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家長需要注意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那麼導致孩子不合群的具體原因有哪些呢?我們根據幼兒的心理分析出以下幾種:

幼兒心理分析:

1

寶寶表現為怕生。

總是停留在同齡群體之外,鬱鬱寡歡,孤獨沉默。

這些寶寶往往不願入托或入園,常因此與父母生氣。

2

孩子以自己為中心,只要大家不按自己想法去做就會不高興。

3

由於孩子身上的某些缺點。

例如,愛搗亂、愛罵人等原因,小朋友們是不歡迎他加入遊戲隊伍的。

4

體弱多病的孩子也不願意參加集體遊戲和活動。

對於他們首先要增強體質,要找大夫診治,把孩子體力恢復起來。

有了強健的體魄,你的孩子就會改變過去那種靦腆的、懦弱的、只縮在家裡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習慣了。

5

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總願意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這也不奇怪。

如果大人硬讓他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由於智力跟不上,他就免不了受朋友們的欺負和排擠,因而造成孩子易怒、粗暴,產生自卑感,收到相反的效果。

6

性格古怪的孩子也不願和朋友一起玩。

他們一般不容易在短期內轉變。

對於他們,老師和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地和孩子交流感情,努力理解孩子,還要找心理專家和精神科大夫諮詢,以便矯治孩子古怪的性格。

7

住在樓房,本單元上下沒有同齡孩子。

8

大人怕把屋子弄贓,不讓孩子帶同學到家裡玩。

9

擔心出事,乾脆誰家也不讓孩子去。

10

孩子沒常性,與別的孩子玩一會就鬧個不歡而散。

11

不愛和同學說話,總是自己埋頭看書。

12

沒老實勁,不是逗弄這個,就是推倒那個,結果誰也不願和他玩。

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與同齡兒童交往。

大人不要在孩子身邊,也不要叮囑太多,甚至孩子們的爭吵,哭鬧等事也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家長儘量不要去干預。

讓孩子廣交朋友。

同各種類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於鄰居親戚家的孩子。

儘可能改變孩子的依賴狀況。

要讓孩子自己穿衣吃飯,夏天自己洗澡,單獨睡覺,自己起床,自己決定一天的活動等。

如果孩子一時離不開媽媽,可將他們寄放到親戚家,讓其適應一下離開媽媽的生活。

熱門文章推薦:

◆ ◆ ◆ ◆ ◆

師樂匯

掃描二維碼

關注更多

精彩

添加yejs910或識別下方二維碼

師樂匯個人微信 私聊進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的人際關係好不好,要從小抓起

讓我們把目標投向幼兒園,有一項研究把兒童把社交地位分成5種類型:受歡迎的兒童、被拒絕的兒童、矛盾的兒童、被忽略的兒童、一般的兒童,並把「被拒絕的兒童」和「被忽略的兒童」統稱為「不受歡迎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