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皮怎麼辦?不如換種方式來對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什麼父母說東,孩子指西,父母說左,孩子偏要轉右……小傢伙看起來似乎就是存心在跟父母作對。

如果父母堅持原則,他甚至可能倒地哭鬧,折騰不休,直到父母完全妥協,這才罷休。

如果我們嘗試改變一下與孩子交流的方式,或許他就會變得「聽話」多了,「懂事」多了。

一般來說,孩子會喜歡以下的方式

1.共情的方式

孩子雖然小,但是他跟我們成人一樣需要理解。

因此,表達我們對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面看電視的實例為例,如果我們不是強行制止孩子看電視,而是先表達我們對他迫切想看動畫片的這種心情的理解,那麼事情就不會那麼糟糕了。

「媽媽知道,你特別想看完這個動畫片再吃飯對不對?這麼好看的動畫片,錯過了真是太可惜了。

不過,飯菜涼了,吃了肚子會痛的,肚子痛是不是也很難受呀?再說,看動畫片時間太長了,眼睛壞了,以後想看都看不了哦!你看,像媽媽這樣,如果我看不見,我就找不到我家寶寶了。

我家寶寶在這邊吧?不對,我摸到的是沙發!在這邊吧?還不對,我摸到的是茶几!天啦,如果看不見,那太可怕了!呀,可別把我們的眼睛看壞了,趕緊吃飯去吧!」給他一個台階下,他自己也許就會放棄看電視,自動跑去吃飯去了。

2.順勢誘導的方式

孩子是最現實的,他只關注他當下正感興趣的事情,所以如果強心阻止他,他就會很難別過勁兒來。

當我們的要求跟孩子的慾望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可以採取相對比較柔性的方式順著他的期望走一走,然後再幫助他轉彎。

比如孩子特別喜歡吃糖,見到糖就邁不開步,這時候強行搶下他手中的糖果可能就會讓他哭鬧不休,最終不可收拾。

不如乾脆就把糖剝了給他,並且順著他的想法來說說這個事:「吃吧吃吧,糖多甜,多好吃啊!吃了糖,牙就壞了,然後我們就要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呢,就會拿一把大鉗子,使勁地把我們的牙拔掉,哇,天啦,拔牙可痛了。

你還記得那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嗎?鱷魚去拔牙的時候是不是嚇壞了?」

3.體驗自然後果的方式

沒有比親身體驗更能說服孩子的了。

很多時候,我們把不能做某個事情的道理說得明明白白的了,可孩子還是不聽。

這時候,過多的說教是毫無意義的,不如乾脆停止說教。

他想要那麼做,沒有關係,只要沒有危險,讓他自己去體驗一下這麼做的後果好了。

比如孩子一到吃飯時間就不好好吃飯,逼著他吃是沒有用的,這時候,我們不妨問問他,確認一下他是否真的不想吃了,如果他確實不想吃了,那就什麼都不要說了,徵詢過他的意見之後,直接把飯菜撤了,並且兩餐之間一定什麼都不要給他吃,堅持等到下一頓再吃。

當然,下一頓吃飯的時間可以比平時略微提前一點。

孩子餓一頓兩頓,不會餓出毛病來的。

一旦他體驗到挨餓的感覺,以後吃飯,他就不會邊吃邊玩,或者隨便吃幾口,等著兩餐之間吃零食了。

4.靈活變通的方式

同一件事情,我們常常能找到很多別的方式來變通處理,不一定非要一根筋地堅持到底。

換一種方式,孩子一直對抗的行為可能就會被消除,甚至還可能非常痴迷地愛上這種方式。

於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無需「戰爭」就可以和平過渡了。

比如,孩子推著他的小汽車到處跑,甚至把小汽車開到餐桌上去了,結果把餐桌上裝了調料的小碗打翻了,弄得滿手都是調料。

媽媽想要他去洗手,可他就是不肯去,非要堅持開小汽車玩。

如果媽媽強制他,他肯定不高興,不如就換一種方式,讓他乖乖巧巧去洗手:「帶著你的小汽車去洗手吧!看看你的小汽車能不能在水池裡浮起來好不好?」這麼一說,孩子肯定會對媽媽的這個提議感興趣,於是,為了滿足他的好奇心,他就會跑去洗手,在水池裡玩他的小汽車,而媽媽也無需呵斥他,就可以很順利地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辣媽心經:家長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父母說東,孩子指西,父母說左,孩子偏要轉右……小傢伙看起來似乎就是存心在跟父母作對。如果父母堅持原則,他甚至可能倒地哭鬧,折騰不休,直到父母完全妥協,這才罷休。為什麼父母的話孩子就是不聽?是他天...

讓孩子順利地度過執拗敏感期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一種經歷,面對著一個三四歲的孩子,當他哭鬧不止、固執地和你對著幹的時候,你氣得伸手就是一巴掌打到他的臉上或屁股上,或者馬上強行糾正他的行為,逼迫他服從你的指令?其實你如果這麼做...

孩子總愛發脾氣竟是因為這?再不明白就晚了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相信大部分家長都遇到過孩子不聽話、亂發脾氣的情況。然而,不少家長的處理方式卻有失偏頗——或是嚴厲打罵,或是不管不顧,或是盲目說教等等。其實,孩子發脾氣是有原因的,只有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