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志穎談育兒】第2篇 寶寶發燒全攻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怎樣判斷寶寶發燒了?     //如何正確測量溫度      //如何幫助孩子有效降溫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造成發燒的因素         //該如何預防

//吃藥還是打針            //一發燒就要馬上退燒嗎     //發燒會燒壞腦袋嗎

       今天是手忙腳亂的一天。

早上起床才發現軒寶寶的身上好熱,體溫計一量38.9°,頓時軒爺爺不淡定了。

匆匆吃完早飯,和軒奶奶一起來到醫院檢查,醫生先是詢問加各種檢查,最後安排去抽血,這對本來身體就虛弱的軒更是一陣驚嚇與折騰。

好在醫生看了化驗單說並無大礙,或許是要生疹子了。

回到家給軒洗了澡,喝了不少溫水、用溫毛巾擦拭身體並讓軒好好睡了幾大覺。

晚上睡前測量體溫,已經退到了37.8°。

       之前了解過一些關於寶寶發燒的信息,自己也懂得簡單的處理。

其實寶寶八個月這麼大時,從母體帶來的免疫力也逐漸散去了,抵抗力降低了,發燒也是件正常的事情。

現在發燒並不是一件壞事,或許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其實醫生講的和自己想的也大致相同,索性我就整理網絡的百家見解,歸納總結一篇有關寶寶發燒的全攻略與今後的媽媽們共勉吧。

       在此,首先感謝寶寶樹、育兒網、搖籃網、媽咪愛、酷聰網、人人嬰兒網、媽媽在線等網站免費提供的育兒資訊。

 一、怎樣判斷寶寶發燒了?

  寶寶的體溫易於波動。

哭鬧、吃奶、運動後等正常生理活動後,體溫也會升高。

但一般不會升得太高,多為37.5℃~38.0℃之間。

這些原因導致的體溫升高,在運動結束後會很快回復到正常水平。

也就是說,不能只根據體溫作為確定異常的指標。

  如果孩子出現怕冷,皮膚潮紅、灼熱,呼吸淺而快,頭痛、頭暈,食欲不振且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俗稱發燒。

  進一步劃分為:

  37.3℃~38℃為低度發熱

  38.1℃~39℃為中度發熱

  39.1℃~41℃為高熱

  超過41℃為超高熱。

 二、如何正確測量溫度

 1.測量腋溫比肛溫好:因肛溫必須插入肛門內,對寶寶較具刺激性,腋溫則較溫和。

 2.三歲以下寶寶適用水銀溫度計或耳溫槍:耳溫槍的準確性及安全性已被醫界肯定;水銀溫度計則較電子溫度計準確。

 3.使用前將水銀柱甩至36℃以下:如此測量到的體溫才準確。

 4.需測量足夠時間:若測量腋溫需夾5分鐘以上,肛溫則僅需1分鐘即可。

 5.肛表要先潤滑:測量肛溫前,需先在肛表上塗上潤滑膏,然後插入肛門內2公分即可。

 6.洗澡、飲食、運動後不可立即量體溫:洗澡後要半個小時才能測量體溫;吃熱的食物、大熱天剛從外面進來或運動後,其體溫在38~38.5℃之間,應先休息半小時後再量,不宜遽然診斷為發燒。

 三、如何幫助孩子有效降溫

       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

要給寶寶喝溫水。

       溫水擦浴

       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

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水的溫度32~34 °C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

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溫水浴

        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C,每次5~10分鐘。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

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低溫室法

        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C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

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

有條件者,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

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

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

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食療

       寶寶發燒期間,適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

  1歲以內發燒寶寶食譜:

  西瓜汁:如發燒時無嘔吐、腹瀉等症狀,可以食用新鮮的西瓜汁,將西瓜去籽取瓤,榨汁,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及需要稀釋代水頻服。

  代乳粉:如藕粉等植物蛋白,營養與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及需要稀釋飲用。

  綠豆湯:將綠豆加水煮爛,再加適量的糖或鹽便可。

綠豆有清熱解毒及祛暑的療效,而且水分充足、營養豐富。

  1歲以上發燒寶寶食譜: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為主,不但營養豐富,熱量適中,最適合病弱的幼兒食用。

  牛奶米湯: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

牛奶米湯的製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去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切忌使用的方法:

        退熱貼

        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

        冰敷

        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弊大於利,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

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

 四、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退燒藥的種類很多,一般都在體溫達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

退燒藥包含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1.水劑:較溫和而安全,最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漿(acetaminophen)及Ibuprofen糖漿。

       2.錠劑:阿司匹林錠劑退燒效果也很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因此目前幾乎不再使用。

普拿疼這類退燒藥錠劑,多吃也可能引起肝功能問題,一般安全劑量是每公斤體重每日不可超過150毫克。

       3.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當小孩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使用次數要少,因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使體溫降太快,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過度使用栓劑也有引發胃潰瘍的案例。

       4.針劑: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方法,有的孩子甚至會過敏休克。

然而目前並沒有針對退燒針所作 的過敏試驗,因此除非無法使用口服退燒藥(如嚴重嘔吐或禁食中)且無法使用肛門塞劑(如嚴重腹瀉),用盡方法仍無法退燒,最後一步才會考慮打退燒針。

 五、造成發燒的因素

        非疾病因素

        嬰兒體溫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後、某些特殊藥物作用,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

若體溫呈現不穩定狀態,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

        疾病因素

       •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

 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

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症。

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大於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

