,反而會考慮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這麼小氣,不願意分享呢?

孩子這麼小,怎麼這麼自私呢?

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呢?

但是卻苦於沒有好的方法引導孩子:

講道理吧,孩子太小聽不懂;

強迫他分享吧,孩子反而更加逆反,厭惡分享的行為;

隨他自由吧,眼看他朋友越來越少了;

……

因此,要想幫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可以從教會孩子分享開始。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分享?

其實,孩子有物權敏感期,

一般在孩子2歲左右出現。

我們可以把這個時期看做是孩子物權意識的萌芽期和發展形成期。

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卻極易被家長忽視。

要趁這個機會幫孩子建立自尊自主的意識,讓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利。

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別人的物品。

這個時期,孩子開始明確自己的物品,總喜歡把「我的,我的」這類話掛在嘴邊。

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自然發展的結果。

因為孩子開始有自我的意識,也對一些物品產生了占有欲,而且不太願意去分享這些東西。

這種不分享當然不是自私的表現。

這個時候,家長也沒必要強迫孩子去分享,因為分享的原則是快樂和輕鬆。

如果分享裹挾著痛苦和失望,那就得不償失了,而且也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所以,對孩子來說,不分享並不等於自私,我們也沒必要強硬要求孩子去分享。

隨著孩子長大,

要慢慢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具體可以這樣做:

01

培養孩子成熟的物權意識。

抓住孩子物權意識敏感期,幫助孩子學會保障自己的物權,學會尊重他人的物權。

有些孩子物權意識觀念比較模糊。

例如,一些家長會發現孩子的包里總是出現別人的橡皮、鉛筆等物品,疑惑孩子怎麼學會「偷」東西了呢。

其實是孩子沒有區分自己和他人的物品,只以自己的喜好為標準占有物品。

即「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為孩子傳遞一些正向準確的物權觀了。

例如,爸爸媽媽的東西,像手機、背包等物品,孩子要用的時候,請他經過家長的同意。

同時,在整理孩子的物品時,也要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能隨意處置。

否則會誤導孩子的物權觀念,沒有形成「界限感」,更不會懂得如何分享。

02

讓孩子懂得分享的快樂。

有些爸爸媽媽喜歡「逗」孩子,比如說「這個蛋糕真好吃,給我嘗一口吧!」,當孩子遞過來的時候又說「真乖,媽媽/爸爸不吃,你吃吧。

幾次過後,孩子會覺得你並不是真的想吃,只是試探,就真的不再給你。

這時你又會覺得這個孩子怎麼「這麼小氣啊」。

其實,這都是家長誤導孩子的結果。

正確的做法就是,孩子遞過來了你就要去嘗一口,告訴他你的感受,再夸一誇他。

讓他知道分享是快樂的,也懂得了分享的意義。

如果出現案例中的情形,也請各位家長先和孩子商量,不要擅自決定,尊重孩子的物權。

例如,你可以說「寶貝,這是你的玩具,你來決定要不要送給小朋友吧。

以身作則,才能潛移默化地幫孩子懂得分享的快樂。

03

讓孩子多體驗分享的快樂。

體驗、經歷和感受是他人不能替代的,分享的習慣和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我們要多為孩子創造分享的經驗,這比我們苦口婆心地說一堆大道理要強得多。

例如,在遊樂園裡,可以引導孩子去和別人交換玩具去玩,並告訴孩子「你分享給他,他也分享給你,你們就可以玩更多的玩具了。

」讓孩子知道分享的結果是好的,這樣孩子才更願意分享。

在分享的過程中,孩子也能夠學著與他人交流,相處,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04

和孩子一起觀看分享主題的動畫

兒童對動畫片的喜歡程度超乎想像。

動畫更是兒童獲取知識和建立價值觀的主要渠道之一。

兒童教育專家表示:「把教育內容與動畫的形式結合,不但小孩子喜歡看,而且能夠寓教於樂,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

據了解,目前的動漫領域,以人際交往為主題的動漫作品並不多見,有時間給孩子看光頭強,不如給孩子看一部有意義的動漫。

在所有的分享主題的課程中,推薦給孩子看藍貓《第一次分享》主題系列動畫課程。

該系列視頻是由中國NO.1的少兒科普動畫《藍貓淘氣三千問》團隊製作的藍貓幼教視頻,讓孩子學會分享,為孩子快速融入幼兒園生活打下好的基礎

親切的藍貓形象、生動活潑的故事情節,淺顯易懂的生活常識,讓孩潛移默化地吸收分享的概念,而且自己開始模仿學習。

課程亮點

1、一點一課,主題明晰

每一課只有短短2分鐘,簡短有趣,完全不用擔心孩子會失去耐心。

簡潔的兒童語言和可愛的藍貓形象,將分享主題表達地淋漓盡致,孩子學起來非常輕鬆。

課程大綱

①一起玩真開心

②快樂分享

③美妙音樂盒

④一串糖葫蘆

⑤美味分享

⑥我們聚在一起

2、情景教學,生動好玩

用貼合生活的場景詮釋成長點,情節豐富,讓孩子享受動畫的過程中,慢慢形成分享的意識,懂得分享就是這麼簡單!

咭星喵獨自享用美食,不願分享

毛豆不願分享音樂盒,

獨自守著音樂盒,感覺很孤獨

3、人物呆萌可愛,寶寶最愛

除了機智聰明的咭星喵,還有搗蛋搞怪的毛豆,憨厚呆萌的皮蛋,還有其他眾多性格迥異的人物爭相出場。

孩子通過這些喜愛的人物,也容易吸收課程的主題,不斷成長。

毛豆邀請咭星喵和皮蛋一起聽音樂

4、親子互動,營造幸福的家庭氛圍

每一節課程都圍繞著親情、友情等生活主題,適合家長陪伴孩子一起觀看,共同探討,利用動畫引導孩子感受分享的快樂,樂於分享。

咭星喵想和爺爺奶奶分享自己的糖葫蘆

入園準備,從懂得分享開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別慌別罵快教他這4件事

營養│睡眠│輔食│早教│哺乳│疾病母嬰│健康│教育│話題下面有請張老師繼續為我們講解育兒知識今日案例,新鮮呈現兒子今年五歲了,是一個誠實可愛的好孩子。可是最近我經常發現他的書包里有別的小朋友的玩...

不分享的孩子就是自私嗎?

今天看見一個孩子想要另一個孩子的玩具,那個孩子的父母說:「孩子我們要分享玩具,給他玩一會兒吧。」孩子很不情願的交出了玩具。家長的這種教育是正確的嗎?我不太認同。的確分享是美德,但一味的要求孩子交...

寶寶不喜歡分享就是小氣嗎?

當你想讓寶寶分享的時候,你是否這樣說:「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玩吧。」「把你的零食和分點給其他小朋友吧!」而寶寶的態度是:「不給、不給,這是我的!」寶寶這麼堅決,感到很尷尬,心中有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