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父母規》第三部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原文】
從此刻起:
我要多聆聽孩子的心聲,
而不是急於評斷孩子。
因為我知道聆聽才是最好的溝通。
【詳解】
溝通是走進孩子心靈的唯一途徑,是理解孩子的試金石。
我們都說家庭教育的最重要前提是從心靈深處理解孩子,而我們許多父母卻只知道這個簡單的理念,卻不知道開啟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在哪裡。
其實,開門的鑰匙就像那炫目的耳墜一樣,明晃晃地掛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耳朵上——俯下身姿、積極聆聽,這就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
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曾經抽樣調查數據結果顯示,青少年評價父母對自己的了解程度:經常談心、非常了解占7.22%;有時間問一下,有一定了解占18.75%;聽老師、同學反映52.63占%;平時忙,只過問學習情況占21.40%。
多麼可怕的數據!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孩子是認為父母是不理解自己的。
是啊,我們父母總是以工作忙、有代溝、言語不投機等理由逃避與孩子的積極雙向溝通與交流,即使有那麼些機會與孩子坐一起,也總是除了單一說教、甚至干涉孩子的各種行為之外,難道真的不能做得更好些嗎?
方法當然是有的,那就讓我們從積極聆聽開始吧。
當我們能夠真正能夠放下身姿、用心去體會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情緒、積極關注孩子的想法時,孩子就不會對父母「緊閉心門」,或許有些時候他們更加願意滔滔不絕地與父母分享他們的心聲。
當孩子願意與父母建立溝通時,我們可以通過孩子的情感外露,比如表情、動作、行為等變化覺察到孩子的內心情緒和感受,然後引導孩子傾訴其內心感受和想法。
當孩子說話時,耐心地給孩子當一名好聽眾是父母唯一能做的事情,這時,我們需要將身子稍稍傾向孩子,用耳朵認真仔細聽孩子訴說,當然嘴上也得發出一些諸如「嗯、噢、是嗎、這樣啊、後來呢」這樣的言語以呼應孩子,讓孩子真實感受到我們是專注聆聽的。
如果想對孩子的話題提出父母自己的意見和態度時,我們需要設身處地以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只要對孩子的話題產生共鳴,這時候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親切的、權威的,孩子自然也會樂意接受我們的意見。
相反,任何那些武斷、說教、指揮式的溝通行為,除了讓孩子內心生厭並且與父母產生越來越嚴重的隔離感之外,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沒有任何益處,這樣的溝通與其寧願沒有,對孩子也許還更好些。
所以,積極聆聽孩子心聲,不武斷評判孩子,這就是《父母規》中訓示所教給我們父母的第三個道理。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孩子是父母的愛的結晶,是未來的期望,...
孩子不懂得溝通,總是以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怎麼辦?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說自己的孩子脾氣特別大,在家中,飯菜不合口味,摔碗;作業寫不好,撕書;文具找不到了,打滾;在玩具店,不買玩具,哭鬧不走。甚至家裡來了客人,也照樣不收斂,讓我們很是沒有面子,為此...
孩子即將進入叛逆期?6招教你hold住TA
「所謂的教育,就是把一個人的內心,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長成自己的樣子。」不少家長感覺到,自打孩子上初中後就不一樣了:開始愛頂嘴,不再對家長言聽計從,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其實這一切是孩子青春叛逆...
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我不知道其他的家庭是否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但是在我的家庭裡面,出現了一種這樣的現象。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有的時候孩子總是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因而總是和父母對著來,再加上父母不會和父母溝...
面對叛逆,放低姿態,傾聽孩子的心聲!
許多父母雖然與孩子朝夕相處,卻對他們並不了解。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就很難有效的應對孩子的不聽話行為。父母要想在糾正孩子不聽話的行為上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親近孩子,取得他的信任,走進他的內心。傾聽孩...
「不聽話」的父母,親子關係最差
央視曾推出的一部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鏡子》片中都是一些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在《鏡子》里家長與孩子之間各種問題被毫無遮掩地展示出來其中交流的缺失、溝通的無效是片中幾個家庭的通病
親子溝通,你真的會嗎?
親子溝通,你真的會嗎現在的父母,越來越注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為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孩子「溝通」這件事,就勢必躲不開。欣欣在畫畫,一時忘了吃飯時間,媽媽再三催促,欣欣覺得不餓,只想畫完再吃,就...
孩子不可愛的行為,其實是在呼喚愛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管不住,親子關係緊張,為此父母感到焦慮,孩子也常常覺得煩躁或委屈。其實,問題基本上出在這裡:家長不會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如何更好地關愛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