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發燒38.5度需要吃藥嗎?兒童發燒用藥須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多個微信群里的媽媽們都在抱怨:最近天氣太熱了,寶寶又發燒了,兒科門診的號早早就掛滿了。

與此同時,市區多家醫院的兒科醫師都在說:周末又加班了、發燒的患兒太多……

  • 發燒對身體有害?會燒壞大腦?
  • 發熱捂汗,可以幫助退燒?
  • 一發燒就應當馬上去醫院看醫生,把體溫降到正常。

  • 無論什麼情況發燒,都立即吃退燒藥。

  • 吃退燒藥見效太慢,打「退燒針」效果快一些?
  • 發燒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調、不能吹電扇?
  • ……………………
  • 以上說法,你贊同幾條呢?

體溫升高是小兒疾病時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當體溫超過正常時,即稱「發燒」。

正常小兒的肛溫波動於36.9℃~37.5℃之間,舌下體溫較肛溫低0.3℃~0.5℃,腋下溫度為36℃~37℃。

正常體溫可受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稍有波動,如劇烈運動、寒戰、哭鬧、氣溫的改變以及衣服的厚薄皆能引起體溫的變化。

一般下午體溫較清晨為高。

不同體質的正常體溫,略有差異。

根據發燒的程度,可將發燒分為四種:低燒:指體溫在37.5~38C;中等度發燒:體溫在38.1~39℃;高燒:指體溫在39.1~40.4℃;超高燒:體溫在40.5℃以上。

那麼孩子究竟發燒到多少度該吃藥呢?是38.5℃嗎?還是38.5℃以上呢?

需要明確的一點,退熱藥的目的不是降溫,也不是治病,是讓寶寶更舒服。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還沒到 38.5℃ ,就不用吃藥,其實這是錯誤的,這裡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雖然有的寶寶沒有達到這個溫度,但精神偏差,不願意動,也不願意說笑,這個時候建議用藥治療,因為發熱有不舒服的表現,也是可以酌情給藥的。

另外,精神不好的孩子,要及時就診找醫生判斷孩子的病情。

第二,孩子雖然發燒了,但精神狀態很好,是可以不用吃藥的,可進行物理降溫,多喝溫開水。

也有很多的家長認為寶寶發燒超過38.5℃,就一定要吃藥,這個也不是絕對的,如果孩子精神好,能吃能玩,就可以不用吃藥,多喝溫開水,輔助物理降溫,多觀察,反之就要吃藥。

重點提醒:

寶寶發熱遇以下等情況,需儘快就醫:

1、3個月以內的寶寶

2、發熱40℃以上持續24小時,少尿或者無尿的寶寶

3、低熱持續4天以上的寶寶

4、發熱引起抽搐的寶寶

5、劇烈嘔吐或者吞咽困難的寶寶

6、呼吸急促口唇發紫的寶寶

7、精神差活動低,甚至昏睡的寶寶

8、熱退24小時後又復升高的寶寶

最後,希望父母們再次遇到寶寶發熱時要保持冷靜,不再慌張,有條不紊的處理,達到fever no fear的境界!

紅外線體溫計運用的是紅外線測量原理,通過紅外線來達到測量人體最高溫度的儀器。

紅外線體溫計是目前最先進的體溫計,一般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

紅外線體溫計具有安全、準確的特點,是用戶體驗最好的體溫計。

紅外線體溫計的特點:

快速:只要一秒鐘,就能測得準確體溫。

當寶寶持續發燒時,可以隨時測量,快速得知體溫變化。

溫和:使用舒適,溫和得讓寶寶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甚至睡覺時測量也不用擔心吵醒寶寶。

準確:探測鼓膜及周圍組織發射的紅外線熱量,再通過內置微電腦晶片快速計算出準確的體溫,並且顯示到小數點後一位,解決了傳統體溫計刻度難以辨認的困擾。

全新一秒體溫計能在一秒鐘內掃描八次 體溫,並顯示出最高的一個溫度讀數,更加確保了測量的準確。

安全:本產品安全有保障,使用時更換保護膠套,可避免細菌傳染,即使全家共用也安全無虞。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大家關注「北京護生堂大藥房」微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發燒 退燒的常見誤區

孩子是父母的掌心寶,一旦生病,父母總會急得團團轉。夏季高溫,孩子有時會莫名高熱,到底該怎麼退燒呢?父母的方法正確嗎?可以用捂熱的方法退燒嗎?在很多老人家的觀念中,孩子發燒了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好了。...

新生兒發燒是大事不容小視

寶寶發燒時,媽媽們不必過分緊張,但要注意隨時監測寶寶體溫變化精神狀態,大於3個月的寶寶體溫不高(<38.5℃)可先用物理降溫,但發燒持續到第二天一定要去醫院查明原因,小於三個月的寶寶,只要溫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