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教育的幾個觀點,進來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動不動就對孩子繳械投降。

「好了,別哭了,媽媽給你買去就是。

「好吧,好吧,這次爸爸帶你去玩,以後不許再這樣耍賴哦。

必須拒絕孩子時絕不「心慈手軟」。

有的家庭由於種種原因,如孩子經常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媽媽難免一次回來。

或者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里。

做母親的,總覺得孩子沒有父親很可憐,所以他有什麼要求,也儘量滿足。

甚至一些無理的要求,能做到的,她也一定做到。

一直被媽媽這樣寵著,也慢慢有了小脾氣。

有的事媽媽不答應,他就耍無賴,使小性子。

舉一個一位家長曾經告訴我的一個實例吧。

有一次,睡到半夜,孩子忽然醒了,硬是要吃蒸餃。

深更半夜的,到哪兒去買蒸餃?母親為難了。

她只能安慰孩子:「現在外面沒有賣蒸餃的。

咱們再睡一會,天一亮,媽媽就給你去買,啊。

」孩子仍然不依不饒,哇哇大哭起來。

做母親的最後也火了,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頓。

她也終於明白自己的溺愛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很多的父母就是這樣自己給自己製造負擔的。


在該拒絕孩子的時候「心慈手軟」,孩子也就在這樣的「妥協」中放任自己,甚至變本加厲。

「下不為例」的話千萬不要說。

你給他破例一次,他還會貪心第二次。

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

等到第二次,說不定又一句「下不為例」就過去了,而忘記孩子已經無理要求兩回了。

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

讓孩子嘗到了一次甜頭,學到了乖,後面就沒有罷休的時候。

人的慾望也是無限擴大的。

有了小小的便宜,還不夠,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

家長能滿足孩子到什麼時候呢?一時的心軟,帶來的是無窮的「後患」。

有一天孩子要天上的月亮,難道你也替他摘下來?

一些原則性的事情,不能答應,就是不能答應。

比如孩子深更半夜要起來玩耍,要吃家裡沒有的東西,你必須讓他明白,無論他怎麼鬧,這個無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應。

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賴也沒有用,那麼下次他也不會再如此了。

對於過分的要求,沒有「下不為例」可言。

曾經在公共汽車上,看到這樣一番情景:

一位老爺爺抱著兩三歲的孫子,開心地說著話。

說著說著,孩子用小手打了爺爺一巴掌,快活地笑了。

大概是覺得這樣好玩吧,他打了一巴掌又一巴掌。

啪啪聲不斷響起。

爺爺的臉都被打紅了。

可是他竟半點阻止孩子的意思也沒有。

車廂里很多人都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孩子能這樣寵嗎?做爺爺的再疼愛孫子,也用不著如此犧牲自己的臉,讓孩子對自己使用「暴力」吧?家長如果都這樣做孩子的「奴隸」,讓孩子隨便打,讓他怎麼高興就怎麼著,那麼培養出來的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小「暴君」啊!

不要做「好好家長」。

「好好家長」的確容易做。

自己省心,孩子也高興。

說一句「算了算了」「下不為例」,落得輕鬆。

不必費很多口舌跟孩子講道理,也不必費盡心思讓他停止哭泣。

「暫時滿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著他性子就行了。

」不少父母總是這麼想,可事到臨頭,還是犯同樣的毛病。

碰到一些會撒嬌或者平時比較聽話的孩子,父母更是經不得一磨。

「媽媽,只有這一次,你就答應我吧。

」「爸爸,下次我再也不要了,我保證!」一聽到這樣的話,父母的心立馬就軟下來了。

「好好家長」容易做,但是孩子可不是這麼教育的。

父母的妥協與放任,也往往讓孩子做事半途而廢。

比如孩子練鋼琴練到一半,就央求媽媽讓他玩一會。

本來媽媽不許的,但是經不住孩子軟磨硬泡,只好說: 「好吧,好吧,去玩一會,下次不許這樣。

」可是有了一次,下次他又故伎重演。

最後父母也懶得去管。

孩子也許就從此乾脆不練琴了。

事事順孩子的意,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會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甚至認為父母是在怕自己。

於是,他想怎樣便怎樣,父母也半推半就,更讓他有恃無恐。

惡性循環下去,你就等著有一天他真正無視你的存在,不把你當一回事吧。

趾高氣揚慣了的他,處身社會的時候,如此自私和無理,又怎麼去與人合作?

小時候在家裡有父母寵愛,長大了,旁人不再給予他這樣的「關心」,孩子會變得消極、絕望和無助。

也可能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

任何一種結果,都不是父母所期望的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越「妥協」 孩子越「貪」

「好好父母」的確容易做。自己省心,孩子也高興。說一句「算了算了」「下不為例」,落得輕鬆。不必費很多口舌跟孩子講道理,也不必費盡心思讓他停止哭泣。「暫時滿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著他性子就行了。」不少...

學會堅決地對孩子說不

孩子任性,家長應該滿足孩子要求,做個慈母或慈父,告訴孩子「下次不要這樣……」就行了嗎?很多家長擔心自己太嚴厲會對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不清楚把握嚴厲的 程度。其實,家長在面對孩子任性的時候,該嚴厲的...

學會拒絕 更有利於幼兒健康成長

「媽媽,我要……」還沒等孩子說完,就會聽到媽媽的聲音,「寶貝,你要啥?告訴媽媽,媽媽給你買。」「奶奶我要玩具。」「好,寶貝要啥,奶奶給你買,只要寶貝乖。」「好吧,好吧,這次爸爸帶你去玩,以後可不...

教育有方:父母越「妥協」孩子越」貪」

「算了,算了,不過,就只有今天,下不為例」。「好了,別哭了,媽媽給你買去就是」。「好吧,好吧,這次爸爸帶你去玩,以後不許再這樣耍賴哦」。你是否也是這樣的「好好父母」?「好好父母」的確容易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