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幾點,你還怕親子關係不好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可可老師

親子關係緩和與否,很大程度上就是溝通的作用,如果溝通不當,父母破解不了孩子的密碼,孩子也無法get父母的指令和想法,雙方很容易陷入交流失控的泥潭中。

我們經常把自己的期望和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並且拒絕傾聽孩子的解釋,「你別說了,煩不煩啊!」以暴制暴的語言呵斥型來拒絕接受孩子的解釋,孩子的真實想法也訴說無門,這樣的親子關係只會越來越糟。

那怎樣通過有效的方式來友好溝通,改善親子關係呢?

孩子通過語言對自己的輸出信息進行編碼,家長要做的就是通過接聽和共情來了解孩子傳遞的信息,這個傾聽和共情直接決定著溝通的質量,影響著溝通的結果。

——傾聽——

如果家長因為真的能夠放下工作,聽孩子說說自己心裡的想法和在學校發生的一些事的時候,已經是做好溝通的第一步了,很多家長認識不到傾聽發展對教育的幫助,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還命令孩子事情,長期處於被動的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而且你無形中已經將孩子想要跟你溝通的大門關閉,不僅現在,到將來的青春期,拒絕溝通的孩子心理上也會離你越來越遠,因為這都是你在孩子小時候沒有及時溝通種下的因。

從孩子會說話起,我們就應該嘗試著耐心的聽他們的牙牙學語,傾聽他們想要給你傳遞的信息。

但是在傾聽過程中,很多家長經常犯這幾個傾聽誤區:

1.敷衍的聽。

例如我們學校之前開運動會時,結束後很多家長都過來接孩子,拿到獎的孩子迫不及待的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悅,而旁邊忙於工作的媽媽一邊拿著手機,一邊回答著:嗯嗯,好的,我知道了,你真棒!

不知道這位媽媽是真的在工作還是在聊天,對於孩子激動不已的分享給予敷衍式的回答,殊不知這種敷衍式的傾聽,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會很失落,從而不再跟你分享自己認為的好消息。

2. 聽錯重點。

這種媽媽很常見,例如,周末和同學一起踢球回來的小亮特別高興的跟媽媽說:媽媽,我今天踢球特別開心,踢進了好幾個球呢。

而他這位可敬可愛的媽媽卻:你看你,踢球怎麼把褲子踢成這樣了,髒死了,下次注意點啊。

孩子分享開心愉快,家長傾聽跑偏,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認為,媽媽根本不關注我的長處和進步,而是關注我的缺點和髒衣服,她不重視我的感受,不理解我的想法,自此,孩子再遇到令人激動的事情也不願跟你溝通了。

3. 打斷的聽。

這種父母給予的回答通常是毀滅性的,例如,期末考試完了,小明跟父母說:媽媽,我這次考試沒考好,語文卷子沒做完· · · · ·。

還不等孩子說完,媽媽急忙打斷:你怎麼回事,為什麼不好好考?是不是考試前沒好好複習?

本來孩子面對沒有做好的事情內心是充滿自責的,他們期待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說教,父母直接給予的負面評價和打擊,會讓孩子更加自責,甚至產生自卑心理。

孩子每次跟你分享快樂或者不愉快的心情時,都是在向你吐露心聲,父母應該珍惜這樣的機會,並且給予正確回應引導孩子怎樣看待每次的成功和失敗,這對孩子來說一定是一個很好的成長。

好的傾聽,不僅可以避免誤解和說教,明確對方的需要是什麼,而且能夠給予孩子說話的權利,拉近親子關係,讓孩子對你產生信任感。

當孩子帶著開心,希望和目的想要聽父母的心裡想法時,會認為父母是真的尊重,在乎他,想知道他在學校發生的一切。

所以父母在做準備傾聽時,一定要堅守以下原則:

1.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先聽孩子說,不要急於表達我們的想法,建議等,讓等孩子表達,給他機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父母可以偶爾提問以提示孩子繼續表達。

2.以平等的態度,不管孩子多小,你們都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任何人沒有權利強加自己的想法到對方身上,對對方尊重,進行一場平等的對話。

3.提供簡單的回應,你可以複述孩子說的內容,或者簡單的提問,如「媽媽在聽你講,你可以繼續說」。

4.帶著共情的心態,一定要設身處地的了解孩子的情緒和感受,設想你都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孩子,你還指望誰了解理解他呢?

傾聽三部曲:知—了解; 情—引導孩子表達情緒;意—感受孩子背後的想法,動機和需求。

舉個例子來解釋:

孩子放學回家後,氣憤的跟你說:新換的這個英語老師簡直是個壞蛋,他故意找茬的惹我,我現在討厭死他了!,恨死他了!

如果你的第一想法是:你怎麼能這麼說老師呢?怎麼這麼沒禮貌呢?肯定是你做了什麼讓老師生氣的事,不然老師怎麼會故意給你找茬呢?

那麼孩子肯定會覺得你不理解他,你否認了他,你站在老師那一邊。

孩子這麼說,其實是在找救兵,他希望你能夠站在他這一邊為他出氣,為他打抱不平。

這時候要採取第一步:知,知曉孩子現在是有情緒的,他肯定是遇到了什麼事;第二部:情,有情緒就要引導孩子用合適詞語,例如「我很生氣」「我很氣憤」「我很委屈」等表達出來;第三部:意,孩子在學校肯定受到了什麼委屈,或者他認為不太好的待遇,感受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你可以這樣說:你覺得新老師不如以前的老師好,他是對你不公平嗎?你肯定感到特別委屈和生氣吧,媽媽知道你只是希望得到老師的公平對待,是嗎?

