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說話,「喊」是沒有用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訂閱「超級育兒師」,貼身育兒管家

「不聽話」的孩子

「賀賀,別玩遊戲了,馬上要吃飯了」

媽媽從廚房探出頭,對著坐在客廳沙發上玩IPAD的兒子發出了「晚飯提醒」。

一會以後,媽媽炒好最後一道菜,但發現兒子還在玩他的IPAD,自己的丈夫則在陽台上講工作電話。

「賀賀,你聽到沒,叫你吃飯了,這麼大個人不幫忙就算了,還在玩IPAD!」

兒子賀賀在聽到母親的話後,不耐煩地回答:

「爸爸不是也沒反應,他還在打電話呢!」

媽媽的火氣也來了,

「你爸是工作,你是玩遊戲,一樣嗎!?」

「有什麼不一樣!一樣都是蘋果!」

賀賀頂嘴。

媽媽重重放下手中的碗筷,直走到兒子面前,劈手奪過兒子手中的IPAD,怒道:

「叫你吃個飯,三請四請還叫不動你了!」

被奪了IPAD,賀賀的不滿可想而知,他向母親鬧了起來,最後發脾氣不吃飯,跑進房間生悶氣。

屋內的爭吵引起了父親的注意,他結束了通話,向一個人吃著飯的妻子訊問發生了什麼。

聽完妻子的話,爸爸嘿嘿一笑:

「小孩子,你跟他鬧什麼,生著氣吃飯多不好!」

接著,爸爸又走進了房間,對著鬧情緒的兒子說:

「一個IPAD,被你媽媽拿了就拿了,發什麼脾氣,爸爸還有,給你就是了……」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像賀賀的母親一樣,不少家長都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例如:早上時間爭分奪秒,你急著照顧完孩子去上班,孩子卻從頭到腳慢條斯理,完全沒有時間概念和遲到意識;一天辛苦回到家,張羅熱飯熱菜擺上桌,「三請五喊」孩子仍在玩自己的;帶孩子外出玩,千叮嚀萬囑咐孩子一定要跟緊你,不要亂跑,可孩子完全沒記性,一到外面就像野馬般往前跑,任你在後面拉直了喉嚨也喚不停……為什麼你說了N多遍,嗓子累冒了煙,孩子卻還是聽不見,喊不動呢?

原因之一:

孩子到了2歲以後,有許多父母感嘆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會頂嘴耍小脾氣。

確實,原本還是完全依賴父母的小寶貝們過了2歲後,一方面會受到他/她們探索世界的那股好奇勁驅使,另一方面他/她們會受到逐漸強大的自我意識影響。

原因之二:

幼兒教育大熱的當下,許多父母們都走上了民主教養之路。

但對民主型家庭教育模式的錯誤執行,讓父母選擇了以「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的同時,卻將自己的家長權威推倒,父母與孩子間的私人空間被摧毀,造成家長在角色和年齡上的錯位。

加上這一代父母中,不少有過「棍棒」經歷的家長們,再也不願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這就令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在養育中充當「權威家長」。

想讓孩子聽話,其實不用苦練嗓子

- 家庭教育的協調性

「夫妻同心,齊力斷金」,父母作為孩子的養育者,雙方是一個團隊的教育隊伍,要避免在孩子面前鬧矛盾,並且不要相互間大談特談反對意見,或直接當著孩子的面彼此指責。

這裡特別要提醒家長的是:更不要把孩子作為自己的法碼!夫妻間難免會有分歧,當成人之間發生了問題與矛盾時,千萬不要把孩子拉來當裁判。

(1)建立良好家庭教育氛圍,懂得定期進行家庭討論;

(2)與伴侶一起確定教育的目標,學會告訴對方自己需要支持,而不是自己獨自承包孩子教育;

(3)要學會及時溝通,不要讓誤會、矛盾和指責在家中滋長。

- 建立合適的家長權威,不要迴避家長角色

家長對於幼兒就是一種權威的存在,教育孩子要有專制,也要會民主。

好的家庭教養規則是有著穩定結構的堅定原則,且具有一定的延展力。

同樣,權威的家長也是能承擔責任,對自己負責的父母。

(1)明確訂立的家庭規則就必須遵守,不能隨心情而變化;

(2)規則目的不是為了更好懲罰孩子,而是讓孩子有一個標準的行為準則,知道什麼被允許,什麼被禁止;

(3)作為家長就要擔負起家長的責任,在保持成人角色的前提下和孩子達成默契,而不是退回孩子的狀態去與孩子相處;

(4)家庭規則並不只是孩子需要遵守,家長一樣要學會規範自己,為孩子樹立好榜樣,當言而有信的合格爸媽。

- 學會尊重孩子,聽聽孩子怎麼說

尊重孩子是許多中國父母的弱項,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愛中往往不包括尊重,更多時候家長還是習慣將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

(1)耐心聽孩子怎麼說,不要認為孩子年齡小什麼都不懂,就無視他/她們的話語權,就算最後決定是父母拍板,也要留出給孩子說話和發表想法的權力;

(2)尊重孩子的個人空間,從身體、物品(玩具、衣物等)、家裡屬於孩子的地方到孩子的看法、情感等這些生活中的基本內容做起,不要因為孩子年齡小就不予重視;

(3)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活動中,會對家長的話產生聽而不聞或反應慢的情況。

家長要理解這是孩子成長中的生理特性,要給予耐心的等待和好態度的引導;

(4)不管多忙,孩子和你交流時請不要心不在焉,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們對他/她不在意。

「亡羊補牢,猶時未晚」

家長們一起加油!

願此文能幫助到為了讓孩子聽話,還在不斷學習努力的父母們。

世上沒有什麼完美的父母,想成為孩子的好家長,要學會認識自己的不足,把握時機去彌補和修正養育中的錯誤傷害。

特約供稿:

超級育兒師,育兒專家,李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真正的教育「殺手」是爺爺奶奶?

昨天,我發一篇關於孩子吃飯的文章《孩子一直是餵飯的,到了幼兒園怎麼辦?》,文章中有說到,吃飯不要追著餵啊,不吃就餓肚子等觀點,結果,在後台收到了一條神留言:「家裡的爺爺奶奶是教育殺手怎麼辦?」

兩頭不討好 隔代教育咋就這麼難!

現在的老一輩,玩微信比誰都溜,而且經常在朋友圈或微信群里甩連結跟我們「對著幹」。隨著社會的進步,年輕一代跟老一輩之間的鴻溝也越來越大,在養育觀念上的代溝也越發明顯。不僅如此,很多老人還會仗著自己...

我在管孩子,請您別插嘴!

轉載需註明來源,此文為原創!現在的孩子,有時候不是不聽話,是實在被大人搞暈了,不知道該聽誰的?因為在家裡,媽媽說要這樣,但是爺爺奶奶就來說了,要那樣做。只要有老人插一腳,管教基本無效,近乎崩潰—...

二孩教育2.0版看這裡!

二孩家庭相比獨生子女家庭,必然會遇到更多問題。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關係?這不免讓家長頭疼。來看看家有二孩的教育經↓會生,會養,會教,才能不辜負每一個來到世界的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