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處理孩子的反抗,深入了解更容易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反抗也是孩子的本性,只要合理處理得當就能很好教育,抱怨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在家長會上常常聽到父母的抱怨:「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我們家的孩子!不管我好說歹說,他一概不理,事事都和我們對著幹,真是個十足的叛逆者。

」父母為這種反叛者的未來而優心忡忡。

幼兒心理學家認為,父母的這種擔心有點多餘,因為3歲至6歲的孩子,本來就處千反抗階段,無論你多麼有權威.只要不合他胃口,他就會反抗到底,用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話來說,這個時期叫「自我中心」時期。

曾有專家做過這樣的研究:將2歲至5歲的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反抗性較強,另一組反抗性較弱。

結果發現,反抗性較強的幼兒中,有80%長大以後獨立判斷能力較強;反抗性較弱的幼兒中,只有24%長大以後能夠自我行事.但是獨立判斷事情的能力仍比較弱,常常依賴他人。

因此,專家認為,反抗行為有時候意味著孩子有其獨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預也不受支配,這正是孩子發展判斷力的良好時機,值得父母重視。

若只一味要求孩子服從你,那麼他的判斷力自然就難以發展。

所以,對於第一反抗期的孩子老說,反杭不是什麼壞毛病。

做家長的為何不能突破傳統的束縛.勇於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許他反對你的做法 呢?大概是因為所謂的自林、面子問題吧!如果這時候你能夠想到:孩子 的反抗並非反叛。

而是一種表達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會放下你的虛偽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的孩子愛反抗嗎?

有些孩子,反抗行為特彆強,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你讓他幹的事情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幹的事情,他偏要干,尤其是許多3~8歲的男孩子,更加普遍。孩子為什麼有反抗行為呢?一、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怎樣看待孩子的...

反抗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不要著急壓制

有些孩子,反抗行為特彆強,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你讓他幹的事情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幹的事情,他偏要干,尤其是許多3~8歲的男孩子,更加普遍。孩子為什麼有反抗行為呢?一、孩子反抗行為的分析怎樣看待孩子的...

育兒觀:孩子不一定非要聽家長的話

培養聽話的孩子,要孩子聽話,這是大部分中國家長的觀念。聽話的孩子好帶,能省去許多麻煩,長大後執行力強。但聽的孩子在家長的指揮下放棄了童年的歡樂,早早地開始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與技能。

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反抗」行為?

有很多父母,常常因為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不聽話的行為而頭疼不已,但是實際上,幼兒的心理學家們認為,其實父母本身的這種擔心是有點多餘的,因為一但過了2歲以後的寶寶,本身就處於了反抗階段,無論你是多麼的...