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夏日捂汗致死!和高溫對著幹的慘劇重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幾天在科普群里看到了一條新聞,覺得心驚又心疼,這不,捂汗終究還是捂出事兒來了。

新聞來源:網易新聞

才六個月大的女嬰,她幼小的生命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展開,就這麼因為「蒙被捂汗」不幸夭折,多麼地令人扼腕。

不想評價新聞中當事人的做法,痛失摯愛,他們的心情一定不好受,不過小編做了這麼久的科普,想到還有那麼多的人選擇給小嬰兒捂汗,實在是心有戚戚。

國人對於冷熱的執著,實在不是一兩篇科普文章能解決的。

雷區一:

感冒出個汗,體溫不就下來了?

大被一蓋,大汗一出,就什麼感冒都好了。

這是真的嗎?

首先你需要清楚,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自限性疾病的意思是你做點啥七天好,啥也不做一周也好了,基本上是自身免疫力在練兵,外力都是心理安慰。

隔壁大嬸說的「我家孩子感冒的時候蓋上被子捂捂汗就好了」的時候,你可千萬別信,說不定啥也不干孩子好得更快呢!

跟我默念:發燒請降溫!發燒請降溫!發燒請降溫!

要是鄰居大叔堅持說,我上次感冒的時候頭昏昏沉沉的,蓋上被子出了一身大汗,立馬就好了。

你可得一定謹記,發燒的孩子需要的是冷卻,而不是加熱。

孩子的身體狀況同成年人不一樣,成人可能在很熱的環境下通過身體出汗來調節體溫,而寶寶的體溫調節機制沒有那麼完善,生病的寶寶尤甚,在很熱(並且很悶)的環境下,熱量會困在身體里出不去,反而讓他們更加難受。

出汗確實會降低體表溫度,但同時捂汗時大量出汗會引發身體脫水的狀況,容易導致寶寶虛脫,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更要當心。

參考資料:陳英《兒科醫生說:當我的孩子生病時》,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而且,像新聞裡面的悲劇一樣,把孩子放置於厚厚的棉被裡,稍有疏忽就會容易造成窒息死亡。

這個風險,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要去承受。

雷區二:

寒從足起,不穿襪子怎麼行?

老人最怕孩子受涼,三十來度的溫度,小區里穿著長袖長褲的孩子比比皆是,就是奶奶開明給穿個短褲吧,那長長的襪子基本上也跟短褲接起來了。

問他們孩子不熱嗎?答曰,熱不怕,女孩子腳受涼了以後是要得婦科病的。

好吧,原來一雙大棉鞋就能根治各種婦科病,莆田系醫院的財路被擋得死死的了……

那麼熱的夏天,孩子光著腳涼涼的到處跑不需要擔心,穿著襪子出很多汗才需要擔心好不好!養過孩子的都知道,娃的小腳,一個個都是天生的汗腳啊!媽媽們買鞋子還得挑透氣涼快的買,怎麼忍心讓孩子的小腳丫黏糊糊濕噠噠!

你得知道,首先,腳底是孩子重要的散熱部位之一,天氣悶熱,用鞋子襪子捂著孩子的小腳,不僅容易出汗潮濕,讓孩子感覺不舒服,而且細菌也會更容易滋生,增加感染風險。

其次,孩子的雙腳布滿了知覺和觸覺的神經末梢,通過打赤腳可以感受冷熱變化,腳底感受到的各種豐富的神經刺激也有助於大腦發育,同時,經過鍛鍊的腳也有利於促進腳弓的發育。

(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穿上襪子無疑隔斷了孩子體會溫度的途徑。

寶寶的手腳冰冷並不能說明寶寶是著涼了,需要檢查寶寶腋下,頭部,頸部的出汗狀況,腳冷也有可能是太熱出汗過多所致。

參考資料:《海蒂育兒大百科》(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

雷區三:

夏天開空調,會把寶寶吹感冒?

見過一個極端的例子,一個奶奶抱怨說中午都睡不好,因為得給孫子打扇子,不然孩子就滿頭大汗睡不著。

這種任勞任怨一切為了孩子的論調聽起來偉大又無私,實際上開個空調就能解決的事,要您老犧牲健康來換,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遍體生寒」的空調,在某些人眼裡那簡直是「病菌攜帶體」,隨便吹吹就要生病,空調錶示本寶寶好冤啊,比竇娥還冤好不好!人家在產科病房裡也服役得好好的,並沒有把要坐月子的產婦和嬌弱的不得了的新生兒吹病,人家是為了讓你們更舒服好不好?!

