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父母永遠都是對的,而我永遠都是錯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幾天,我和八個月的女兒在地墊上玩,起身時我的手肘蹭到她的額頭,額頭看起來沒有發紅,應該不疼的,但是她估計被嚇到了,大哭起來,我趕緊抱起她,一邊拍拍她的後背安慰,一邊跟她道歉:寶寶,對不起啊,媽媽不小心碰到你的頭了,疼不疼啊?沒事的,一會就好了。
對不起啊。
很快她的情緒就平復下來,繼續快樂地玩耍。
對我們這一代講究平等、尊重的年輕父母來說,向孩子認錯也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對於上一代人——我們的父母來說,認錯也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曾經有好幾位來訪者談到父母的行為對自己造成傷害時,問我:為什麼錯的都是我,難道父母就沒有錯嗎?為什麼總是我認錯,我道歉,他們卻從來不認錯、不道歉?
來訪者小A上初中時,她的媽媽總是偷偷進她房間,偷看她的日記,她發現後,告訴媽媽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以後不能偷看我的日記了。
媽媽不吭聲。
小A後來給日記上了鎖,可是放學回家後,發現鎖被媽媽打開了,媽媽又偷看了她的日記。
她很生氣,和媽媽發生了爭吵,媽媽卻說:日記就是給人看的,而且我是你媽,我就更有權利看你的日記。
來訪者小C考上了重點高中,但是因為重點高中的學費比較貴。
父親重男輕女,不想給她念,而她很想上學,就去找父親溝通。
在談話過程中兩個人發生了爭吵,父親狠狠地扇了他一個耳光。
小C生氣地離家出走,媽媽找到她,勸她回去和爸爸道個歉,認個錯。
她控訴道:我又沒有錯,打人的是他,為什麼我要道歉?媽媽反問她一句:難道你還要你爸爸給你道歉嗎?小C無言以對,只好回去和父親認錯。
來訪者小Z上小學五年級的一天,家裡放在桌子抽屜里的五十元錢不見了,媽媽問爸爸有沒有拿,爸爸說沒有,於是父母就認定錢是小Z拿的,因為這個家就他們三個人。
小Z不承認,父母非逼著他承認,還罵他是個畜生,偷錢又撒謊,然後還把他打了一頓。
委屈的小Z帶著傷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哭泣,父母當沒看見。
兩個月後,不翼而飛的五十元找到了,原來夾在一本舊日曆里。
小Z一直在等父母的道歉,等來的只是父母的遺忘,好像這個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是人,就不完美,就會犯錯,父母也是人,所以父母也會犯錯,邏輯上是這麼一回事,但是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很多父母要麼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要麼就是錯了,也從不認錯,這是為什麼呢?
最普遍的原因是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只是靠自己擁有的家長權威,覺得自己是父母,是家長就是無比正確的,抱著「因為我是你爸媽,所以我就是對的」強盜邏輯,在親子關係中,喪失了做人的基本尊重和平等,總是居高臨下地教訓孩子,讓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的意志,孩子錯了必須認錯悔改,而自己犯了錯,卻從來不會主動向孩子道歉。
我有一個來訪者和自己的母親發生爭吵,每次道歉、嘗試修復關係的都是她,有一次她對她媽大吼:「憑什麼,你永遠都是對的,每次都是我認錯、妥協?」她媽理直氣壯地說:「就憑我是你媽!」
面對這類父母跟他們講對錯是最沒有用的,因為講對錯就是講道理,而他們其實是最不講道理的父母,他們跟子女講倫理,講孝道,就是不講道理,你不聽他們的,你就是不對,就是不孝。
還有的父母明明心裡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做錯了,口頭上卻不會向孩子道歉,有句話叫「愛你在心口難開」,其實更難以啟齒的是一句「對不起」。
對很多中國父母來說,對孩子說"對不起"會很沒面子。
那面子是什麼?其實就是尊嚴,就是存在感,對很多中國父母來說向孩子認錯就是沒有尊嚴,自己的存在感甚至都會遭到損害。
心理學上講一個人如果特別重視面子,其實是自戀的表現。
心理學家曾奇峰講過,「面子」真正對應西方的心理就是,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狂是「任何時候我都是對的,如果你戳破了我的『面子』,我就破碎了,我會恨不得你消失」。
所以,這類自戀的父母如果向孩子認錯,相當於承認「我不好」「我是錯誤的」,這會造成他們自戀的坍塌,而他們很需要自己活在那個「我好」「我是正確的」的良好感覺中,因此為了維護自己的自戀,他們是絕對不會向孩子認錯的。
