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來分擔育兒重任,當媽為啥還這麼累?過度親密負面影響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到這樣一個數據,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在《社會、進化和文化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Social, Evolutionary, & Cultural Psychology)1季度刊刊登的一項研究中;
讓181位父母為自己在照顧小孩時的享受程度打出1到5的分數,在換尿布、帶小孩去看醫生或半夜起床照料小孩等25項照顧兒童的工作中,女性的平均得分要比男性高出10%。
同樣的,在瑞典的一項調查中,在480天的探親假(在瑞典,孩子出生後,父母親可以享受480天的親子假)中,男性一般只會休20%,而女性幾乎把所有假都休完了。
很明顯,比起爸爸們,媽媽們在孩子身上花費的時間永遠要多很多。
我們很難知道到底是文化原因還是經濟壓力亦或是與生俱來的生物差異才讓媽媽們為養育一個孩子付出很多,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很多媽媽真的當的挺累的。
01 媽媽們為什麼這麼累?
只要和一個媽媽聊上一會兒天,相信你就會聽到類似這樣的吐槽聲:
在家帶娃比上班還累,有娃後,遠離朋友,遠離閨蜜,遠離之前自由自在的生活,極少有自己私有的時間和空間,睡個好覺都是個奢侈,都說孩子是上帝派來的天使,那是你沒見過天使沒睡覺時候的樣子,帶娃有多難?帶娃有多累?沒親身經歷過怎麼會懂?
一邊是心甘情願的付出,一邊是被掏空的身體,媽媽們究竟為何這麼累?
很多人都覺得,還不是因為有個不管事的爸爸,不和媽媽共同分擔育兒的責任,除了工作外啥事都丟給媽媽。
這也許是一部分原因,但在如今,是一個越來越提倡爸爸們參與到育兒過程中來的年代,也已經有一部分爸爸正在身體力行的扮演著「奶爸」的角色,可儘管如此,被爸爸們分擔了育兒任務的這些媽媽們依舊覺得「累」。
當然,這個累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累,被另一半分擔了一半以上的家務和育兒後,媽媽內心的焦慮和擔憂似乎並沒有減少一些。
耶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Susan Nolen-Hoeksema曾在研究後認為,女性有更強的家庭責任感——們往往更傾向於為別人的幸福負責,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和丈夫),這種『責任感』對女性來說更像是一種進退兩難的窘境,因為總有些事情是她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所以,面對孩子的需求,媽媽們更敏感,更在意。
這就使得很多媽媽對孩子都是一天24小時寸步不離,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親密無間,甚至已經到了如漆似膠的地步,也正是因為這種親密無間才讓媽媽們感到身心疲憊,在隨時崩潰的邊緣徘徊。
這種狀態下,媽媽們不累才怪呢!
02 為什麼過度親密對孩子並不是很好?
新時代的媽媽們都很認同《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里的「親密育兒法」,用英語講叫Attachment Parenting,它的基本精神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兒童小時候需要從父母那裡獲取足夠的安全感,否則長大後很容易出現性格缺陷甚至心理疾病。
這個理論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過度發揮就有問題了。
就像我見過的一些媽媽一樣,明明已經做了很多,家裡收拾的整整齊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並且懂得給予孩子自由的成長空間,尊重孩子,教孩子好的行為習慣......但還是會時時擔心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哪裡做的不好,整天處於焦慮和擔憂之中,試想這樣的狀態帶出來的孩子,會更好嗎?
如果媽媽的心理壓力大,對嬰兒的負面影響顯然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有研究表明父母的壓力的確是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的。
另外,對孩子太過事無巨細,有求必應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虛假「凡事以我為中心」的幻覺,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呆久了,孩子的內心會變得脆弱不堪,等到真正需要獨自面對生活時,極容易出現落差,走入歧途。
「女子從小被富養購物成癮負債約70萬,家人賣房還債」「70歲老人頂著酷暑為兒子找工作」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些父母總是在無節制的在滿足孩子的需求。
事實也證明,只有長期對孩子的精神需求的忽視才會導致兒童心理發育的問題,父母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並不是一味的滿足需求,而是對孩子與生俱來的愉悅感的節制,給孩子恰當的紀律性的訓練反而會給孩子帶來好處,可以讓孩子形成一個清晰的規則範圍: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所以,沒有純母乳餵養孩子,少抱幾次孩子,讓孩子哭一會兒,甚至和孩子分床睡幾次,不會給你的孩子造成什麼不可挽救的心靈陰影和傷害,而你對此形成的負疚和擔憂才會真正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
只有媽媽們真正放下了這些心理上的枷鎖和桎梏,而不是被孩子的需求一直綁著,孩子才能真正健康的成長,同時,對於媽媽自身來說,這樣做也才能從迷茫和焦慮中解脫出來,真正享受到養育孩子的樂趣和幸福。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新手奶爸成長記|心理學:給奶爸的9條養育建議
一項調查顯示, 男性中10個裡面有1個在孩子出生後會感到不知所措、焦慮和沮喪,有些甚至會出現男性產後抑鬱症。可見,在養育新生兒時,男性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拒絕焦慮,關注成長——「壞」媽媽才是孩子心理成長的動力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接納孩子,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內心就湧上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愛。作為母親,我們終其一生的目標就是與孩子共同成長,而接納,才能給予我們和孩子合適的成長機會。探索親子關係的...
中國孩子越少父母越累
以前社會一方面受傳統養兒防老的觀念影響,一方面由於無有效的避孕措施措施,所以家家戶戶孩子都很多,現在由於計劃生育,城市消費壓力大,觀念變化,一家基本上都一個小孩,但是為什麼現在養孩子比以前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