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不能讓孩子不挑吃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朋友圈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段子:

以貌取人,絕對科學。

性格寫在唇邊,幸福露在眼角。

站姿看出才華氣度,步態可見自我認知。

表情里有近來心境,眉宇間是過往歲月。

衣著顯審美,髮型表個性。

職業看手,修養看腳。

可「窮」會從全身散發出來,那些騙來的名牌穿戴再多也無法遮蓋!

看起來有些絕對化,卻也頗有道理。

我贊同「衣著顯審美」這句,也很支持寶爸寶媽們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自己的孩子穿上得體整潔的衣服,因為從小養成的審美,會影響他的一生。

01

美是永恆的競爭力,我們有責任給孩子一張不被憐憫的臉。

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的視頻,視頻內容是同一個小女孩,穿著不同的衣服走在公共場合,測試人們的反應。

當小女孩穿著看起來整潔乾淨的衣服時,路人們會停下來跟她聊天,非常禮貌的問她是否需要幫助,小女孩得到了路人的關心與喜愛。

隨後,工作人員把小女孩打扮成了一個衣衫襤褸、滿臉灰塵的「小邋遢」,這樣的她看起來比之前更加可憐。

但是,當她孤獨的站在路邊,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停下來看她一眼。

這段視頻,意是在告訴我們「人不可貌相」,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人的衣著外貌,動作神態,都在綜合而複雜的共同營造著別人對他的看法。

這種「以貌取人」,是不分年齡和地域的。

我們無法左右孩子的容貌,我們卻能通過給孩子合適的打扮,給孩子一張不被憐憫的臉。

所謂合適的打扮,並不是要父母們給孩子穿上滿身的名牌,戴上多麼貴重的飾品,而是在保證孩子穿的乾淨得體的條件下,儘量讓孩子的衣著更加有色彩感和審美情趣。

這不僅能夠讓孩子更加自信,而且當讓孩子以一種整潔得體的形象出現,就是給了他一張贏得他人親近和認可機會的名片。

02

你今天給孩子的審美教養,會融入進他明天的氣質。

著名書畫家徐悲鴻先生在孩子只有四歲時,開始教他們練字。

據他的三兒子,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的徐慶平回憶說,徐悲鴻會給他和他妹妹每人一本《張猛龍集聯》,當時每天要寫兩頁大字本,是對著字帖臨摹。

他說,父親之所以選擇張猛龍碑帖給我和妹妹做教材,是期望我們能從中體悟到做人的品質,那種大度、開闊、堅實、雄強,父親希望我們從小就學會欣賞壯美的東西。

而這些,我在自己已過而立之年後才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為此我終生感激父親。

可以說,徐悲鴻先生給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審美啟蒙。

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常發生於2.5~5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本能地嘗試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美的理解和感悟,並且,他們也會執著地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來打造自己。

而他們的審美標準,就是來自於成人世界。

如果寶爸寶媽們抓住這個時期,多讓孩子接觸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比如帶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築之美、詩詞之美、音樂之美、繪畫之美,服飾之美甚至飲食之美,孩子就特別容易受到影響,養成良好的審美品位。

相反,如果我們沒有給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審美觀,那麼他以後想要補上這一課,學費就相當高昂了。

03

審美是條起跑線,越早重視越易贏。

我們常常會告訴孩子,內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最好不要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不要穿的跟別人不同。

而歐洲國家會告訴孩子們:生活中所有的美都是重要的,你周圍的建築風景,你的談吐氣質,你的衣著服飾,你本人,都是重要的,你都要去了解,都要去追求,都要去思考。

所以當有人說給孩子買那麼多衣服,看那麼多繪本、展覽,到最後衣服還是會穿舊變小,繪本展覽的內容他也不一定都記住,何必要浪費這筆錢的時候,我總是相信,那些故事那些風景那些感覺,都融入進了他的氣質里。

對於孩子來說,他是會長大,但是那些童年的美好不會腐壞,只會幫他照亮未來。

【廣州幼升小資訊】@爸媽們,你有為孩子的成長,育兒,教育的難題嗎?關注廣州幼升小資訊微信公眾號(gzysx020 ),可以留言、可以諮詢和共享教育/家庭的問題,還有很多孩子的免費學習資源等你來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對不起,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不挑吃穿

鹿 媽 有 話 說形象永遠走在能力前面,一個人的衣著外貌,動作神態,都在綜合而複雜的共同營造別人對他的看法。這種「以貌取人」,是不分年齡和地域的。合適的打扮這不僅能夠讓孩子更加自信,讓孩子以一種...

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以貌取人」上!

小的時候,父母教育我的是,最重要的是心靈美,外在美總是被忽略的。在學校里,如果誰打扮的比較好,總是會被背後說是「臭美」。等到長大了才發現,不以貌取人是假的,誰都喜歡漂亮、打扮得體的人!你的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