人體覺得舒服的溫度在22-26°C之間,這樣的溫度不會動一動就出汗,也不會涼涼的覺得不舒服,是最適合寶寶的溫度,無論冬天還是夏天,開空調的溫度都建議在這個區間。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溫差,室內外溫差保持在5-7度也是人體比較容易接受的,相信大家都有從16°C的商場一腳踏到外面35°C的室外那種如同上了蒸籠的經歷吧,真的很不!舒!服!

《海蒂育兒大百科》(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里建議,空調可以開,但最好不要直接對著寶寶吹,同時室內溫度不要低於22度,這樣寶寶也會覺得比較舒服。

此外,開空調的時候,寶寶同樣無需穿戴太多衣服,內衣+單層薄睡袋足矣,空調+睡袋,換來夏天孩子不夜醒不哼唧,你換不換?

雷區四:

寶寶拉肚子,是因為吃了涼的東西?

秉持這種寶寶吃涼的就會拉肚子的論調的人絕不在少數,有多少媽媽母乳的時候被要求忌口,不能吃寒的涼的,水果都要煮熟了吃,冰棍冷飲更是想都不要想,不然寶寶拉肚子了都怪你!

添加輔食之前的母乳寶寶一天拉好幾回並不意味著腹瀉,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了,而規律飲食之後的寶寶腹瀉,原因也很複雜,並不能把鍋都扔給冰箱啊,人家的本意是保鮮的好麼!

吃涼的東西並不會拉肚子,造成腹瀉的原因很多,跟食物有關的可能是食物受污染變質了,在過去保鮮技術不高的情況下更常見。

有問題的食物(肉眼看不出來的那種)經過高溫加熱後,當中一些有害的細菌和微生物被殺死,造成腹瀉的可能性就會降低,所以看起來就是加熱過的食物比較安全,而涼的東西更容易造成腹瀉,這並非是因為涼而腹瀉,而是因為食物本身就有問題。

老一輩生活的年代,加熱是很好的殺菌消毒方式,他們也比較習慣吃熱的東西,一下子吃涼的會覺得刺激和不舒服,於是乎推己及人,也會覺得孩子吃涼的會生病。

但到底是吃涼的還是吃熱的,這基本上是一個生活習慣問題,習慣了吃熱的東西的人可能一下子吃涼的會覺得不舒服,同理亦然,小孩子並沒有很強烈的偏好,也不會因為吃涼的就生病。

適量提供冷食如果讓孩子覺得舒服,容易度過苦夏的話,也不用把一切涼的食物都視為洪水猛獸,禁止食用,否則,孩子真的會錯過了很多來自夏季食物的快樂,啊我想起了冰鎮西瓜!

總結:

大人常常覺得寶寶那麼小,一定很孱弱,需要好好保溫好好呵護,事實上孩子並不是溫室里的花朵,並不需要比大人穿得暖和,在炎熱的夏季,寶寶才是更容易中暑和長痱子的人群好不好?!

所以最理想的情況是,你穿什麼,就讓寶寶穿什麼

在室外時需要特別保護寶寶的頭部,注意防曬,不要讓寶寶的腦袋太熱。

大人對寶寶呵護之心可以理解,也許上文所說夏天的幾大雷區都是擔心寶寶的狀況而好心辦「壞事」,但當小編看到接二連三的因為「捂汗」的好心,而辦了危害到寶寶生命的壞事時,還是忍不住再次叮嚀:

在進行夏季護理時,一切都要觀察寶寶的狀態為佳,出汗了記得及時散熱,該降溫一定要及時降溫,希望大家也能提醒身邊的人,願因為怕受涼而捂汗的事故再也不要發生了。

分享自:萌芽研究所BUD

---END----

聊育兒 話情感 談人生 咨心理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婧一下

或加入科學育兒QQ群:3403474528

可以免費諮詢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夏天容易生病的原因,改如何避免?

夏天,烈日下的高溫讓孩子很不舒服,痱子、濕疹、中暑、胃口差、睡眠不安等問題接踵而來。家長在孩子的養護上,有些不注意孩子就會生病,那麼孩子夏天為什麼會容易生病,又該如何避免這些病症呢?空調可謂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