這樣一來,孩子會覺得媽媽了解並感受到了我的氣憤,我得到了理解,下次也會更願意敞開心扉跟你溝通。

很多小孩回家之後和父母這樣講時,家長也會想,是不是這個老師批評了我們家孩子,我得去問問老師怎麼回事,如果這樣的家長當著孩子面給老師打了電話或者第二天帶孩子找到了學校,那麼長久下來,孩子會將爸爸媽媽當作對付老師的工具,家長把自己放在了是孩子幫凶的角色,這樣就沒辦法真實還原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所以一定要先仔細傾聽孩子情況,以平穩的情緒和孩子溝通。

在傾聽孩子訴說過程中,一定要專心,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適時學會閉上自己的嘴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關注孩子身上很多非語言信息的表達,比如他的動作,表情等,以便及時捕捉孩子的真實感受。

—表達——

雖然愛孩子,但是不會表達愛,反而多變成了說教和指責,花了這麼多時間在孩子身上,但孩子卻不理解,卻認為自己是個壞媽媽。

之前看到一本書《我在美國做媽媽》,書中作者蔡美兒是個典型的中國媽媽,經常對孩子以說教和命令的語氣,雖然身在美國,但是採取的中國式的教育最終讓自己的小女兒放棄了8年的小提琴學習生涯,所以每個愛孩子的媽媽要學會表達自己,讓孩子真的感受到你的愛。

有幾個常見的表達誤區:

1.以偏概全。

經常聽到很多媽媽控制不住的誇大其詞:我們家孩子懶得要命,從來不洗碗,經常怎樣怎樣· · · ·,絕對化的把孩子一棒子打死,否定他的價值,這樣下去孩子會認同父母的評價,不利於形成孩子真正的內部動機,形成責任感。

2.道德判斷。

孩子不小心犯了一個錯,媽媽劈頭蓋臉:你怎麼這麼沒有責任心,你就是個壞孩子,品行惡劣· · · · ,這些看似批評的詞語其實是在指引著孩子一旦叛逆時會走向的道德方向。

3.進行比較。

最最常見的就是就是那種奇怪的生物「別人家的孩子」,這類父母禁不住的拿自己孩子身上的缺點和別人家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你本身想要孩子向別人學習的初衷不僅得不到成效,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我哪哪都不如別人,所以孩子雖然某一面不如其他孩子,但是一定要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優點。

那表達的正確打開方式有三點:

1.客觀描述你觀察到的行為。

比如鄰居來你家做客,孩子把玩具通通放在自己身邊,不讓別人玩,一般的父母都會這樣說:你怎麼這麼霸道啊?不妨換個說法:我的孩子不允許別人動他的玩具。

不要評論,而是觀察,避免用從不,經常等這類全盤否定的詞彙。

2客觀真是的表達當下自己的感受。

如果孩子犯了錯,你通常會說」我真想揍你一頓!「可以換成「你今天的表現讓我很生氣」,換一種語氣,孩子不會害怕,不會認為又要挨打,體罰會讓孩子產生壓力感,不敢去跟你表達。

3.說出自己的需求。

表達出需要孩子做的行為,比如你知道孩子有磨蹭的習慣,出門時你常說的「帶你出去老是墨跡,真煩人」,換種說法,可以明確告訴孩子「媽媽真的著急去赴約,麻煩你可以不可以快一點」,不要否定孩子,雖然表達的意思一樣,但是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傾聽和表達是溝通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溝通會緩和親子關係,而不良的溝通很容易帶來誤解,甚至是傷害,更多會演變成語言暴力。

語言時有力量的,但是別忘了,更多的時候需要的是您的身教。

文/師者公會(簡書作者)

頭條號:熱愛一生

微信公眾號:熱愛一生讀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並標註「簡書作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傾聽,允許孩子完整表達

文:史曉紅【傾聽屬於有效溝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在與孩子的溝通中,傾聽至關重要。】現呈現一段我與上初二女兒的溝通:女兒:媽媽,我周四晚上沒上自習。我:哦。(很平靜的看著孩子...

怎麼樣培養父母及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是在育兒方法裡面是最常被提及到的,卻又是最容易操作走樣的一個育兒技巧,共情能在大部分日常親子活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懂得共情的父母,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懂得共情的孩子,在未來的人家關係...

孩子不可愛的行為,其實是在呼喚愛……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管不住,親子關係緊張,為此父母感到焦慮,孩子也常常覺得煩躁或委屈。這是為什麼呢?有這麼一個故事:媽媽帶女兒逛街,回來後媽媽讓孩子把今天所見都畫下來。媽媽看完孩子的畫後十...

「不聽話」的父母,親子關係最差

央視曾推出的一部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鏡子》片中都是一些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孩子」在《鏡子》里家長與孩子之間各種問題被毫無遮掩地展示出來其中交流的缺失、溝通的無效是片中幾個家庭的通病

作為家長 你能把孩子的話聽完嗎

今天一進家門,婆婆就跟我說,妞妞今天一天都在重複問一個問題:「奶奶,我今天上學嗎?」婆婆擔心是不是因為妞妞太小,而我給她報了三個興趣班,會不會弄巧成拙的成為孩子的思想負擔?我趕緊抱起妞妞問:「...

如果你愛孩子,請停止對孩子的語言暴力!

我想大家看到了標題都猜到了我要說什麼,對,我今天要說的就是語言暴力。語言暴力會給孩子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你不以為然的一句話,可能就已經給孩子留下了一生的傷害。就如上圖的海報(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