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真實家庭案例,教你如何做父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好的,不要讓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究竟什麼才是適宜的愛?

如何在每個平常的日子裡,在瑣碎的大小事件中,讓孩子被愛滋養?

兩個家庭教育案例,教你如何做好父母!

被強迫的交往

女兒樂樂三歲時,我通過看書認識到應該讓她多交一些朋友,所以有段時間總是特別熱情的拉著她跟小朋友打招呼。

可樂樂偏偏不愛說話,而急性子的我總是替孩子說,有時候參加一些遊戲也是我替她,樂樂就默默的跟在我的身後。

可漸漸長大一些,我發現樂樂一個人的時候,她竟然不知道玩些什麼,而且很在乎幼兒園的小朋友是否拿她當朋友。

漸漸的她不喜歡去幼兒園,經常說因為沒有好朋友,她不喜歡去幼兒園。

我開始漸漸意識到,我之前強迫孩子交往已經帶給她深深的焦慮和不安。

我開始不再去強迫樂樂,每天會帶她出去慢慢引導她自己玩。

我的轉變也帶來了孩子的轉變,她變得越來越自信,跟小朋友打招呼也自然起來,

身邊的朋友漸漸開始變多。

這件事讓我深深感受到: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個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父母只要做好適宜的呵護就可以,而不是干涉甚至包辦他的人生!

澤而思: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沒有統一標準,更不可能從書本中就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家長與其抱著書本焦慮,不如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獲得自信,

自然而然的學會交往,也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揠苗助長」的孩子能幸福嗎?

對於即將升入小學的幼兒,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很多家長卻更多的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

「老師,今天你們學習了7的分解吧?怎麼孩子回來就只會兩種呢?我朋友的孩子都學到13的分解了,他是不是太笨了?上小學跟不上怎麼辦?今天教他認識鐘錶,教了很多次,他都不認識,我還拍了一個視頻,您看看他的表現怎麼是這個樣子?!」視頻中,孩子趴在桌子上使勁的哭泣,聯想到平時,這個小女孩在班裡,一遇到小小的困難就退縮:「老師,這個太難,我不想參加。

我終於明白,生活在這樣急迫、焦慮和否定的環境中,孩子怎麼可能自信的起來?

澤而思:趕在前面未必就是好事。

早或晚不應該成為孩子成長的標尺。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的心情再迫切,也不要讓互相攀比和盲目跟風蒙蔽了自己的心,否則最終傷害的是孩子的心。

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用微笑靜待他的綻放,才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愛!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教育好,在外惹是生非,別人指責你的孩子時就會說:「這個孩子家教不好!」他們不會說老師沒教好,叔叔阿姨沒教好,人家會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沒出息,問題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

孩子長大後出問題,一定是父母種下的根源。

所以希望每一個父母,都可以「善待」自己的孩子,選擇最正確的教育方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3-6歲孩子教養問題大集合,推薦收藏

孩子長到三歲之後,父母們普遍反映孩子好帶多了,不會動不動就哭鬧了,能很好地表達自己了,能自己獨立完成很多事了……同時父母也對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孩子能自己穿衣、吃飯、收拾玩具等,甚至還會...

當孩子被欺負時,家長怎麼辦

孩子和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些矛盾和摩擦,一些小朋友被欺負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當孩子被欺負時,家長不要衝動,先弄清事情原委,再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果孩子被欺負,是因為他太調皮,太霸道,惹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