        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

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此外,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燒時,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

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痛,甚至於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現象。

小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狀,所以非常容易誤診。

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為泌尿器官先天發育畸型,例如腎臟的形狀不對、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不對等等,需要以手術治療。

 六、該如何預防

        夏天天氣熱,為了讓孩子舒服,父母一般愛用空調降溫。

但孩子對內外溫差的調節能力還不是很健全,所以在夜間貪涼,把溫度調得太低了或被子蓋的不好就容易感冒發燒。

        飲食方面也不能讓孩子貪涼,不要一下子吃很多涼的東西。

同時注意衛生,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乾淨,給孩子經常洗手。

 七、吃藥還是打針

        小孩子一到天熱和換季的時候就經常這樣,高燒了,給小寶打針和吃藥都只是暫時降溫,等藥效一過孩子的體溫又要長上去,往往高燒會持續兩到三天,在這一段時間裡,給孩子按時吃藥,最好不要打針,因為孩子太小,然後給他用酒精棉擦全身,再在腋下夾上,再少吃上點消炎藥,應該過一兩天就沒事了,因為炎症的消失得有一段時間。

       人體的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作用就像冷氣機的溫度設定,正常的時候,嬰幼兒設定的溫度比成人稍高,嬰幼兒肛溫大約在攝氏三十七點五度,上下變動一度左右。

成人和較大兒童口溫大約攝氏三十六點八度,上下變動零點五度。

       如果設定溫度提高,例如人體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應,產生「熱素」,就會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身體藉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

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再突然高燒,產生某些細菌毒素,這種現象特別明顯。

       許多父母也觀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間發高燒。

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

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變差,睡得久。

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當然體溫升高。

 八、一發燒就要馬上退燒嗎

       發燒是一個警訊,它在通知你身體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孩子,所以退燒是否必要,長久以來一直有爭議。

主張不必退燒的學者診斷,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

分析發燒的形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誤導。

此外,發燒本身還有幫助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不太高的發燒是不必急著退燒的。

        不過,多數醫生贊成適度的退燒。

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造成內在的消耗,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

嬰幼兒容易脫水,發燒造成水分蒸發,更是惡性循環,嬰幼兒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放任發燒引起傷害是不必要的。

 九、發燒會燒壞腦袋嗎

       寶寶一發燒,父母之所以急,不外乎是存在一個傳統觀念,認為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

其實,發高燒本身是不會使「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人們對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

       其實,只有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腦質本身受病毒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

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父母不必過於驚慌。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症的可能比較高,應特別警惕。

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是41.6℃,超過這一極限,腦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傷,但這種極端的高溫很少伴隨疾病發生。

       發燒本身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尋找病因,對症治療。

一般感冒常會發燒2~4天,如果活動力佳、進食正常則不必太擔心。

但需注意感染有無惡化或發生併發症的情形,如嬰幼兒出現哭鬧不停、活動力差、高燒不退、不肯進食、抽搐等,應儘速就診。

       通常一般濾過性病毒感染不需使用抗生素就會痊癒,不應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因為反而易造成抗藥菌種之衍生。

一旦醫師建議使用,應仔細討論使用適應症及使用時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讓打針成為孩子退燒的唯一方法

小孩子一到天熱和換季的時候就經常這樣,高燒了,給小寶打針和吃藥都只是暫時降溫,等藥效一過孩子的體溫又要長上去,往往高燒會持續兩到三天,在這一段時間裡,你給孩子按時吃藥,最好不要打針,因為孩子太小...

新生兒發燒是大事不容小視

寶寶發燒時,媽媽們不必過分緊張,但要注意隨時監測寶寶體溫變化精神狀態,大於3個月的寶寶體溫不高(<38.5℃)可先用物理降溫,但發燒持續到第二天一定要去醫院查明原因,小於三個月的寶寶,只要溫度高...

嬰兒發燒後父母做這事竟害了孩子

孩子發燒了,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最心疼與慌張的肯定是家長們。送醫治療當然是最先會想到的問題,也有些家長會相信一些民間謠言,採取錯誤的方法,這是很危險的。今日小編就告訴大家如何照顧孩子發燒,孩子生病...

寶寶發燒,六種簡單方法和詳細分析發燒症狀

寶寶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發燒的症狀發生,有的父母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求醫問診;有的父母,則只求孩子迅速退燒,吃的、塞的通通來,事實上,過與不及,對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種負荷。哪些原因會引起...

退熱貼真的退熱嗎

最近,感冒發燒的孩特別多。前兩天,兒子也高燒到38.9℃,吃了退燒藥,體溫也沒有降下去。,便到醫院驗了血,醫生給配了些消炎藥。但是到了凌晨兩點鐘,孩子體溫持續上升,高達39.9℃。看他睡得很沉,...

推薦家庭最常用的退燒方法

感冒發燒是孩子最常見的病症,尤其是冬季,天氣寒冷乾燥孩子抵抗力差更容易發燒。一旦發燒就要科學合理的使用退燒方法,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讓我們就這個話題去看看最有效的小兒退燒方法。冬季是兒童發燒感冒...

寶寶為啥會發燒?應該怎麼辦?

每一個寶寶都是媽媽的寶貝,每一位媽媽在照顧寶寶是都是小心翼翼又無微不至。寶寶磕碰生病,尤其是發燒會尤為牽動媽媽的心。其實,寶寶發燒,媽媽不用太著急,快來看看媽媽應該怎麼辦吧。明確發燒原因非疾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