向孩子認錯其實對父母內在的心理健康是有要求的,它要求父母內在是能夠接納不完美自己的,是對自己持基本肯定和信任的,不會因為承認自己這件事情做錯了,就否定自己這個人,就覺得自己的這個人的存在受到了威脅。
它也要求父母是一個真正尊重孩子的人,將孩子視為和自己一樣平等的個體,不會因為自己是大人,是父母,就認為自己高孩子一頭,也不會認為自己向孩子認錯就低孩子一等,他們尊重孩子,尊重事實,不會對孩子進行道德評判或者道德綁架。
為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如果覺得凡事自己都是對的,孩子都是錯的,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
最先傷害的就是親子關係,其次就是容易養出有等級觀念,害怕權威,習慣順從權威的孩子,或者容易讓孩子形成無法明辨是非,習慣對人不對事的扭曲價值觀。
與之相反,如果父母做錯事了,有勇氣向孩子道歉則可以給親子關係,教養孩子帶來積極的作用。
1. 父母向孩子道歉,孩子會覺得父母尊重自己,把自己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關係,而不是附屬的關係,這樣親子溝通時容易變得順暢,而不是小區對立或者權利鬥爭。
2. 父母的道歉能讓孩子明白,人人都有可能犯錯,沒有人是完美的,間接教會孩子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3. 父母向孩子道歉可以告訴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以通過認錯承擔責任,尋求原諒,或者找到其他彌補錯誤的方式。
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把犯錯看成很嚴重,他們因為恐懼犯錯,要麼不敢嘗試新的挑戰,要麼犯錯之後選擇逃避,推卸責任,粉飾太平,甚至有的孩子會為了掩飾錯誤,推卸責任,而犯下更大的錯誤。
4.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榜樣,父母認錯可以教會孩子明辨是非,同時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學會犯錯時可以怎麼去正確處理問題,怎麼去溝通。
5. 當親子關係出現問題,尤其是子女因父母的教養方式不當而造成心理傷害時,父母可以通過向孩子道歉獲得孩子的原諒,從而修復和改善親子關係,讓孩子的內在創傷得到療愈,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溫暖。
董卿曾經因為自己爸爸的嚴厲教育,倍感身心壓抑。
她的爸爸甚至不准她照鏡子,曾對她說:馬鈴薯再打扮還是個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還不如多看點書。
她大一時,父親破天荒邀請一家三口下館子,席間,父親突然舉起酒杯說,我敬你一杯吧,我跟你道個歉。
我想了想,這麼多年,我對你有很多方式不對,你別往心裡去。
每次談起這件往事,董卿都要淚奔。
我的一位來訪者和我分享了母親向她道歉的故事。
她的母親在她小的時候因為工作辛苦,家務繁重,再加上和丈夫關係不好,經常打罵孩子,發泄自己的情緒。
成年後,她和媽媽提起往事:某一次因為一點小事,媽媽用衣架打了她。
當時她媽媽沉默了一會,然後愧疚地對她說:我年輕的時候脾氣不好,念書又少,也不懂教育孩子,經常打罵你,我現在知道自己做得不對,有很多地方傷害了你,希望你能原諒,也希望你可以不要受過去那些事情的影響,過得開心一點。
她聽了之後,抱著媽媽大哭起來,此後母女之間的隔閡減少大半,關係變得比之前更融洽親密。
她說,媽媽遲來的道歉讓她釋懷,也讓她看到媽媽對她的愛,而這讓她放下心結,獲得了很大的療愈。
有句話說,父母一生都在等孩子道謝,而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道歉。
為人子女的你,是否也一直在等父母的那一聲「對不起」?
為人父母的你,是否有因為自己的錯誤,向孩子說過一聲「對不起」?
你讓孩子道個歉會死嗎?
- 01 -現在的父母會不會太過嬌慣自己的孩子了?最近在微博里看到一個實例,有一個媽媽帶孩子出去公園遊玩,孩子也在公園的遊樂場裡玩的很開心,於是媽媽就在附近的草地里坐著靜靜的看書。但是好景不長,...
為什麼孩子犯了錯,反倒沖你發脾氣
很多時候,孩子明明犯了錯,卻怎麼也不肯承認。有時脾氣甚至比你還大,你越是說不可以,他越是做給你看,就像一頭倔強的小毛驢。為什麼孩子非要和我們對著幹呢?其實,他在通過這種形式向你傳達一個信息。形容...
做好一件事,你的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我們昨天講到了父母需要傾聽孩子,先要忍住不說。忍住不說才能給孩子騰出空間,容許他慢慢長成自己,忍住不說才能給我們自己機會,傾聽腦海中的各種雜音。你在生活中最容易生氣的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